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标题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重要作用。纸传媒体应多借鉴网络新闻标题,增强竞争力。标题应简约而厚重,传神而灵活。形成对新闻事件连贯整体的感受,进一步扩充信息含量,使标题充满动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全球化经济新闻报道的特性。这种特性将人与人,人与经济事件,以及经济事件与经济实践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近。现代经济新闻在服务社会,引导舆论、监督经济行为、关切民生动态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受体制观念的影响,经济新闻社会功能的发挥还存在社会服务"低公信",信息监督"弱效果",民生报道"轻人文"等问题。为了使经济新闻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经济新闻报道观,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原事实真相,为受众经济决策服务;其次要正确解读经济现象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第三,要坚持经济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为受众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经济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大力提倡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时代,商品经济的时代就是讲效益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效益,既是新闻传播的目的,也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全部过程的归宿,是新闻价值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新闻价值的真谛. 改革已使中国迈进了信息社会,信息是新闻最基本的本质规定.因此,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传播对经济不太发达的农村社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着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农民受众,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在农村社区能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推进农村社区政治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性凸显,而新的传播语境下,视觉文化传播深度影响传播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读图时代的受众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因此,国家形象传播需要借助视觉传播手段提升国家形象传播效果。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容丰富多样、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多样化特征以及视觉传播的优势等也决定了视觉传播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5.
领导人形象的柔性传播具有主体的民间性、方式的含蓄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传播的双向性。在互联网时代,柔性传播符合政治传播的发展潮流,契合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的信息需求,具有重要的价值。新媒体时代国家领导人的柔性传播面临挑战与机遇,应该利用多元传播主体、丰富传播内容、细分传播受众、整合传播媒介等策略,结合自身特色和国际政治传播走势,走中国特色的领导人形象的柔性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学形象不是直接诉诸人的感觉的直观物化形象,而是通过语言间接地诉诸人的审美想象的心理形象,这使得文学形象超越了具体感觉方式的规定和限制,成为可以综合表现各种不同感觉信息、呈现多种感觉效果的全息性艺术形象.全息形象是文学形象区别于其他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学形象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和意义的典型体现.文学形象全息性概念的提出,对于进一步理解把握文学形象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拓展文学形象创造的艺术空间具有积极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化,以大众传媒为传播载体,以大众文化为传播内容,在城市形象的构建和推广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运用传播手段更好地发挥新闻文化的价值,提升城市竞争力,需要城市形象的传播主体针对城市形象主体本身、信息和受众的多元性特点,选择不同的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传播内容,实现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感性消费除了基于高兴、愉悦、兴奋等情绪体验的消费形式外,还包括基于感官层面即个人对于美好、趣味、新奇等直观感性认识的消费形式。在更高层面上,感性消费是区别于物质消费的精神消费,即追求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的审美文化消费。作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消费是个性化的消费,具有相当的弹性,且可塑性强。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感性消费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网络文化产业的感性营销策略,既包括网络词语元素、网络形象元素和混沌元素等网络感性营销元素的应用,也涉及网络娱乐营销、网络口碑传播和网络生活方式营销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生新闻的进一步的发展,最先在美国兴起的公共新闻,也成为了中国近几年来的一种新闻样态。公共新闻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要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培养和引导受众认识社会现实、参与公共事务,提高公众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公共新闻能够产生和真正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它需要新闻媒体和政府、受众三方的配合。公共新闻在中国发展的条件还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传播情境下,国家形象传播主体的分散、去中心化,传播内容及其出口的多元化可能导致价值导向冲突,中国国家形象工程决非政府和大众传媒所能单独承担;传统的叙事方式也面临挑战,宏大叙事遭遇细小叙事的消解;在传播内容上,携带国家形象信息的浩繁文本相互交织和影响,硬传播面临受众转场的窘境;国家形象传播的受众已今非昔比,借由网络自我赋权的网民同时也传播并改变着国家形象文本的生产方式。这些变化都需要重新检视国家形象建构的传播范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传播如果只将一则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完整、准确地叙述出来,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生活中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附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感受与受众的审美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共鸣.采写者除了应具备感性经验、直觉领悟等素质外,还要具有展示美的思维统摄力,使新闻写作所必备的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在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似文献   

12.
概念的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客观事物在特定时空反映到人脑里的感性形象能够在思维中自由地运用,因而称之为感性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层层共时性、历时性抽象概括产生出来的概念都由感性形象与概念形象所构成,并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支脉的金字塔式的概念结构系统。在概念结构系统中,低级概念以相应的高级概念为内涵,高级概念以相应的低级概念为外延,形成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相对关系。集合概念是概念结构系统中某一层面一定范围的元素横向结合的整体。概念结构系统为一切逻辑关系提供共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政府传播中新闻发布渠道的多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菲  白贵 《河北学刊》2006,26(6):220-225
在政府传播视野中,政府作为传播者,凭借权威的、独特的社会管理者和国家意志执行者的身份,独占核心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把关、整理和开发利用,期望达到对内推行政策,形成一致的目标和态度;对外塑造政府形象,与受众沟通,依据反馈信息调整政策。从完善政府传播效果出发,新闻发布渠道势必要以组织传播为主导,融合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以高度整合的多元传播渠道,改变以往单向的、缺乏信息反馈、忽略非组织传播渠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媒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受众)和内部员工对传媒组织的整体印象和特征的评价,是媒体在节目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经济实力、名称标识等基本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外在体现,因而是公众对传媒最为直观的认知结果。同时,新闻传媒形象又是媒体在市场中借以彰显内在品质的最直接手段,也是突出与其他媒体间差异的最直观标志。因此,新闻传媒形象对媒介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媒介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已成为媒介增值盈利的重要手段。传媒形象作为传播过程中的变量对于传播效果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因…  相似文献   

15.
跨境民族问题往往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重大关系。在分析、总结跨境民族对国家形象感知具有民族认知强于政府认知、人际传播优于大众传播、真实形象重于拟态形象等特殊性的基础上,探索我国针对跨境民族进行跨境传播的规律和策略,从讲求传播受众的精确定位、重视"意见领袖"的"二级传播"、增强传播内容的感性体验等方面为跨境传播提供有启发的研究路径和行动策略,以切实提高跨境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渠道高度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任何一种传媒都只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个渠道,党报要想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拥有大量受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自己的新闻资源.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代表的多元媒体正在分割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始终是主流媒体的党报应对多媒体竞争的实质就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党报社会新闻的水平和质量是增强党报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需要社会新闻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报的社会新闻在可读性上既要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又不能只单纯地迎合读者的趣味,而应引导读者的趣味,应将正确的思想寓于可读性中.党报社会新闻还应以权威性来征服受众,这种权威性的体现就是要借地域色彩来进一步张扬"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通过关注社会舆情来强化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17.
再论新闻的有效传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闻的有效传播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是在拙作《有效传播: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兼论新闻传播必须从相关学科中借鉴方法论》的基础上从传者、媒介、受传者(受众)三者协调互动的角度,对新闻有效传播问题进行的再探讨。文章认为,新闻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传者、媒介、受众三者,围绕新闻信息展开运动并相互作用,其结果,或者是达到平衡(这就实现了有效传播),或者是最终并不能达到平衡(因而成为无效传播)。三者是否达到平衡,这就构成了有效传播与无效传播的根本区别。有效传播是传者、媒介、受众协调互动的产物。无效传播则是三者之间关系不协调的结果。不协调造成的结果,是各种作用力的互相抵消。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以视觉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读图时代"报纸面临挑战。报纸媒体必须充分利用新闻图片将传统文字当家的版面"激活",同时图片运用要适当,从而既满足受众的"报刊视觉化"、"符号化"又无损阅读价值的需要。新闻图片叙事的空间共时性和视觉冲击力是优化报纸版面的有利条件。新闻图片的有效应用将助力报纸媒体"活"出精彩。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闻传播的发展是紧紧依附于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的,社会兴则新闻传播事业兴.本文首次提出在新闻传播方面"规律自觉"与"实践境界"的概念,并试图以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开放意识和媒介自律来概括和诠释6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的"规律自觉",用"政权意识"、"主旋律意识"、"自由意识"、"公共意识"来概括中国新闻传播的经验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选择电子游戏这一广受欢迎的媒介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特色路径。借鉴战略学理论阐述了在跨文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与要求:以传播价值观为目的;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采用定制化的策略传播;提高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多元化的资源运用和多元主体的参与。以模拟构建“郑和下西洋”游戏为例,参考管理学中以提升形象为目的的组织识别系统阐述了电子游戏构建策略:游戏核心理念要与中华文化的价值观相一致;游戏剧情演绎和人物行为应符合游戏核心理念;游戏中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元素与其他文明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