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沈从文走上文坛,并不是一心要做个描写爱情圣子,他一心所想是建构一座神殿,这神殿供奉着“人性”.“人性”.自此成了沈从文心目中评判事物美丑、道德善恶的一把标尺.而男女两性之爱,这“人性”中最原始最深沉的质核,自然也成为沈从文的审美领域,成为他观照社会,反思历史,找寻生命的真谛.为此,他建构起两座颇具特色的情爱艺术大厦,融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既有“生命重造的快乐”,也有深味人性沦丧的悲哀,既有对“大多数人的生命如一堆牛粪在无热无光中慢慢燃烧”的深沉感概.也有希冀用雄强犷悍的蛮野气质当作火炬来引燃整个民族青春火焰的不舍追求,涉足沈从文的情爱艺术世界.我们可以体味作家的良苦用心,理解其对于人类智慧美丽永远的倾心和对于虚伪、堕落的上流社会极端赠恶的感情.体味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沈从文是怎样将爱作为他观照历史化的聚光点,从生命的审美高度给予爱以艺术描绘.  相似文献   

2.
李倩 《南都学坛》2006,26(3):49-50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在他诸多作品中不乏有较多的情爱描写。在沈从文的审美视野内,性爱是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一种象征,他主张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表现出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他肯定人的自然、和谐、健康的情欲,反对生命的被束缚,反对虚伪的道德观念,反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某种倒退。沈从文以唯美而又犀利的笔调向人们揭示了“美在生命”的哲学意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生长于沅水流域的沈从文,带着特有的观照世界的眼光,游移于城市和乡村、现在和过去、世界和中国之中;他感受着乡土文化的滋润,也踏着故乡的土地,将湘西这个美丽而负重的地域在他的生命里演绎感悟了。他特有的人生体验决定了他文学生命的自然本质——刻画美和善的人生形式,这是沈从文的审美选择,也是他追求生命自然状态的外在表现。他以特有的人道主义呼唤着人性的复归,又饱蘸自身生命经历的笔墨,写出了一个特殊的湘西世界:这里有对人性的赞美,也有作家深沉的痛苦,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又有对生命最佳形  相似文献   

4.
自觉从生命视角认识和解释人生,以感悟方式执著而痛苦地探寻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在现代中国诈家中莫过于沈从文。沈从文在仙游历于城市与乡村的人生体验中,出干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类未来的关注,他将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人的生命本体。生命,对于人来说,无非指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人的本性也蕴含于人的肉体和精神之中,所以首先必须是生命存在,才能谈得上人性。同时沈从文认为生命是上帝的造物,它本质上是美丽的,人的本性也是美丽的,生命圣洁性的最大敌人来自世俗的物质欲望,生命的本性只有在其最初家园即自然中才能得到真实而充…  相似文献   

5.
人性之美的张扬和民族品德的重造——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章绍嗣在沈从文的作品组合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是他一往情深创作的“湘西小说”。这个小说世界的基石是:人性。沈从文曾经这样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原始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文化滋养了沈从文,他总是从湘西文化的视觉度去感受、审视、体悟生命和世界,从"乡下人"的角度做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沈从文努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建造现代小说的"希腊小庙",对人的生命原始精神进行热情赞颂和充分展现。沈从文小说生命原始精神是从男性形象的野性和强力,女性形象的水一般美的生命特质和不受物质功利污染的情欲性爱等方面得到展现的。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博大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 ,他以故土湘西为题材的散文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整体上形成了人性与神性相结合的丰富内涵。因而 ,他对湘西人性问题的思考问题同湘西人对“远景凝眸”的理想追求结合在一起的 ,并具体糅合到边地特有的自然、社会风貌的充分展示之中 ,从而形成一部湘西文学世界人性善恶独特的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8.
在走入《边城》这个人间仙境之前我们有必要谈一谈沈从文的文学观。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作家群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而京派文学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艺术之‘神’是人性”。对人性这一方面,沈从文有很深入的思考,他曾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①人性的探寻可以说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全部底蕴。他创造的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从“人性”轴心向四面幅射开来。但他又认为人性寓于人生(人生包括生活和生命两部分),“生命之…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当大批作家纷纷为社会大变革的最新潮流所吸引,而努力挖掘社会真谛时,一位由湘西走出,自称为“乡下人”的年轻作家独僻蹊径,以自己独立的判断标准,以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意识,构筑起一组互为观照、互为发现的文学世界: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在沉歌湘西世界抨击都市社会之中实现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从而在文坛上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他就是沈从文。对生命的探索是沈从文意识的重要特征,蕴含着他对人生意义的独特思考,也是他创作的主旋律,纵观沈从文的创作轨迹,他几乎一直以人性和道德这两个角度为他文学…  相似文献   

10.
“人性”在沈从文心目中一直占据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边城》中,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作家一砖一瓦地堆砌他的理想家园,看到他对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和探索。《边城》深刻表现了作家对“美的人性”的赞美,对生命理想的倾心追求以及对于潜隐的人性悲哀的揭露,而这一切无不植根于其对理想家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一个乡土作家的生命之根总是深扎在他出生的乡土里,也就是将自己的生命同乡土的自然界与人生世界同化。二十岁以前的沈从文所经历的人生历程,就正是这生命与乡土同化的过程。从人的个体生命发展历史来看,人对于客观世界的接触与了解,都是首先从自然领域开始而后进入社会领域的。因此,童年时代的世界主要是自然世界。正是在这里表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沈从文,他从湘西孤身一人来到城市,在投入不到城市的怀抱后,以“乡下人”自居坚持着他的文学道路。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孤独的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到处都充满了城乡两类世界的冲突。对乡村的赞美和对城市的批判,都凸显着沈从文对自然人性的向往和追求,亦揭示着人本自然、重返自然的生命哲...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是一位容易引起争论的作家,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独特的文学思想与政治观念既为解读其小说带来多种阐释的可能,又为研究其人留下了诸多课题.沈从文创作一贯主张"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他认为生命具有自然性,应是人性的自然张扬,是强健生命力(即爱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健吾、沈从文和汪曾祺同是"京派"团体中的一员,都不同程度地关注和描写"人性"。沈从文自称"乡下人",以其独特的抒情笔调和文化视角构建起一个充满魅力的"湘西世界",依托乡村,描写人性,建造"希腊小庙",寻找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汪曾祺师从沈从文,致力于发掘自然、美好、健康、和谐的人性,关注现实生活和世俗百态,发掘向善的人性。与他们二人不同,李健吾则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深入剖析人性,揭示人的善与恶、内心矛盾等,凸显人性的普遍与复杂。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世界和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的湘西农民形象,抒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神性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因此,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自觉的生态意识,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一位"乡土文学"大师.而且其创作的都市文学也独特而深刻,成为他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中又一坚实的轴心.作家的都市文本以独特的透视视角、鲜明而激切的批判姿态,书写都市人在畸形的现代文明围困中生命力萎缩退化与人性被异化扭曲.沈从文试图用一种"生命哲学"去探究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其都市小说在整个现代都市文学中彰显出独异而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这位具有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的现代优秀作家,在其二十余年的基本创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着人性的奥秘。他曾经直言不讳地宣称:“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联系其作品实际来看,他的大量湘西题材小说在整体上确已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人性思想内涵。正如人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往往表现为或善或恶等不同形态一样,他的小说的人性思想内涵也相应包含了讴歌健全人性与抨击人性扭曲的两个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身居昆明的沈从文写下了很多关于云南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多方面披露了抗战时期的云南世俗市侩的社会风气,还刻画了一类"软体动物"似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形象.与"湘西世界"相比,这时期在沈从文笔下的云南社会是一个让人痛苦、使人无奈的现实世界,是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一个侧影.这一时期也是沈从文创作技巧和思想渐趋成熟,并且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也深入到沉潜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在一般读者与研究者心目中,沈从文似乎是远离政治、追求纯文学的的作家,他作品中供奉的只是理想“人性”,而没有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和思想倾向性。实际上没有功利目的和思想倾向性的作家是不存在的。只是有些作家倾向性表现得鲜明外露,有些作家倾向性则表现得隐蔽深沉。沈从文属于后者。沈从文是主张以文学改造社会的启蒙主义者。他是怀着以文学作工具通过思想启蒙达到社会改造目的的信念从事文学创作的。社会、国家、民族的重造,是他创作的功利主义目的。这不但直白地表现在他散文创作中,而且成为他小说创作严正深沉的主旨。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改造社会的功利性目的首先表现为对于旨在破坏与改造旧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