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投资、出口、消费被比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比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强劲增长,消费还是“三驾马车”中的“跛足”,而开拓农村市场又是拉动消费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近五年来我省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由2002年的508%降至2006年的47.2%,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更是不断萎缩,对GDP的贡献率持续下降,由2002年的13.4%下降到2006年的9.7%。要全面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大力重视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浙江有4980万常住人口,其中43.5%的乡村人口,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对整个经济发展形成持久的、巨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ARIMA预测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华初  林洪 《统计研究》2006,23(7):58-60
200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我国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扩大消费需求”列各项任务之首。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2%: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增长0·8%(详见参考文献1),我们必须将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热烈讨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频繁出现在各种文献之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4.
一、十一五时期内需为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主导地位1、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石2009年逊克县最终消费率实现5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8%,拉动GDP增长9.4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消费率均在60%左右。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作  相似文献   

5.
<正>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刺激生产、促进投资、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简称2008年SNA)以及《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都是反映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最终消费支出强调支出主体,反映“谁花的钱”,  相似文献   

6.
影响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基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2,19(9):14-16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持续下滑的走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一季度的8.1%降至四季度的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从11.2%降至8.5%。但这种状况在2002年的一季度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二者的增长速度均有了一定幅度的回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出口增速的明显回升,使得经济增长呈现较为乐观的前景。然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不断下降的物价水平又使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总起来看,2002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而不会延续2001年的下滑走势,但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几年前平均水平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似文献   

7.
张继良 《统计研究》2003,20(2):33-4
内需不足始终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求不足 ,物价持续低迷 ,导致企业开工不足 ,企业缺少好的投资项目 ,通货紧缩的阴影时隐时显 ,企业下岗失业问题不断加剧 ,国债发行额无法减少 ,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淡出。实践证明 :现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一定局限性 ,应把制度创新纳入其中 ,采取标本兼治措施 ,以尽快摆脱内需不足的困境。  一、表现形式1 消费需求减弱。 2 0 0 2年 1~ 9月 ,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 2 0 0 1年同期增长 9 8% ,增幅比 2 0 0 1年同期减少1 5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的回落是显著的。城市增长9 8% ,农村增长 6 8% ,农…  相似文献   

8.
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居民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基本延续了上年的增长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两年前已取得了明显提高,但12.5%的名义增长率跟同期的投资和出口增速相比还是显得有些低,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4.1个百分点,比出口低13.0个百分点.近一些年来,最终消费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4.3%.如果这样的趋势长期持续,消费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只能越来越低,中国经济主要依赖投资和外需拉动的局面终究难以改变.正因为此,200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新一届政府再次重申了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经济增长速度必须保证不低于8%。而任何社会的经济增长都是以人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而创造日益增长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的价值活动过程。消费作为实现人的主体需要的核心,在主体需要的满足、更新及生产力的发展,以至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这表现在一定时期社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上。一、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看,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最终社会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1.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经济越是发…  相似文献   

10.
能源供需缺口扩大 国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6%,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59。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国家已确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初步确定全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标煤,在2010年32.5亿吨标煤的基础上年均增长4.8%。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按照年均7%的规划增长速度为0.69,按照年均8%的预计增长速度为0.60。  相似文献   

11.
能源供需缺口扩大 国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6.6%,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为11.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59。面对资源环境压力,国家已确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初步确定全国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41亿吨标煤,在2010年32.5亿吨标煤的基础上年均增长4.8%。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按照年均7%的规划增长速度为0.69,按照年均8%的预计增长速度为0.60。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是指反映经济活动总量的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基期相比 ,实际增减变化的总量或比率。从需求方面看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流出三个驱动轮子的推动。本文拟从三大需求着手 ,对广东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及需求拉动情况作一分析 ,旨在保持三个驱动轮子协调发展 ,促进广东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大需求现状及特点分析90年代 ,广东经济经过 1993年的增长高峰之后 ,近年来 ,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1999年与高峰期的 1993年相比 ,下降了 12 .8个百分点 ,其中拉动经济增长的三个驱动轮子表现不一 (参见…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红玫  陶全 《统计研究》2002,19(9):30-34
 过去二十年里,我国经济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表现在能源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1978年以来,我国的能源密度已经有大幅度下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能源的消费与生产是同步上升的。然而,从1996年开始,能源消费与生产同步上升的趋势发生了逆转。到2000年,主要能源的总消费量下降了8%,其中,煤炭消费下降了17.4%。这与主要能源生产趋势是一致的,同期煤炭生产下降了26.6%。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家庭对汽车和现代电器需求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应当是增加的,但“九五”时期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而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却下降了,这一现象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消专题研究《江苏统计》1999.1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当前随着国家和省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显效,消费需求低迷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仍然较弱。因此,在扩大投资需求的同时,如何从最终需求入手,通过适度刺激消费,合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出发,通过构建最终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作实证分析后,得出:消费需求在总量、速度和效率上都远比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两点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而其中拉动消费需求的措施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托动力量。本文即是着眼于消费需求.通过对城镇住户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特点,探讨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可能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廖进 《四川省情》2009,(7):57-58
绵阳作为内陆地区,经济外向度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拉动。 绵阳消费需求情况 近十年来,绵阳经济从低谷徘徊到恢复性增长,冉到加速发展,消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增强,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十年绵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2.1倍,2008年达到2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名义速度,以下同),年均增长率为1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6倍。2008年达到9959元,比上年增长27.6%,  相似文献   

18.
对浙江农村消费需求发展状况的剖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我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但必须看到,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却逐步强化,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和农村消费市场不活跃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一、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降,其中尤以农村为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达到70%以上的水平,我国基本保持在60%左右,而我省1990-2002年平均消费率仅为47.4%。具体从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的发…  相似文献   

19.
杨冰 《中国统计》2002,(8):32-33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市场销售不畅,需求乏力的状况,使得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因此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一、市场需求现状 1.从消费需求来看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仍然很低,仅仅处于温饱水平阶段。按照消费层次来讲,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消费资料中的比重呈依次递增趋势,在我国现实的经济水平和收入条件下,社会居民消费支出仍以基本生活资料为主。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高居37.9%和47.7%,而1992年美国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只有12%,法国只有18.6%。尤其是占…  相似文献   

20.
消费需求被称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居民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消费的构成或比例关系。优化消费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