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抒情文学的形式批评想象达到了高峰,20世纪80年代关于叙事文学的形式批评想象达到了高峰。两次形式批评想象的高峰的形成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一与佛学东渐有关,一与西学东渐有关。  相似文献   

2.
明代古代是山东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沂沭河流域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是科举人才分布相对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整体相对落后、区域差距明显等特点。造成这种分布格局的原因主要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人才地理系统行为有关系。这种科举人才分布格局对沂沭河流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文化方面,表现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遗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促进风俗文化的传播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六朝祖饯诗从建安曹魏时期发端,经过两晋刘宋的发展繁荣,到齐梁之际达到高峰。综观六朝祖饯诗,应制性诗作与感怀性诗作在感情抒发和结构模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六朝是送别诗史上一个高峰时期,究其原因,与古代祖饯仪式活动、其时上位者的提倡及古人重别感发有着紧密的联系。六朝祖饯诗的发展在六朝诗歌史和诗学批评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对唐人送别诗有着客观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经历过三次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即先秦时期,唐朝和五四时期。文章从各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状况为切入点来考察各时期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政治并非此消彼长,文化在宽松和支持性的环境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文化发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形势。文化与政治是一种共荣的关系,在当代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化和将文化作为一种竞争手段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民国早期,中国的报刊在民主革命浪潮的推进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报刊的业务工作也有了不少新的演进,尤其是在出版、发行和创作体制风格等方面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可以说,这一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报刊业务上发展最快、改进最多、演化最大的高峰时期。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此时期报业的发展既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和深化,同时,民主的进化又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现代雏形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知行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之一。到了宋明理学时期,这种探讨达到了一个高峰。作为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在逻辑上既有对先哲知行思想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7.
风景水彩画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它起源于西欧,兴盛于英国,并在十八、十九世纪达到高峰.风景画是人对自然及自身生存环境描摹的结果.英国水彩画的发展源于地志学风景画的兴起,十八世纪兴起的旅行热潮加速了风景水彩画的发展,英国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从外在环境上造就了水彩画发展的可能性.十八、十九世纪是英国风景水彩画"黄金时期",风景水彩画渐趋成熟,并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广东瑶族的锐减与迁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也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广东的瑶族开始由大面积分布,到不断地向深山穷谷退却,最后所占区域越来越小。瑶民的迁徙与明清经济的发展关系极大,也和明清两朝的统治政策息息相关,而不少瑶人汉化,也致使瑶民数量大减。发展到近现代,广东只剩下了连南、连山、乳源等少数地区有瑶人居住,大部分瑶民迁徙至广西金秀山和湘粤桂的交界地区。  相似文献   

9.
河洛地区是中国绘画的发源地,河洛绘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出河洛地区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上古时期以原始绘画为表现形式;汉代则出现了精美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成熟的人物画;隋唐时期,道释人物、青绿山水的发展达到高峰;五代宋元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山水画和宗教人物画;金以后随着洛阳政治文化地位的下降,绘画尤其是文人画逐渐衰落,但民间绘画、宗教绘画依然较为活跃。河洛地区绘画发展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雷州水利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明代雷州的水利建设在宋元基础上,通过雷州政府的大力组织和雷州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终于取得卓著成效。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大大改进了修筑技术,水利事业的发展达到历史的高峰。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确保雷州社会经济稳健地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政治体制延存 70余年 ,对社会主义各国及整个国际政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结其形成发展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传统体制、现实阶级基础、社会文化状态、民主革命的短暂、白色恐怖造就的集中制及内忧外患的处境是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前苏联国家领导人有关国家、政党、阶级等理论阐述的倾向性又将其推上了新的顶峰  相似文献   

12.
楚墓殉葬制度的研究,对还原楚文化的面貌,反映楚国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意义重大。殉葬现象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商代时达到鼎盛,周、春秋、战国皆有殉葬的习俗,它在楚墓中主要表现为人殉葬,车马殉葬,各类动物殉葬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索隐红学发展史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隐红学经历了4个阶段:索隐理念与索隐方法的初创时期;索隐红学的第一个高峰;以海外索隐红学为主时期;索隐红学的多元化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了马斯洛的不同阶段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与中国的成功观及其各自的历史渊源,并对两者不同的成功价值观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美国成功观的特点是美元至上,以个人为本位;中国的成功观的特点是权力至上,以社会为本位。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美国人感到了心灵求索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正走近东方,向内在心灵走去,寻求“顶峰体验”;中国人正在努力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努力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许东方也需要经历西方的高度物质文明所带来的精神空虚后,才会普遍地觉醒,并自觉地追寻与发掘自家的珍贵精神宝藏。  相似文献   

15.
潮汕社会近代化成功的文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2 0世纪 3 0年代 ,潮汕社会近代化达到了颠峰 ,汕头的社会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茅 ,其中的重要原因和启示就是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文化内部结构与层次发展的协调性 ,实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外部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其独到的艺术构思,优美的意境,清雅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深妙的哲理,登上了初唐诗歌艺术的顶峰。作为一篇几近完美之作,它如一轮明月照彻亘古的诗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首都机场大型壁画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公共艺术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多元开放的90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让人们看到被激发的公共艺术将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的民主进程;让公共艺术贴近民众,促进艺术多元化;让更多更好的公共艺术走进街道、社区普惠于民众。公共艺术的精品化,不仅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还必将会为城市留下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在中西部开发进程中的作用分析及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际化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连云港市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地理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居于带动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龙头地位,但是,连云港市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影响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科学地确定连云港市作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龙头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确立并实施国家牵动战略、开放拉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环境带动战略和人才推动战略,才能昂起连云港龙头,以加快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略论连云港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港市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地理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居于带动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龙头地位,但是,连云港市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影响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科学地确定连云港市作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龙头发展的目标定位,确立并实施国家牵动战略、开放拉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环境带动战略和人才推动战略,才能昂起连云港龙头,以加快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际化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连云港市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地理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居于带动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龙头地位,但是,连云港市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影响着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因此,必须科学地确定连云港市作为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龙头发展的目标定位,确立并实施国家牵动战略、开放拉动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环境带动战略和人才推动战略,才能昂起连云港龙头,以加快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