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孔子首先从个体的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出发,讨论教育的本质和价值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其他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述。在讨论教育本质问题时,孔子强调由论“学”而论“教”、由重“学”而重“教”。例如,《论语》(本文引用论语只注篇名)中“性”四见、“学”六十四见、“教”七见、“诲”五见,且开篇第一句便讨论“学”和“习”。一位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言行录——《论语》,被其弟子和后学作如是载述和编排,绝非偶然。它反映了在教育究竟应被看作什么、应从何种角度来讨论等重大理论问题上,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一贯观点。  相似文献   

2.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虚舟》一诗的首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历来被释为李白飘然隐逸学道求仙而自比楚狂,嘲笑孔丘。如:《唐诗选》注曰: 在起句中李白自称“楚狂”,并对被唐玄宗尊为文宣王的孔丘直呼其名,予以嘲笑,表现了他敢于蔑视权威的精神。楚狂,从前孔丘到楚国,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李白对孔子的态度,真的是如此不恭吗?我认为从李白的思想、言行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现简说如下。一、李白并非自比楚狂,实以孔丘自比,托孔丘以自伤。楚狂,据《高士传》记载:“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为食。楚昭王时,  相似文献   

3.
孔丘杀少正卯一案,文化革命中被翻弄出来,并说“实有其人”、“实有其事”、“确属信史”,判决孔丘为保守、反动派,少正卯为革新派代表人物。本文认为历史文献记载的这一事件极不可靠。  相似文献   

4.
孔丘的“礼”,为中国历史上一切反动派所竭力鼓吹和维护。叛徒、卖国贼林彪把孔丘的“礼”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并亲笔书写了“礼为四维之首——是政权问题”的黑话。林彪对孔丘的“礼”为什么死死抱住不放?孔丘的“礼”和林彪的“权”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对此加以分析,就会进一步认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加深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精神实质,坚持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相似文献   

5.
孔丘的“礼”,为中国历史上一切反动派所竭力鼓吹和维护。叛徒、卖国贼林彪把孔丘的“礼”奉若神明,顶礼膜拜,并亲笔书写了“礼为四维之首——是政权问题”的黑话。林彪对孔丘的“礼”为什么死死抱住不放?孔丘的“礼”和林彪的“权”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对此加以分析,就会进一步认清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加深理解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  相似文献   

6.
在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春秋末期,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言人孔丘,为了坚持复古倒退的政治路线,竭力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他胡说什么有一个主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的“天”,叫嚷要“畏天命”,企图使奴隶们永远安于奴隶地位,不要触犯奴隶主的统治。孔丘的这一套“天命论”的说教,成为历代反动派搞复辟和维护反动统治的理论基础。叛徒、卖国贼林彪为了要颠复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也拣起了孔丘的“天命论”,大肆鼓吹“天才论”,以此作为他篡党夺权的理论根据。孔丘、林彪的“天命论”、“天才论”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很大,流毒甚广,必须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7.
孔子首侣“有教无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主张,从而使不绝若线的古代文化得到了赓续的机缘。这一点,应是无可置疑的。问题是,不可以囿于对孔子“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等片言只语的理解,而误认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是对学生毫无选择、有求必教。事实上,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是有一定前提的。  相似文献   

8.
在配合“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中,惯于搞影射史学的赵纪彬,秉承其主子的旨意,借“批林批孔”之机,接连向党向社会主义射出三支毒箭:一是对《论语》中“有教无类”提出自己独特的“新”解;二是对孔丘指责少正卯的“五恶”进行了所谓“疏证”;三是“发现”了柳下跖“当面指着鼻子痛骂了孔老二”的“珍贵史料”。这是赵纪彬遵照“四人帮”三箭齐发的黑旨意而射出的赵氏三箭。这赵氏三箭,恶毒攻击我们党的教育制度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为江青提出的所谓“路线斗争的规律”找历史根据;为批“现代大儒”,影射攻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妄图打倒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  相似文献   

9.
孔丘、孟轲、荀况都是儒家的大师,他们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孟轲继承和发展了孔丘创立的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孔孟之道,被尊奉为“亚圣”.至于荀况是否儒家,曾经产生过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法家.但他本人明确以儒家自居,推崇孔丘.汉初司马迁作《史记》也是把孟轲、荀况合传,认为  相似文献   

10.
荀子的《天论》,是一篇重点批判孔丘、孟轲等人的“天命观”的哲学论文。目前,在广泛深入批林批孔,一个批林批孔的运动正在全国掀起之际,读一读荀子的《天论》,了解一下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看看荀子对孔丘、孟轲等人的“天命观”是怎样进行批判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揭露和批判林彪的反动世界观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了解林彪的“天才论”就是来源于孔丘的“天命论”,以便我们更好更深入地批判林彪的反党理论纲领——“天才论”。一、“天”就是自然界春秋战国时期,天命论与反天命论的论争,是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对立,是哲学上两条路线的  相似文献   

11.
墨子教育思想简论王思中墨子出身卑微,精于工艺,善于守城,其思想反映了当时平民阶层──“农与工肆之人”的要求,对“王公大人”奢侈淫靡的生活方式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墨子十分重视教育,注重以收徒授业的方式和上说下教的措施来扩大影响;以其学不厌诲不倦、积极力...  相似文献   

12.
一、“诛卯”无理——“五恶”辨“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孔丘杀害少正卯是早期儒法斗争的尖锐表现之一。“孔丘诛卯”被历代反动派奉为屠杀革新派的“楷模”,如镇压戊戌变法的慈禧太后。“诛卯有理”被历代反动派视为盖棺论定的“铁案”,如人民公敌蒋介石。今天,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把这个旧案端了出来。我们工农兵要驳倒复辟派的口实,推翻反动派的“楷模”,坚决砸烂反革命所盖棺论定的“铁案”,冤要雪,屈要伸,千年旧案要辨明! 孔老二给少正卯定了五大罪名即“五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译成现代话就是:凡了解事务变化并敢铤而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最早的著名教育家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也即“乐于学习”吧,恰好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唯一途径。因为语文寓知识于文学熏陶中,寓道德情操教育于形象和语言的感染中。人生在世,谁不爱文学?谁不爱“乐”?就是一字不识的老农民,在劳  相似文献   

14.
反动思想家孔丘,是个唯心论的先验论者,他一生主张复古和倒退,反对革新和进步,他最先提出世界上有一种所谓“生而知之”的人,叫做“上智”、“圣人”,指的就是奴隶主和奴隶主阶级的吹鼓手象孔丘这样的一流人。孔丘自欺欺人地说:“天生德于予”,就是说,象他这一类人对奴隶们进行罪恶统治的反动本领,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是从娘眙里带来的,他们是“天生”的“圣人”,所以就该“治人”。至于老百姓,那是“民斯为下矣”,是天生的“下愚”和蠢才,永远也不会变得聪明起来,所以该“治于人”,得受奴隶主的奴役。这是颠倒黑白的反动理论,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罪恶统治。  相似文献   

15.
孔丘在政治上顽固地推行“克已复礼”的反动纲领,妄图复辟奴隶制;在思想上遵循一条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并以此为其反动政治路线服务。孔丘的反动哲学一直被反动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流毒极为深广,必须彻底批判。本文主要是批判孔丘的认识论,特别着重批判那些貌似唯物主义而实则唯心主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六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大好形势下,伟大领袖毛主席横渡长江,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这首无比瑰丽的诗篇。在这首词里,毛主席不仅阐明了“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的伟大真理,鼓励人们在大风大浪里进行斗争,也深刻批判了反动阶级的“圣人”——孔丘。 在《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词里,毛主席抒发了自己的伟大的胸怀后,把孔丘的话信手拈来,做为上阕的结尾,不仅阐明了一条深刻的哲理,也是对孔丘的讽刺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义利之辨,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先秦诸子的大辩论中,就包括了各种义利观的交锋。其中,韩非以其尖锐、深刻、透辟的见解独树一帜,值得研究。一在韩非之前,对义利关系发表过权威性见解的学派,当推儒、墨、法几家。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是主张重义轻利的。孔丘就主张:“见利思义”,“子罕言利”,认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孟轲也主张“何必曰利”,认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思想路线是一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孔丘为了复辟奴隶制,把“天命论”以及由此产生的“生而知之”说,作为他搞复辟的理论基础,为他“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服务。林彪为了“克己复礼”、复辟资本主义,鼓吹孔丘的“天命论”,提出了唯心论的“天才论”,作为反党的理论纲领,也是为他的反革命复辟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林彪的“天才论”来自孔丘的“天命论”。“天才论”和“天命论”一样,都是没落反动的剥削阶级的世界观,都是搞倒退,搞复辟的反革命理论。揭露和批判这一反动谬论,就能更加深刻地认清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巩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文献学是一门新建立的学科,其间有待研究探讨的问题颇多。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琐碎的探讨,以求教于读者。一、什么是文献?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论语,八佾》引孔丘的话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宋代朱熹注解说:“文,典籍也;献,贤也。”(《四书集注》)汉、宋学者对此作注时,大都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辞海》中说:“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就是指朱熹等人原来的解释。“贤”是指“贤者”、“贤人”,即故旧耆老的言论。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段语录,探其原意,实质是谈“学”与“仕”的关系。在“十年浩劫”中,把子夏这一言论指之为“集中地概括了孔丘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并上挂下联,口诛笔伐,“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假令孔子有幸健在,他是要求给予平反的。当然,作为孔子的文学高徒——子夏的言论,也可能师承了孔子的思想,因为《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里的“野人”是指在野的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