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东京陵     
辽阳东京陵 ,是清关外三陵 (永陵、福陵、昭陵 )之外的另一处陵地。该陵在辽阳老城东太子河右岸的阳鲁山上 ,后金天命六年 ( 1 62 1年 ,明天启元年 ) ,努尔哈赤攻占沈阳、辽阳等辽东七十余城 ,把都城迁至辽阳(今辽阳太子河东新城 ) ,天命九年 ,建东京陵。努尔哈赤命族弟铎弼等从祖茔赫图阿喇 (今新宾 )将景祖 (祖父觉昌安 )、显祖 (父塔克世 )、孝慈皇后及继妃富察氏、皇伯、皇叔、皇弟、皇子等诸墓迁葬于此。当灵榇将至时 ,清太祖努尔哈尔赤率诸贝勒、大臣 ,出城 2 0里外迎至今辽阳市灯塔县的皇华亭 ,并命都督汪善守墓。 2 8年后 ,顺治八年…  相似文献   

2.
转折点     
1409.6.20明十三陵开始营建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自永乐七年(1409年6月20日)修建长陵始,到清顺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时间长达200余年。按陵墓建造的先后顺序,名称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整个陵区共埋葬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陵区面积达4000公顷,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相似文献   

3.
简帛《五行篇》的出土,给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孟子的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荀子所谓的思孟五行应是仁义礼智圣,而不是如后人猜测的仁义礼智信或金木水火土。通过对《孟子》的解读,发现“五行”的具体所指及《五行篇》与子思、孟子学说的关系,就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4.
简帛《五行篇》的出土,给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批评子思、孟子的千古之谜提供了答案.荀子所谓的思孟五行应是仁义礼智圣,而不是如后人猜测的仁义礼智信或金木水火土.通过对《孟子》的解读,发现“五行”的具体所指及《五行篇》与子思、孟子学说的关系,就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5.
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后有四种古佚书,其第一种为儒家《德行》篇。它对“仁、义、礼、智”四行、“仁、义、礼、智、信”五行的集中议论,吸引着人们再一次去思考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人言言殊,莫衷一是的问题,这就是荀子激烈批评的思孟五行说究竟所指为何。 《荀子·非十二子》说:  相似文献   

6.
王事教我(《坤凤·北门》) 王力《古代汉语》(以下省作《汉语》):“敦我和适我同义。”“适我,投给我。”按:《汉语》不用毛传训敦为厚,是对的。但从郑《笺》释为投掷,依然不对。据《经典释文》韩婴是训敦为迫的。又《常武》“铺敦淮濆”,韩亦云:“敦,迫。”敦训迫,义顺。《后汉书·韦虔传》:“以礼敦劝。”李贤《注》:“敦犹逼。”逼与迫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史上,孟、荀的沉浮升降无疑是学术思潮变迁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儒学的两大传人,孟、荀分别代表了儒学的两大传统。大体而言,荀学始于子夏,重文献之学;孟学始于曾参,尚义理之学。自汉代以降,对于义理与考据的不同宗尚,成为学术流派分野的枢纽,经今古文学之异、汉学与宋学之争,概莫能外。唐中叶以前,孟、荀庶几平分秋色,无分轩轾,此后尤其是宋明时期,孟学当令,荀子则被斥于儒学正统之外,入清以来,因缘际会,时风所趋,荀子及其思想应时而兴,成为接引“崇实黜虚”、“以礼代理”新学风的重要历史资源。长期以来,学界虽对清代荀学的复兴多有所察,然以之观察清代学术转向此一清学史重大课题则尚嫌不足。以荀学复兴为视点,考察清学之转向,或不失为一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韩国与蒙古之关系依据《高丽史》记载,公元995年高丽国曾派10名留学生到契丹学习蒙古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韩国与蒙古族间最早交流的史实,由此至1995年,韩蒙间文化交流已愈千年之久。高丽神宗时,铁木真率军征服了周边的诸多部族,且形成统一体,其势更强。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此后,他率部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诸多国家,并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如此强悍的蒙古帝国也涉足高丽,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暗杀成为直接导火索,蒙古大将军撒礼塔于高宗十八年(1231)进行了第一次入侵,由此开始,蒙古…  相似文献   

9.
《论语·乡党》与《仪礼》《礼记》的相关篇章在文本上具有互文性,其中《乡党》篇与《礼记》相关篇章均系孔门观礼笔记改写、编纂而成。在文献记载中,孔子传承西周礼容传习的制度,在日常的教学与生活中演习、展现礼容。孔门弟子观礼时实录的笔记,成为编纂《乡党》篇的"公共素材";而《仪礼》成书前一些别本单行的篇章,也在其编纂过程中得到利用。《乡党》篇采用的"公共素材"主要为观礼记行的笔记,其在语言形式上,是对古"语"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两宋时期的思想界,兴起了一场“孟子升格运动”,孟子在孔门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孟子》一书也由子书上升为经书,但与之同时也一直伴随着不容忽视的疑孟、辩孟乃至黜孟的“非孟”思潮。本文对“孟子升格运动”过程中的“非孟”思潮进行论析,认为“非盂”思潮出现的原因极为复杂,与当时学人的疑古思潮、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历史逐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作为这种过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学术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首先是作为末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孔丘,于春秋末期创立了以礼、乐、仁、义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派,为末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辩护。但到了战国中期的儒学大师孟  相似文献   

12.
永庆院考     
巳故四川大学历史系冯汉骥教授为主建墓的发掘主持人之一,撰有《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4年),对永陵(王建墓)已作过研究和介绍。本文意欲探究永陵陵寝建筑遗迹及永庆院在两宋时期之沿革兴废,为成都史志之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论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为何要批评思孟的"五行"学说,古往今来学者对此可谓众说纷纭。简帛《五行》篇的相继出土,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从孟、荀思想学说的分歧和简帛《五行》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入手,还要联系《非十二子篇》的上下文等诸多要素来阐明。而荀子的批评更多的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的,实际上荀子是在批驳思孟的"五行"学说脱离实际,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起到"正身安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店儒商是孔子到孟子过渡时期的学术史料,同时又是楚太子学习的教材,因此可以将其称为思孟学派的"教科书"。思孟"教科书"的特点在于:以《诗》、《书》为教材,来教书育人,申明为人、从政之道;以礼乐教化为手段,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以明德、有德为最高培养目标,来统率诗书礼之教化。  相似文献   

15.
辽沈地区满族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并体现在各个方面:人口分布;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风民俗与文化艺术,后者包括:民居、饮食、祭祀与节日、婚礼和丧葬、艺术、歌舞与体育、服饰。历史遗址类资源则包括兴京、东京与盛京、沈阳故宫、永陵、福陵与昭陵、七寺四塔等。文物古籍也是该资源的一方面。辽沈地区满族文化资源为辽宁的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精神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清入关前清太宗皇太极和入关初的顺、康、雍三代,通过战争掠夺人口,招抚明朝降军,强迫迁民,投充、充军、发遣等手段,把大量汉人迁流到东北来以充填这荒而富庶的地区。正是这群庞大的流迁群体,开发了荒漠的东北,输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使东北变成"说礼敦师之国矣"。  相似文献   

17.
雷州三元塔     
梅勇 《源流》2011,(5):49
三元塔是古雷州的标志性建筑。北依中土、南抵琼崖、遥望南洋诸国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古雷州成为南滨重镇,三元塔也因之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8.
古镇新事     
古镇确实很“古“。据史料记载,唐朝曾在这里设陵罗县,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她,就是养育我的化州市合江镇。我生在古镇,长在古镇,还在古镇工作了几年。谁不说俺家乡好。我不仅了解古镇,熟悉古  相似文献   

19.
衡月 《新天地》2012,(10):49
重阳节最适合登高望远,全国各地有很多适合老人攀爬的登山线路——北京:妙峰山上寻古香道妙峰山是帝都"八顶"之一,是距京城最近的千米高山。沿着担礼到涧沟村的盘山路上山,道路平坦,风景秀美,还可观赏古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年,道教流行。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前,道教信徒有一篇题名《步出夏门行》,亦名《陇西行》的乐府诗。但这篇一辞二名的乐府古辞早已无人提及,流传下来的是两篇被认为彼此没有关系、题名为《陇西行》和《步出夏门行》的乐府古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