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是以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一段爱情故事为素材,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关于李杨的爱情故事,在唐代已广泛流传。以此为题写成的诗篇也很多,由于取材的角度,以及作者的态度不同,诗歌的主题也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2.
诗(poetry)常被看作是用"节奏创作的美".但是,诗歌除了是一曲悠扬的乐章外,还是一段抒写记叙情感的艺术文字.写景抒情,记人论事是诗歌的另一特征.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现代叙事诗当中.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素材选取"、"聚焦过程"及"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罗伊·坎贝尔的著名诗篇<祖鲁女孩>,理解作者的创作源泉,赏析其文学价值,并由此对欣赏叙事诗歌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叙事诗歌中,诗经传统和乐府传统是相互影响但又互相区别的两个部分。乐府叙事诗产生自民间,更强调情节性、虚构性和娱乐化的方面。从魏晋文人拟作,到杜甫叙事歌行,再到元白作品,都是乐府叙事传统上不可或缺的环节,并对唐以后的叙事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poetry)常被看作是用"节奏创作的美"。但是,诗歌除了是一曲悠扬的乐章外,还是一段抒写记叙情感的艺术文字。写景抒情,记人论事是诗歌的另一特征。这一特征尤其体现在现代叙事诗当中。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素材选取"、"聚焦过程"及"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罗伊.坎贝尔的著名诗篇《祖鲁女孩》,理解作者的创作源泉,赏析其文学价值,并由此对欣赏叙事诗歌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 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本文将从叙事线索、叙事者、叙事时间这三个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尝试将《孔 雀东南飞》与其前期及同期的叙事诗相比所体现出来的独到之处归纳出来,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成就。  相似文献   

6.
叙事诗的事件、人物、意象或主题的理解有其多样性、抽象性或不确定性,这为用歧义叙事策略阐释叙事诗提供了平台。从盎格鲁-撒克逊人向英格兰迁移并定居的氏族社会解体时期起,一直到现代主义时期,每一时代都有其侧重的时代主题,并反映在其叙事诗中。选择英国文学每一重要历史时期具有鲜明时代主题的叙事诗,使用歧义叙事策略,对作品的时代主题实施阐释,揭示出歧义叙事策略在表达时代主题和反映时代主题演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是唐宪宗李忱为自居易的去世而作的《吊乐天》,诗中所提到的“长恨曲”即指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长恨歌》。对于这首长篇叙事诗的主题,历来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叙事诗可以分为乐府和歌行两类。乐府叙事诗短小朴实,但证实性较强,所写之事多是作为问题的例证出现的。而以《长恨歌》为代表的歌行体叙事诗则更成熟、更典范。它不仅继承了先秦、汉魏以来叙事诗的艺术传统,而且吸取了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长处,从表现手法的灵活多变,叙事的委婉动人,情节的曲折离奇,结构的完整严谨,人物的形神兼备,语言的顺畅和谐等方面体现出了长诗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  相似文献   

9.
希腊悲剧比荷马史诗要晚差不多三个世纪,但从整个戏剧类作品和叙事类作品来看,其历史是同样悠久的。叙事类作品除荷马史诗及一些民族早期创作的英雄诗篇等叙事诗巨著外,最发达的要数小说。世界文学宝库中有着无数著名的小说作品,它们成功地塑造了象唐吉诃德、葛朗台、鲁滨逊、奥勃洛摩夫、安娜·卡列尼娜、林黛玉、贾宝玉、阿Q等等超越国界和民族范围的人所共知的典型人物。在这方面,戏剧类作品也是毫不逊色的,它以安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的成熟,以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民歌体长篇叙事诗的崛起为标志。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在诗体变革上,既非一味摹仿旧形式,又非纯粹“旧瓶装新酒”,而是以崇高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大众化与审美化的互补为理想。其真正的意义,不是说在艺术上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严格地说它自身也在摸索——而是开辟了新的艺术空间。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也难免有其局限,正视这一点,是正确认识解放区民歌体叙事长诗的需要,更是叙事诗诗体走向成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叙述与抒情协调统一构成梁上泉现代叙事诗创作诗美观的基础。叙事抒情结合的比重和形态不同,梁上来现代叙事诗可分为戏剧性场面型,情绪、情调型和情节、性格型等三种类型,各类型还可再析出若干艺术结构形式。研究梁上泉现代叙事诗的类型有助于将梁上泉的诗歌放在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熔汇点上进行审美把握。  相似文献   

12.
女书叙事诗占女书作品的80%,而关于它的研究却相当薄弱。女书叙事诗的叙事特点是题材的广泛性、叙事角度的多样性与女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存。  相似文献   

13.
自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伟大诗人。自居易的诗在当时就发生极大影响,被称为“元和体”而竞相摹仿。他的诗流传很广,“二十年间,禁省、寺观、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特别是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不但歌妓们争着演唱,_由此增价;就是一般人也诵不绝口。白居易死后,宣宗皇帝为他写的悼诗曾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这两篇作品当时流传之广和人民喜爱之深。  相似文献   

14.
从古代诗论来看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古人对诗歌性质和功能的两大基本体认 ,很少论及诗歌叙事的问题 ;从传统的叙事理论来看 ,先秦两汉民歌的内容及表述方式基本上构不成“叙事” ,更谈不到“叙事诗”的问题 ;从纯理论的层面看 ,抒情诗之根在于“极端的共时呈现性” ,叙事诗之根则在于“极端的历时延续性”。整体言之 ,先秦两汉民歌的共时呈现特征十分明显。虽有极少数作品体现为亦此亦彼的中间状态 ,不妨称之为叙事诗 ,但其数量有限 ,不足以构成与抒情 (言志 )之作相对立的种类。而且 ,它们同时又具备抒情 (言志 )之作的特征。因此 ,可以将它们视为一种特殊的抒情 (言志 )诗 ,不必强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5.
评马德俊的长篇叙事诗《穆斯林的彩虹》高文升马德俊教授的叙事长诗《穆斯林的彩虹》(《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是一部优美、悲壮的回族英雄史诗。少数民族叙事诗,一般分为原始史诗、英雄史诗和民间故事诗三类。诗人根据我国西南回族民间关于阿里坡的传说...  相似文献   

16.
冯至因其风格各异的抒情诗、十四行诗、叙事诗及诗歌中特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坛。本文旨在通过对《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寺门之前》等叙事诗在叙事结构、文体形式、诗歌中的精神特质等方面的研究 ,探析其早期叙事诗的现代意义。本文作者认为 ,理解冯至早期的叙事诗是理解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冯至具有杰出的叙事诗的才能,他的叙事诗主要受影响于德国叙事谣曲,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等方面,都与之有着联系,同时,冯至又从霍普特曼的《沉钟》受到启发,在诗中揉进了艺术与爱情既相联系又相矛盾,两者最终都无法实现的悲剧意旨,从艺术上来看,冯至叙事诗令人舒适的长度、剪裁的技巧等也与德国叙事谣曲有着联系。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爱情叙事诗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殉情母题是爱情叙事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情节单元,本文主要从哈萨克爱情叙事诗文本出发,研究其叙事母题并进一步阐明殉情母题背后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既反映了哈萨克先民朴素的自然观和宗教信仰,也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作模式和丰富的内容素材。  相似文献   

19.
一般而论,叙事是以时间为轴心,历时性展开故事流程.中国古代叙事诗则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它往往淡化故事流程的历时性展示而强化场景的共时性呈现,从而遏制了叙述性,加强了抒情意味的传达,呈现出"亚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20.
米克·巴尔是世界知名的符号学与叙述学专家,也是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核心理论家。欧美学界关注巴尔的文化分析理论,不够重视其叙事诗学体系;国内学界重视她的叙述学与叙事理论,对其文化分析思想尚缺乏探讨。这种研究现状源自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间的理论争议。以叙事诗学与叙事批评的二元区分为基础,围绕作为"文化分析"的文艺研究,从理论背景、批评对象、研究主体、阐释方法等方面探讨巴尔的叙事诗学体系,呈现出的是文化制品的本体阐释、描述诗学的方法重构、流动思想的范式转型,以及博物馆叙事的诗学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