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异延"的内涵和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可以看出:任何语言符号的组成要素都不是自足的,而是与周围其他成分有着漫无头绪的复杂关系,既带有其他符号的印迹,但又彼此有别,并在形成差异时突显自身的价值。由这一逻辑出发,延伸到由符号构成的文本那里,很自然,德里达得出了作品终极不变的意义是不存在的结论。因此,德里达否认原文与译文的区分,认为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共生"的关系,是一种延续和创生的关系。他认为翻译是不断修改或推迟原文的过程以置换原文,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在德里达看来,"有调节的转换"比"翻译"这个术语更能反映翻译的特性,这是因为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纯粹的所指。因而德里达"主张用辨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由于原文意义不可能确定,因而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修改和转换,使原文成长、成熟,最终得到"再生"。  相似文献   

2.
当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与真实意图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使用尤其常见。文章选用《雷雨》英译本中的部分实例,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言外之意的三种方法,即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言外之意、保留言外之意但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放弃言外之意而直接说明或补足原文的隐含意义。通过这些不同的翻译方法,可以达到与原文"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播放方式,或作为译制片在电视上播放,或作为一种单纯的字幕翻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后者出片速度极快,且译者大多是非专业人员,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字幕语句晦涩难懂,错译现象较普遍。其中熟语翻译更是五花八门,所以规范熟语翻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韩国影视剧熟语翻译中存在的词意误译、句意误译和语言色彩不一致等问题,论述了异化翻译中文化意象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熟语最简单而又集中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人文传统。不同民族语言其熟语 的形成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其语言结构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从理解和翻译的角度而言,不同语言 的熟语之间有三种关系:一致关系、相应关系、不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示意—推理过程,说话人提供最大关联的信息,听话人则根据语境对信息进行处理,挑选关联性最大的假设,获取最佳关联,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使交际获得成功。关联理论也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交际行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或行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是沟通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以实现成功交际的桥梁,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翻译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翻译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动态观为视角研究翻译单位问题。文章认为,原文文本是一个立体的语言组织形态,由多重层级的翻译单位构成;翻译单位涵盖却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单位,它既是操作单位又是思维单位;翻译过程是在原文文本类型、文本体裁、目标读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采用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操作方式对翻译单位不断进行选择、处理的过程,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翻译误读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个体接受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原文(话)扩大或缩小,脱离原文(话)本意,或是重新创造、无中生有地臆想出原文(话)意思的一种现象。产生翻译误读的原因有语言上的,有文化上的,也有译者自身的,即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译英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处理原文与译文的转换关系的?他如何才能使译文得到译语读者的接受?以往仅在语言和翻译技巧层次上进行的探究已经不足以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从译浯读者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译者翻译时的思维过程对译文的影响。语言学家发现,“语言表面上很分歧的多样性根植于其特有的转换规则。学习外国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语言的熟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由于德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熟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熟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文章以德汉熟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叙述和比较总结出德汉熟语所反映出的不同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对双方之间翻译的原则和技巧进行探讨和总结,从而对双方的翻译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文化差异是学生在从字面翻译能力向推论翻译能力发展过度的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问题。其主要体现是在词句的语用意义、宗教文化、历史背景、地理疆域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正确地处理好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应本着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文的风格,忠实地反应是非曲折的原貌这一翻译的基本原则。在文化差异背景下,译者可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直译、意译、代换、音译、增减词语或给句子成分添加注释等翻译手段,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帮助目的语读者充分体会原语的文化风格。加强跨文化教学,不断强化在文化差异背景下处理翻译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翻译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在翻译过程中,作为对原文认知的主体、对原文阐释的主体和在源语转换过程中的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的掌握、翻译策略的选择、原文的理解以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13.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14.
语域翻译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场指语言发生的环境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 ;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文章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方面探讨了它们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必须注意使译文能表现原文的语域特征 ,能恰当地表达原文所赖以产生的情景语境 ,使译文与原文实现语域对等  相似文献   

15.
谚语作为特定的词组或短句,是一种语言的精髓,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翻译谚语时,译者应忠实表达原文谚语的意义,注意谚语中文化内涵和差异,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特色和意境。在中西谚语翻译的过程中,西班牙语学习者应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中西谚语特点,熟练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以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惯用语和俗语等熟语。通过运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对《半生缘》金凯筠英译本中的熟语翻译进行描述性评价,发现其译文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一体中偏向务实一端,即坚持“务实为上,务实兼顾求真”的翻译原则,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实现服务读者和社会的目标。这一翻译原则的选定受译者的个人背景、翻译目的及翻译观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金凯筠的翻译启发我们在翻译熟语时要灵活选择和运用翻译策略,尽可能使译文在“求真”与“务实”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7.
在功能文体学视角下,探讨语言变异的文体功能及其翻译策略。语言变异有两种典型的形式,即非标准化语言和非语法化语言,它们不仅出现在语音、文字层面,而且还出现在词汇、语法、语义甚至语域等层面,在语篇中具有文体功能。对于语言变异的翻译,应根据语境理论确定翻译原则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尽量使原文情景语境中具有文体功能的语言变异在译文情景语境中发挥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从而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根据不同的语境,可采取直译、异化、转换、变换和舍弃等翻译方法,以传达原文的文体功能,保持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语境是一综合、复杂、极为重要的语言学概念,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语境主要包括语音语境,语法语境和语义语境。语境的这几个重要方面限定了词或短语等语言成分的意义的理解和翻译时对词义和语体的选择。翻译中注意充分理解原文语境,保证译作符合原文语境要求,充分体现原文语言风味和语体风格,才能提高译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既不是原文的解放者,也不是原文作者的奴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任务是尽量正确传达原文作者意图、最大限度满足译文读者期待,以及选择适当的语言、方式最佳调节原文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期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熟语体现了所在地区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的通常表达。在语言交际中对熟语的了解与翻译,有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中,熟语的异同最能反映不同文化的特点,也最是熟语翻译的难点。以泰、汉熟语中的形象词语为例,对泰、汉熟语中的形象词语的翻译进行探讨,有利于了解两个民族间的文化以及促进双方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