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HARLS 2015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活动能力和自评健康影响不显著,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应进一步提升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扩大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促进商业医疗保险有序发展、推进"三医"高效协同联动等,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健康保障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参加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健康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多维相对贫困视角切入,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和各省《统计年鉴》数据,从经济水平、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三个维度来测算老年多维相对贫困指数,采用Probit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检验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作用。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在阈值为0.33时约55.6%,老年人在不同维度存在贫困,平均剥夺份额达58%,其中相对收入水平和慢性疾病两个指标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高。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多维相对贫困具有显著影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比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更能显著降低老年多维相对贫困。这表明未来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保险政策,着力提升医疗保险水平,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制度间的待遇差距,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反贫困作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理论假设,构建Ordered Logit模型,基于3 109份问卷调查数据,对社会流动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户籍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籍与受教育年限的交互项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收入向上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绝对收入越高,城镇居民相对收入越高,其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3)教育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现代内教育流动的城镇居民和低收入居民,其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依次高于农村居民和中等收入的居民。(4)个人的职业与职务等级越高,其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职业与职务向上流动对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促进社会流动(户籍流动、收入流动、教育流动、职业与职务流动),特别是促进底层群体向上流动,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差异明显。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下降,妇女的健康水平较差。教育对改善健康有积极影响。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环境卫生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文章认为,应该从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环境卫生设施的投资,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中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落后地区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健条件等方面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5.
减少食物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拓展的MOA模型,建立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通过1104份问卷的调查,实证检验了影响食物浪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动机因素里的食物浪费态度、个人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机会因素里的购买和准备食物的时间、商店可及性,能力因素里的食品知识水平以及预期负面情绪和过度购买均会显著影响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减少食物浪费节约粮食的宣传、开展食品知识相关教育与培训、完善减少食物浪费的相关法律条例、多渠道保障食品供应,防止消费者过度购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平是社会保障领域的核心概念,社会保险制度天然具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使命,参加社会保险是否提高了社会公平感是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利用2018年发布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建立Ordered Logit回归模型,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行为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参保组合影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者比不参加者社会公平感高17.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者比不参加者的社会公平感高6.60%。如果考虑参保组合影响,与两项社会保险均未参保相比,其他参保组合均能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感,同时参保两项社会保险者比均不参加者社会公平感高28.10%。基于分析,认为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角度,需要综合考虑制度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公平;从完善社会治理的角度,需要培育和发展正确的公平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商的发展,农村居民参与网购的人数逐渐增多,农村居民网购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农村居民这一群体的网络消费行为。基于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使用重庆农村居民网购相关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网购行为的产品优势、风险感知、便捷性、流行感知、客服服务、生活方式、文化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产品优势、客服服务和便捷性可以整合为产品与服务因素,生活方式和文化因素可以整合为区域特征因素,而风险感知因素可被分解为产品风险感知和信息风险感知两个因素。产品与服务因素和区域特征因素对农村居民网购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禁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公共部门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试图杜绝农户的秸秆焚烧行为,但政策效果欠佳。为研究影响秸秆禁烧宣传有效性的机制,从解释水平理论出发,设计2(农户解释水平特征:高或低)×2(宣传指向:自己或公众)×2(宣传结构:收益或惩罚)的情境问卷,以江苏、安徽、河南3省6县521个小麦种植户为样本,研究影响秸秆禁烧宣传有效性的因素。结果发现,收益宣传结构对高解释水平农户秸秆禁烧行为有积极影响;惩罚宣传结构对低解释水平农户秸秆禁烧行为有积极影响;宣传策略凸显公众-惩罚时,对低解释水平农户参与秸秆禁烧行为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延保服务因其盈利能力和风险规避属性受到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的青睐。以网购消费者在线延保服务购买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在线收集的610份有效数据对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影响企业延保服务网络零售的因素,揭示相应的作用机理,为网络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运营与政策优化方面的借鉴。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作用强度相对较大;购买态度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增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延保服务的购买意向,且二者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分别增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态度,进而形成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是最显著的影响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国现实,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效用函数的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理念下的健康效用和医疗支出,进一步利用CFPS2016和2018年微观数据,使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法,检验农村家庭燃料结构改善前后的健康水平变化,可以发现:(1)从整体层面上看,燃料结构的改善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2)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女性、青壮年农村居民从清洁燃料中获得的健康收益更大,而且在当前阶段,相较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从清洁燃料中的健康收益更加明显;(3)从经济层面上看,燃料结构的改善减少了燃料支出,有减少医疗支出的可能,说明了转变生活习惯对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加强健康意识宣传、加快农村生活能源改造以及增加对农村居民健康补贴等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健康平等,实现全民健康。  相似文献   

11.
聚焦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基于课题组在N县23所学校开展的中学生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并纳入交互项,从性别和留守视角分析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父母的情感卷入和母亲认知卷入均会对儿童希望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性别视角下,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留守状态视角下父母卷入的影响效应差异并不显著;(4)留守距离视角下,对于双留守而言,父母一方在省内会显著降低父亲的行为卷入,但会显著提升母亲的行为卷入。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强化家庭教育宣传引导,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学校、社区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支持,促进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的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从地方政府自发性探索到六部委局部试点,再到中央政府全面推广,大病保险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政府购买大病保险服务是在地方政府多年实践探索上形成的经验总结,在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公共管理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一政策的出台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大病保险的政策演进路径可划分为政府购买大病保险服务的自发探索、地方试点、推广三阶段,从公平、效率、质量三方面评估各阶段政府购买大病保险服务的政策效果。应将大病保险定位为补充保险,在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下由保险公司独立运行,形成基本保险、补充保险、商业保险与慈善救助相衔接的多层次重特大疾病保障体系。这将对优化医疗保障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转型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提高医疗保险服务的公平、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业保险政策宣传、贴近农户内在需求,是促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先行手段。基于湖南、湖北、河南3省985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传播学中“自我互动”理论和趋同心理,构建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系统估计联立方程,考察政策传播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政策宣传会通过提高农户的内部农业保险认知度和外界舆论感知度对农业保险购买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两条作用路径相比较,政策认知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加,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决策会从倾向于内在政策认知度偏向于外在舆论感知度,而教育水平的增加则会使政策认知度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宣传工作,重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内在需求,营造良好的投保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从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居民家庭较之农村居民家庭在炊事、取暖、热水几个主要用能项目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电力、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而且更加商品化的能源。农村居民家庭已经大量使用液化气和电力等新兴能源,但柴薪(秸秆)、煤炭等传统能源所占的比例仍然非常大。从节能行为来看,城市居民家庭在购买节能设备、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方面要显著强于农村居民家庭。但是在循环用能方面,城市与农村居民家庭没有显著差异。从节能意识来看,城市居民对节能知识的了解程度、节能宣传的关注意识、自评节能意识和家庭节能规划意识方面都要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但是,城乡居民在参与家庭节能减排的意愿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消费者资源节约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因素和心理意识因素对资源节约行为都存在显著影响;并且心理意识因素对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效应更大,而人口统计因素只有微弱的解释能力。进而对资源节约行为的三个维度(购买行为、使用行为和处理行为)以上结论仍成立。购买行为对购买后的使用行为和处理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普及消费者的资源环境知识、增强消费者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情感态度、培养消费者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将成为未来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提升农村居民司法信任水平,对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SS2021年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公平感知对农村居民司法信任的影响,同时检验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在对全国6 594份居民样本分析后发现,社会公平感知已构成农村居民司法信任的重要来源;机会公平感知对农村居民司法信任的影响明显强于结果公平感知,同时政治权利对机会公平感知的贡献程度较高;社会资本对于农村居民司法信任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社会公平感知与司法信任之间起着中介传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长期性的制度建构,保障农民个体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准入和竞争机会,同时通过多元手段有效培育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逐步提升农村居民对司法的信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省"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家电下乡"政策对促进湖南农村消费、拓展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效果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宣传力度、农民收入水平、补贴程序的繁简程度、农村相关基础设施及政府和企业相关配套服务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我们应采取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力度、简化补贴申领程序、调整和完善补贴范围及方式、研发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家电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式网络是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变现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而这种影响因收入群体不同可能产生差异造成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福建省、安徽省两省320农户的实地调查,本文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QR)和工具变量分的位数回归模型(IVQR)研究正式网络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网络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存在内生性,说明采用工具变量模型是有必要的;(2)正式网络对农村居民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进程推动了农村居民收入提高;(3)正式网络没有加剧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而是缓解了农村目前的收入差距。因此,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落实农村地区职业培训的政策扶持以及在政府补贴和丰富农村居民的正式网络,保证"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精准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 50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年收入、离城镇的距离、村经济发展水平、村所在的地理环境与木柴的可获得性程度对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影响显著,家庭收入来源与农户的年龄对农户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影响不显著。为推动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政府应加强宣传,发展农村经济与制定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的背景,利用田野调查法获得湖南省环境治理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相关数据,对两个调查地区的农村居民参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认知、意愿、行为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影响,试点区农村居民环保认知、参与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和行为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试点区;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当地政策的推行和社会公众等都是农村居民参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提升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扩大试点区域范围并落实相关政策,提升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