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丽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0-57
晚清的边疆危机直接引发中国人边疆观念的变化。面对被迫划定边界、边境人口管理新问题、边疆主权全面遭到侵夺等种种现实危机,人们的边疆观念至少在三个方面发了变化:在空间认识方面,由传统王朝疆域观念向具有明确边界意识、重新认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国家领土观念的过渡;在边疆族群治理方面,由"因俗而治"的文化疆域观念向注重区域管理的地域边疆观念转向;在边疆功能认识方面,由治内边疆观念走向治内、御外并重的边疆观念,由此全方位地建设强固边疆的理念渐成共识。清末边疆观念的变化只是20世纪中国现代边疆观念形成的开始,其间多见新认识的萌芽与现代相关观念意识的初生。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边疆危机与黑龙江少数民族新式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民初,为挽救民族危亡与边疆危机,清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新式教育,兴办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在边疆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形下,它还有巩固国防、共御外侮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志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59-64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概念产生于西方,并被赋予很强的政治含义:在西方的民族理论中,民族以建立民族国家为政治目标,民族主义是建立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这种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民族觉醒以及国家主权意识的培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染指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策划少数民族独立、分裂中国的理论依据.近代以来,在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处理中,以中华民族为依托的国家观念在外力的作用下得到加强,使边疆危机最终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4.
杨筑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6):94-100
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的积贫积弱,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边疆危机四伏。清末民国初年,中央与地方政府为改变西南边疆危机频发的状况采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发展。在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如何管理和建设边疆成为国家稳定、边疆安全、社会和谐建构的重要因素。就此而言,对近现代以来我国边疆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勇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清末民初,在列强入侵和中国边疆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藏建省论一时盈满朝野。西藏建省论从民间舆论、督抚朝议最后上升到清政府的治藏措施,体现了中央对西藏治权的决心。中、英、藏权力博弈的平衡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被打破,清政府在西藏的经营最终付诸东流。相对晚清而言,民国初年的西藏建省论仅仅是一种政治口号,并最终成为中、英、藏讨价还价的谈判砝码。由于中央驻藏势力已被彻底清除,加之内乱不已,民国初年北京政府面对强英与西藏的联合鲜有作为,建省论也最终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的洮南府于清光绪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1904年7月4日),由盛京将军奏准设置,是奉天省北部重镇,也是奉天省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以洮南府地方政策公文为例可以揭示清末民初蒙边地区基层社会管理和民众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以广州地区为例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46-58
文章是对清末民初广州地区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关系的一项研究。在清末,清皇朝在广州地区的社会控制系统日渐衰落,当革命高潮到来时,早已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顷刻瓦解。革命党人掌握政权后,作了很大努力,希望把政府的权威贯彻到各个乡村、街区。但他们既无力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控制系统,又不能修复和重建旧的社会控制系统,所以,在“二次革命”中也迅速失败了。清朝广东政府未能维持其统治秩序,其重要原因是官吏的腐败和士绅的衰落。而革命党人不能建立新的秩序,其重要原因是同盟会在政权问题上缺乏理论和干部准备,而且,革命党人在城乡各阶级、各阶层的居民中都没有找到自己政权的支持力量。文章还认为,由于广州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广州地区的情况当有一定典型性。 相似文献
8.
葛玉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3):73-77
清末民初,铁路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生活观念的变化尤其令人注目。铁路的开通使沿线地区人们的时间观念由模糊的时段精确到时点,空间感知由静止向流动转变。随着铁路的延伸,火车渐渐成为人们的普通交通工具",少不入川,老不入广"的传统出行观发生了转变。为了改善生活,谋求发展,人们通过铁路交通来到沿线城市就业,寻求商机。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由原来的保守、封闭转变为开通、趋新,并以开放的心态来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和平等观念。 相似文献
9.
苏海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4-26,78
西方意义下的共和是什么?清末民初为什么会选择共和?近代历史表明他们在寻求国家与公民治理模式的探索中,虽然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共和主义,但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西方共和精神的断章取义,以寻求强国自救的道路。因此,共和选择的基础应该在国家与社会、公民之间实现互动善治,而不是简单的国家至上或者自由至上。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深受本土义赈的影响,从而使红十字会具有了强烈的本土化因素。从红十字会的职能来说,初期的中国红十字组织并没有承担救护伤兵的职能,实际上只能救护难民。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际,红十字会才真正实践了战地救护的职责。随着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红十字会章程》的通过,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初步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69-72
清末民初,出于防范边患、巩固边疆之目的,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在东北地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政策导向错误、经办官员腐败等。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也往往流于形式。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受到阻碍而未能收到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葛玉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83-87
犯罪,一般被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态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清末民初铁路犯罪的主要形态,分析了各种铁路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本文认为作为20世纪初引入中国的一种新技术手段,铁路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使是犯罪也具备了不同以往的新形态。研究这些犯罪新形态及成因,有助于我们全面揭示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13.
杨光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23-25
研究交通现代化及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 ,不能也无法越过交通近代化问题。我国已有的交通近代化研究多属于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略显不足。本文从清末民初常州交通的特点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常州交通的近代化问题 ,意在弥补过去研究之缺憾 ,为常州交通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9
清末民初,由于俄国与日本的肆意侵略,导致东北边疆危机愈演愈烈。为了化解迫在眉睫的边疆危机,清政府与代之而起的民国政府均以推行移民实边作为应对之策,其中包括军屯实边,清政府在吉林、黑龙江曾实施过军队屯垦,民初关于军屯实边的呼声亦此起彼伏,说明军屯实边作为一种捍卫边疆安全的重要手段备受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清末军屯实边成效不大,民初军屯实边也大多流于舆论层面而无法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曹倩琴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7-99,107
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始于晚清,完成于民初,外交机构也历经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部。总理衙门和外务部在外交机构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封建统治大框架内进行的外交机构变革充满了矛盾和对抗,直至清王朝统治结束,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始终没能完成。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建立共和制,在国体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北京政府对外交机构进行彻底改造,最终完成了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杨思信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2):80-86
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一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最早出现在清末,“五四”后至20世纪20年代达到鼎盛,其标志是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团体——国家教育协会和专门的学派——国家主义教育派。清末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因上看是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外因上看则是受日本和欧美同类思潮的影响。该思潮对清末民初中国教育,特别是对当时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清代词史上,蜀中本是薄弱地带。漫漫二百年,仅清初先著、清中叶李调元稍有名而已。清末民初,蜀中词人群体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本文以朱德宝、赵熙、冯江、李穆宣、林思进、周岸登等为例进行个案剖析,意在凸显各词家特点的同时,展现这一时期巴蜀词坛的整体风貌。其中特别指出赵熙面对忧患时世,其所谓"不知而作"、"自鸣其秋"首先是不能已于言,其次在艺术宗法上也必然不束缚于某家某派,而是自求情性之适,从而蔚然为西川词宗。林思进感时伤乱,词集中的田园题材不仅多,且佳作琳琅,足为辛稼轩、陈迦陵、陆震、郑燮以来的"田园农事词史"生色。而周岸登氏虽不免晦涩好奇之病,其才也有难副心志处,然而笃力为词,敢拈大题目,风格也力求变化不拘囿,百年蜀中,其位置当居香宋词人之次席。他们构成了清末民初巴蜀词坛的主要创作阵容。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婚姻家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反映出妇女地位的改善 ,这与男女平等思想、女学兴起、禁缠足、产业革命和妇女参政意识提高等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关内人口向东北的迁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可谓“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1860年东北局部开禁,特别是1904年全面开禁后,随着大片土地的放垦,关内移民东北者络绎不绝,东北原有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大批新的城镇纷纷兴起。这些城镇不是建立在军事驻防的基础上,而是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的过程中,陆续发展起来的。此时,东北的城镇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性质与规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