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印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1991年印度新的经济政策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两个发展中大国开启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对外开放意味着两国将外部市场作为一个新的自变量置入本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开放的初始阶段,外部市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两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中国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渡过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而印度走的是非传统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服务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将步入由国内市场来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将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标准进程前行,而印度仍处于外部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也就预示着印度的服务业发展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同时印度将推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启动传统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国际资本的流动不仅受到东道国经济增长势头的吸引,东道国金融体系、市场的健全性和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中国金融部门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通过传导FDI资金流蕴含的积极影响,在FDI和经济增长之间充当了一个正面中介机制,从而为FDI最终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这一作用也可以视为中国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推动效应.在金融系统的特定发展水平下,存在一个门限值,当金融发展程度大于这一水平时,FDI开始正向作用于经济增长.以私人部门贷款占GDP比重这一指标作为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时,就短期和长期来看,当私人部门贷款占GDP比重分别超过4.710%和8.375%时,中国金融发展才能发挥促进FDI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妹琴  郑洪超 《探求》2010,(3):49-54
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同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和印度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本文首先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出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1994年至2007年,中国和印度平均分别为8.16%和6.50%。其次在比较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绝对规模、相对规模的基础上,引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析两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存在差别的原因。文章最后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及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理论可以描述为一个离散过程,分为金融扩张和金融调整两种状态.金融发展在两状态间的转化形成了金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是金融周期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周期也反向影响经济增长趋势及其发展规律,而储蓄率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起到了纽带作用.马尔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出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逆向关联,同时表明金融政策的内在稳健性特征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沿边地区金融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中 ,资金是最关键的问题 ,而解决资金约束的最有效途径 ,就必须重视和发挥金融的作用。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不仅表现在连续资金形成中金融有其特殊的聚合功效 ,从而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还在于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作用 ,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重组的结构动力 ,又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对金融增长来说 ,它只有作为金融发展的结果才是有效的 ,或者说 ,它才能反映金融发展。如果不与金融发展做相关考虑 ,金融增长本身只是一种数量符号 ,它的大小、快慢本身无法说明任何问题 ,或者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清迈倡议以来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背景、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困难所在,对其走向与发展进行了展望。特别对中日两国在亚洲区域金融与经济合作中发挥的作用、所处的地位、相互的关系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中日间合作重心应放在金融和经济方面。在区域合作问题上,中国应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和作用,在主动广结区域内自由贸易协定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亚洲货币基金等组织,在金融与经济合作方面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以便打破他人的遏制,在区域和国际舞台上寻求多方合作,争创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经济贸易的增长、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技术创新的发展以及用以维持国际平衡的金融资源的扩张,使亚洲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最富有活力的角色。亚洲崛起为世界经济的一大轴心,这一进程的特点之一在于,围绕着中国和印度登台成为主角,世界经济与贸易秩序重新排列,亚洲则以更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不断深入以及政府经济增长理念不断淡化的进程.包容性增长理念已被写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并将在未来五年在引导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的新时期,对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进行重新解读与定位,以便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 -印度名人论坛”首次会议于今年 9月 17、18日在新德里人居中心大厦隆重举行。来自两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界的知名人士聚集一堂 ,就中印关系未来的发展、双方友好合作的领域以及重大的国际和地区性问题交流看法。与会人士就两国关系发表了建设性的见解 ,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建议。作为增进两国之间理解与交流的桥梁 ,论坛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由来 去年 5月 ,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在访华时与江泽民主席达成共识 ,成立一个由两国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名人论坛”,发挥“政府咨询机构的作用”,积极探讨解决相互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第一、二位的人口大国,中印两国都在进行经济改革以期实现经济的现化化。本文拟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中印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人口因素之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同时还扼要比较两国的有关对策与措施。笔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解决经济改革中的人口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individuals necessitates policy intervention. Estimation of financial literacy is a prerequisite for strategies to improve financial literacy. This paper,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educated young adults in Kerala, the most literate state in India, builds a predictive model for financial literacy employing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study reveals the low level of financial literacy in the state. The model point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gender, age, religion, discipline of study, occupation, and personal income as determinants of financial literacy.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polic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literacy of young adults in India.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宪政秩序是美国政府行政行为需要遵循的框架,政府行政干预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金融立法是政府行政干预的行为依据。创新必须要有监管,稳健的金融立法是稳定金融市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工具。金融立法应考虑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有利于金融的长期发展。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政治经济情况,会选择不同特色的社会制度和行政运行机制,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Financial acces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economic participation and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asset building among vulnerable individuals in transitional stages of their lives. Drawing on data from a survey of disabled youth (ages 16–25) in Beijing, this study examines determinants of the target group's financial access. It focuses on a range of individual, household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breadth and depth of financial access. Quantitative results complemented by field interviews demonstrate a gap between financial access breadth, measured by account holding, and access depth, measured by regular banking activity. Althoug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disability types and severit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chances that a youth holds an account, household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 factors show stronger effects on regular banking activity than do individual variables. Final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economic participation and financial capability among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单向影响机制,即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这种结果并不支持Patrick假说。这也意味着,未来北京市金融发展的重点是如何处理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唐都学刊》2006,22(4):67-69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根本和直接的原因可归结为西部金融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失衡。制约西部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体制制约、金融抑制严重、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信用缺失等。对此,通过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加速培育资本市场、创建西部金融安全区、着力培育非国有投资主体等措施,推动西部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study evaluates attitudinal outcom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workshops on the financial autonomy of the participants (homemakers) in the state of Gujarat, India. A serie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workshops were conducted with 300 female homemakers. A pretest and follow-up (after 3 months) survey design was used to assess changes. The survey identified 3 types of autonomy outcomes (reflexive, emotional, and functional) using 15 variable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 paired t test,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were obtained between the pretest and follow-up surveys. Specific findings may help financial education provider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such programs more effectively and may provide guidelines to assess their effect.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7.
王水莲  谭云俊 《创新》2012,6(5):42-47,127
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对当前广西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立足于广西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宏观背景中,对广西加大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建议和意见,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d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wheth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n boost economic growth in Tunisia. We used an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method to assess the finance-growth relation taking private credit, value traded and issuing bank's securities on the financial market 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mestic credit to private sector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suggesting that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a driver of a long term economic growth, but subject to a financial fragility at the short run. Moreover,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view of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and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we found that neither the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nor the intervention of banks in the stock market had robus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Thus, Tunisia is recommended to accelerate in priority the financial reforms of the Tunisian stock marke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mobilize savings and promote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9.
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刘殿新 《学术交流》2006,(1):96-100
金融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发生全局性的金融动荡,但我国金融业同样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如金融机构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保险业的无序竞争,上市公司的不良业绩等等。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保持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谨慎开放资本市场,稳步推行金融产权改革,准确把握金融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立平 《社会》2009,29(2):1-29
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看来,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转不过去而形成的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引发并加速了正在酝酿中的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美国的问题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更具有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特点。这是我们分析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前提,而对经济危机产生的社会后果的讨论,也必须建立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之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实体经济的层面及其该问题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顺利转型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条件;同时进行社会安全网络的建设,形成可以隔绝或减缓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传导的过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