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有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一、他在变法维新运动中论证了“法久必敝,法敝必变”的思想。“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形成主动;“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形成被动。二、他主张大力提倡民权,认为处今日生存竞争之世界,非籍民权无以保国权。三、他重视法理学之研究,认为“今日非发明法律之学,不足以自存”。他对法律起源的学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都作了深刻的研究。四、他非常重视立法工作,主张立法要为“公”。立法权要由众人掌握,才能制定出“善法”来。不能孤立地制定某一种法律,而要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并要特别注意培养行法之人。  相似文献   

2.
资本外逃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成因有一是金融压抑、不完善的私人财产保障法律体系和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二是洗钱.而洗钱越来越成为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中国资本外逃的预防关键在于加大反洗钱力度.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对一些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不大、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尽可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贯彻宽缓刑事政策,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宽严有度,以法律为依据,遵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图腾是研究文化奥妙的钥匙。怒目獬豸与蒙眼女神——法律图腾的不同彰显中西刑法文化的明显差异。怒目与蒙眼,表现出中西刑法文化"情感型"与"理性型"思维模式的差异;独角与宝剑,则折射出"集团本位"与"个人本位"价值模式的中西特色。此外,从图腾当中我们还可以读出中西刑法文化其他方面的些许差别。譬如,强壮的神兽与美丽的女神,勾勒了刑法进程中中国男性统治源远流长与西方女性解放运动较早兴起的男女不同地位的社会状况,体现了中国以力量(严酷)为美,西方以宽缓(轻柔)为美的迥异的刑法审美观念,也昭示了中西方分别在伦理支配与宗教影响的环境下各具特色的刑法发展路径等等。  相似文献   

5.
就《刑法修正案(八)》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合理性、相关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以及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认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对老年人犯罪给予从宽处罚,既符合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又顺应国际的立法趋势和潮流;既适应了当代刑法刑罚宽缓化和人道性的要求.又满足了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周代法律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明德慎罚”。所谓“明德”指尚德,提倡德;“慎罚”指对刑罚采取谨慎宽缓政策。母庸讳言,周人之“德”有其阶级性和特定内容,且所谓“明德慎罚”也好,“德主刑辅”也好,还是“以刑弼教”也好,其目的都在于“惟民其毕弃咎”,“用保乂民。”就是要使被统治者完全放弃他们的犯罪行为,服服贴贴接受统治。但是历史地来看,“明德慎罚”思想的提出,毕竟是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一个重大的发展。以愚之见,它说明周人对刑罚这种法律现象的规律有了较深刻的认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实践宽缓刑事政策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文明和轻缓是当代刑事政策的主旨.我国实行宽缓的刑事政策,不仅是与世界刑事法律改革趋势相一致,而且也是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目前,检察机关适用宽缓刑事政策的实践探索关键是在合理有效地进行制度引进和制度借鉴的基础上,着手设计和安排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检察职能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法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律必须稳定,古今中外许多有见地的法学家和统治者对此都有较清醒的认识。坚决主张变先王之法的韩非,同时看到法的稳定性的极端重要;“治大国而数变其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①“法莫如一而固”②。汉代名相曹参“举事无所变,一遵肖何约束”。我国唐以后各朝立法皆以唐律为蓝本,无改唐律之大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法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传世巨著里也指出:“如果轻易地对这种或那种法律常常作这样或那样的废改,民众守法的习性必然削减,而法律的威信也就跟着削弱了。”③西方资产阶级更重视法的稳定性。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作为宪法来源加以引用的《联邦党人文集》指出:“严肃的美国人民对指导议会的朝三暮四的政策感到担忧。他们遗憾而愤怒地看到,影响私  相似文献   

9.
行政性垄断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严重制约因素,如何对它在法律上进行有效规制,已成为当前的一大重要问题.本文拟从行政性垄断的概念、表现、危害进行分析,探讨了对其进行有效规制的六个必不可少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法律化与法律的道德化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大特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道德的价值被无限拔高,使法律以“无讼”,即法律不发挥作用为自身的目标,导致法律仅作为“德治”、“礼教”的辅助工具而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律全球化是正在进行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的法律表现 ,是一个主权国家协调行动、共同参与的积极进程。我国正在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其客观规律有力地冲破地域的限制而扩大到国外 ,使国内与国外连为一体。而中国的“入关”又必然使中国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 ,在法律制度、法律体系以及法律共同体等方面受到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WTO体制下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着许多“变”与“不变”,突出表现在法治建设应与国际规则相适应的“变”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不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的“变”与坚持为民、便民服务的思想观念的“不变”;各级司法机关按WTO规则和我国法律处理涉外案件的“变”和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的“不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与“不变”,努力搞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对弱者利益进行保护一直以来就是各国国际私法理论所遵循的理念,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继承了这一理念并将其应用到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法律选择的诸多领域,可以说这是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理念的一大进步。通过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探寻弱者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以及在法律选择中保护弱者利益的理由,并对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弱者利益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我国应当将弱者利益保护上升为法律选择的基本原则,明确界定相关概念,进一步扩大弱者利益保护的范围,并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探视权"制度的确定,是我国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我国的法律关于"探视权"的规定存在着单一性、限定性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法律制度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作用.因此,扩大"探视权"主体的范围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探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域,由不同性质的法制和不同传统的法系并存的多法域格局成为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中国法制的一大特色。与联邦制国家的区际法律冲突相比,我国区际法律冲突更具复杂性。由各法域类推适用国际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是目前我国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可行办法。香港基本法是确立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原则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自首次出版到今已经第三版了,此书是张晋藩先生的一大力作,作先生从多角度研究和剖析了中国法律的悠久传统,并阐述了近代法律的转型,为我们理出了中国法律古今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论谭嗣同变革法律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力主法律因时变革.其变法理论衍进的基础是"道变器亦变"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和西方的进化论思想以及帝国主义的侵路所造成的中国濒临灭亡的局面;谭嗣同变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去名教";其取向是"尽学西法";同时围绕"兴民权"的思想,谭嗣同提出了变革法律的具体设想──设议院,立宪法,推行立法、行政分权制;培养法律人才;修改刑律、商律等。  相似文献   

18.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重刑和酷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维护阶级统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更高的层面,现代刑罚的宽缓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种改革也是在国际刑罚改革发展浪潮中的合理选择。元代的刑罚制度用罚畜刑等项目折抵刑罚、减少死刑的司法思路,符合现代刑罚宽缓化的价值取向,这些宽容性措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刑事司法的和谐理念,有助于实现司法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进一步思考元代刑罚制度的宽容性,以期对中国现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它直接导致企业普遍缺乏规模经济 ,重复建设严重 ,并进而造成整个国家范围内的产品过剩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经济的抗波动性差 ,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大起大落。通过分析我国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法律制度以及契约精神的缺失或失效 ,导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 ,并试图给出治理这一顽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解放以后,综合大学与师范本科院校数学系,在开设实变函数论这门课程时所采用的教材大至分为四个阶段,这就是五十年代采用的陈建功所著《实变函数论》或苏联学者那汤松所著《实变函数论》;六十年代大多采用江泽坚著《实变函数论》与复旦大学夏道行等著《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要》; 七十年代复旦大学的《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要》再版,当时被评论为“中国数学现代化的开端”,继而南京大学郑维行等又编出了《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要》一书;八四年华东大学编《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一书问世。上述各书对我国实变函数论这门学科的发展无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仍为各综合大学或师范本科院校所采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师范专科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其数量已大大超过师范本科院校,而适合师专数学专业的《实变函数论》教材截至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向四化进军,我国青年越来越感到知识的不足,求知欲越来越强,自学成材的人物大量涌现,而适合青年们自学的《实变函数论》这样的丛书至今也尚未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