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中国知网收录的60余所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授予单位的2000—2010年3680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有如下特征:题目新颖化、内容前沿化、视角多元化、史料多样化,大致反映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然而,此中亦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如选题内容过于碎化,选题区域中地域意识较强,研究生思维受其导师影响程度较深,选题方向与党史专业界限不清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黎见春,男,1967年9月生,湖北浠水人。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党史学会会员,宜昌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三峡大学廉政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讲本科生"中国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3.
谢一彪教授     
谢一彪,1964年出生,江西省南康市人,教授,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1990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曾任赣南师范学院苏区研究所所长、政史系科研副主任,现任绍兴文理学院法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4.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F0002-F0002
辛田,男,1967年出生,陕西清涧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年分配至榆林学院工作至今。2000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是中国近现代史;200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5.
朱小田,1963年生,1982年至1989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6.
梁星亮教授     
梁星亮 ,男 ,汉族 ,1 954年 5月出生。陕西大荔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大学社科系教授、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 ,西北大学首批“跨世纪人才”。 1 976年 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留校工作后先从事新闻学的教学工作 ,1 978年始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西北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兼任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陕西省高等院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共党史人物传》(百卷…  相似文献   

7.
张佩国,男,1966年9月生,汉族,山东成武人。1988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同年至山东省成武县第一中学任教:1993年在复旦大学获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至青岛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98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在南京大学获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 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等 5个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科以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教师为主 ,现有教师 2 0名 ,其中教授 11人 ,副教授 8人 ,具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 10人 (内有博士后 2人 ) ,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 ,学历层次较高 ,学界影响较大 ,发展潜力较强的学术梯队。该学科聘请李文海、魏宏运、龚书铎等著名历史学家担任兼职教授。多年来 ,该学科还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机…  相似文献   

9.
以2001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分别从创新性和深入性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论文选题切入角度的变化、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范式的更新以及研究成果水准的整体提升。试图通过透视这些论文中蕴涵的独特学术取向与学术意义,为今后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我国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科技查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阐述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的课题查新。首先,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查新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中存在这些问题:对开题查新的认识不够,论文选题不恰当,对自身研究工作的新颖性不明确,对研究课题的创新点表述模糊;还阐述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查新的步骤和方法;最后论述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查新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0-2006年我国186篇篮球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选题的特点,指出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选题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国内毛泽东研究学位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201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54篇毛泽东研究学位论文发现,本年度的毛泽东研究学位论文存在选题创新不足、学科分布不均、产出单位分布不平衡、研究方法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等问题。今后应突出选题的创新性,加强多学科研究,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党校的作用,重视研究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以"985"高校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学校类型、学科排名、论文上网完整度等因素,选取了其中9所高校为样本来源,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2004~2012年间的876篇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选题来源、研究主题、研究导向、研究类型、研究方法、学术规范性等要素进行统计测量,在此基础上检视了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硕士论文写作的得失,并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共性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TMLC)检测博士学位论文的结果,分析TMLC在判断学术不端行为进而检测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方面的成效,并就TMLC系统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同时指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不能依据纯粹的量化指标,良好的学风、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导师的指导等才是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建国以来构建世界史理论体系的新创者,吴于廑在其早期的学术研究也即硕博学位论文中所积累的学术知识,主要以中国史的领域为主,但却对其以后构建世界史理论体系产生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对古今中外史家的世界史观方面的评价,在世界历史的分期方面以及对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与农耕关系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华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分析了影响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指出选题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文学类论文选题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基金资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SCI为统计源,对SSCI收录中国社科论文的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统计了基金论文作者来源的国家/地区分布,分别讨论了国家基金、部委基金、省区基金、国际基金、高校基金对社科论文的资助情况,综合分析了基金资助论文的学科分布.得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金资助机构较为广泛,国家基金是论文产出的重要资助源;但基金资助区域分布不平衡,研究领域涉及面较小,提出应重视和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机制,加大基金资助力度,拓展研究领域,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学位论文语篇的探讨多集中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匮乏,其中对文献综述中投射语言的隐喻性实现方式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文章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对广东省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章节中使用投射语言的主观倾向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也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主观倾向性或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非隐喻式句构远多于隐喻式句构。此外,从主观倾向性来看,英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使用的投射句构比较多样;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投射句构的使用相对单一。从本科毕业论文语料的分析可见,学生倾向于使用以人称作为投射小句的主语,并较多使用言语或心理过程的显性投射动词,这与母语为英语的本科生的使用习惯具有较大的偏差。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投射语言表述的概念隐喻运作能力较弱的整体性倾向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创新为核心,从导师队伍建设、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制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博士生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制度四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可以保证和提高博士学位授位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内关于苏联解体诸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学者们主要围绕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直接原因展开研究,研究范围从以前偏重经济和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民族主义、社会、文化、科技、外交等领域,并出现从全球化理论以及从三个代表思想反思苏联解体的新视角。对这些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无疑有利于对苏联解体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