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学儒教一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学既是一种学说,又是一种宗教。儒学与儒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有关儒学儒教的争论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从其学的方面,儒学丰富和锻炼了中华民族的抽象思维,形成了中国的主流哲学。从其教的方面,儒教对普通中国百姓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道德上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今天对儒学的继承,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形成儒学的道德金律。  相似文献   

2.
制度化儒学的解体与现代新儒学的困境,促进了大陆新儒学的兴起,推动了儒学复兴思潮的出现。鉴于现代新儒家存在理论偏误,蒋庆提出政治儒学的理论构想,主张儒学的再度政治化,进而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受到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启迪,黄玉顺倡导生活儒学的体系构架,尝试回归生活本源重建儒家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通过对传统儒学进行正本清源的疏解,李承贵认为人文儒学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应将其确立为儒学的本体形态。反思当前儒学的复兴,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明确儒学的现代价值,二是厘清儒学复兴的可能面向。  相似文献   

3.
在中日两国学术界中,关于儒学还是儒教的论说由来已久。从"儒学"的原始形态来说,"儒学"并不是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宗教;从"儒学"的展开历史看,中国儒家学说的主流从来没有成为如西方现代"Religion"那样意义上的宗教。把儒学称为"儒教"的表象之下,反映了对西方文化受容的变异。中日两国虽然都用"儒教"一词,但是在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有着两国近代史化过程中社会对待宗教不同态度的痕迹,存在相互认知上的错位。正确认识儒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经由宏观的对比,环绕台湾现代化进程做一哲学反思,并由此阐述由“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始儒家、新儒家与当代新儒家皆有其恒定不变的道德实践要求,他们都是儒家。台湾虽为移民之地,但这三四百年来由于先圣先哲的努力,勤耕勤垦,台湾已然是一文化再育的母土,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灵根再植,当代新儒学也因此有进一步的创获。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新儒学伴随着其他的文化机制,对台湾现代化进程起着一定的调节性作用。进到新的世纪,文明对话的要求呼声渐起,当代新儒学在国际哲学脉络中有着进一步可能的瞻望。就在这个过程中,已悄然迈向了后新儒学,既隐含着转折、回返,也有着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 96年台湾制造业工商普查资料 ,完成其损益表结构的新儒学逻辑的考察 ,计有十二点重要发现 ;并对企业损益表各项经营活动的新儒学阴阳观的有关观点 ,也一一给以定性确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儒学在中国本土回归、复兴,除了学术研究极为繁荣之外,更在两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一为立地的面向,二为顶天的面向。前者为大众或民间儒学在各地的城市社区、企业与乡村落地生根,很有生命力,老百姓有了受用。儒学重新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耳濡目染,其精神价值慢慢地内在化,重新化为中国人的内在的心灵。后者为学者们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儒学史,更是用心创建了自己的儒学系统,如李泽厚、汤一介、张立文、蒙培元、牟钟鉴、陈来等学者的新思考与新建构。他们面对时代问题的挑战,融合中西,以儒学为主,构建了新的哲学体系,极有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既往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法研究所积淀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国别经济法律制度的本土性与经济法部门和知识谱系的普适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作为切入点,借助一个学术个案——转型(轨)经济法——的回顾性研究,阐明了本土性与普适性在经济法语境中的具体理解和运用,分析了在本土性与普适性两个层面上,中国经济法研究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辨析和指出了其中一些流行的、貌似真理的理论迷思。最后,从本土性的中国经济法与普适性的世界经济法相协调的角度,对中国经济法研究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初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台湾儒学的社会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儒学应该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来自本土的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运动,不是外来文化的移植,而是自我文化更新与改造运动,强烈地关怀现代社会的生存环境,努力地避开自身失调与外力冲击的困境,开显出台湾儒学的文化理想与实现之路.台湾儒学在社会关怀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不少外在的挑战,自身要具备强大自我实现的文化能量.文章提出了四个挑战方向,即"以边陲对抗核心"、"以释放对抗虚假"、"以运动对抗宰制"、"以创新对抗怀旧"等实践方法,以有效对治现实社会的大众化、庸俗化与功利化的文明走向.台湾儒学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教养运动,且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具体的行动策略,不断地推陈出新,能因时制宜与随事变通,是立足于本土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9.
1895年5月下旬,在甲午战争中完全失败的清政府被迫依照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开始履行将宝岛台湾主权移交给日本侵略者的手续。在日军即将登陆,台岛面临沦陷,台湾人民将失去祖国护佑的生死存亡时刻,以抗法民族英雄刘永福为代表的一部分驻守在台湾的清朝地方官员和清军将领拒绝内渡大陆,率领台湾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抗日保岛运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强敌面前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甘屈服、英勇无畏的伟大民族精神,重挫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阻滞和延缓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化进程,为祖国最终在1945年收回台湾主权创造了重要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儒学复兴运动在中国大陆的兴起已经成为事实。基于现代新儒家致思方向之偏误,蒋庆主张儒学制度化,走"政治儒学"之路,并对其发展脉络、基本特征与历史形态作了深入研究。作为当前儒学复兴思潮之一种,"政治儒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儒学研究路向的新展开。不过,总的看来,"政治儒学"学理上不够圆通,也没有现实可能性,并非...  相似文献   

11.
清朝在统一台湾后,为了消除明郑时期的反清思想,致力于提倡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利于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朱子学,以达到移风易俗、巩固清朝在台湾统治的目的。在朝廷倡导和闽台官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学校教育,朱子学迅速在福建得到复兴并向台湾传播,在康熙至乾隆时期成为台湾儒学的主流,并对台湾社会文化和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教育急需儒学的普及,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及相关政府的支持下,出现了学校、学会、学堂、书院、政府等等普及形式。但是由于儒学普及的合法性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其体制性问题、系统性问题、科学性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当前需要使儒学普及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争取进行正规教育体系,争取各级政府的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哲学家安靖如的政治哲学"进步儒学",基于"有本的全球哲学"观念,在"伦理—礼—法"或"德性—礼—政治"的模式中凸显礼的重大意义,以联接儒家传统和现代价值,是富于创造性的。然而,"有本的全球哲学"的思想方法毕竟属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本—末"、"体—用"、"形上—形下"的思维方式,礼是沟通形上之"本"与形下之"末"的中介,尽管探及儒学之"本",但未溯及儒学之"源"。此外,他关于生活儒学先有对现象学的信奉、并以此为基础来综合改造儒学的判断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历时30年,对这30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研究脉络的发展流变对跨入第四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研究思维从封闭到开放都是大陆研究界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之结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台湾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加以概括,再现其思索探讨历程,以期为下代学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台湾学界评祖国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对台湾文学的研究起步迄今已20多年,台湾学界始终关注着祖国大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批评文章.诸多分歧的视角,展现了两岸学界因相隔所凸显的不同的政治文化想象,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的差异.通过对台湾学者的学理叙述位移的考察,一方面可以展现出两岸学界学术风格的多维向度,繁富的思想内涵和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学界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陆与台湾著作权法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著作权法各自在施行若干年后,均面临迫切的修正和改进要求。本文对两岸著作权法在著作权的权属,客体及其保护范围,著作权的主要内容,著作权的限制,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相应指出其差异及优缺点,以期对两地著作权立法的相互借鉴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金代儒学发展至金末,曾出现过一股旨在重建思想秩序和重估儒学价值的思潮。关于金末儒学该如何定位,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在金末儒学那里,确有汉唐儒学的底色,有苏学与程学的遗存,也有与南宋理学的碰撞,但其主体性质乃在于经由文辞追求而治道这一宏观设计。总体而言,金末儒学与程朱理学显然异趣,在价值诉求与表现形式等层面更接近于唐宋两代古文运动。  相似文献   

18.
儒学是否宗教、有无宗教性是一个长期争论的历史性问题。由利玛窦来华传教开其端,中经康有为创立孔教会提倡尊孔读经,20世纪中叶得以较大程度地展开,70年代后期又掀起新的高潮。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学者们大都从儒学的某个侧面与他们所理解的"宗教"在某种意义上的不同点或相似性来说明儒学的性质,因此还有必要进一步从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重新界定宗教,从儒学发展过程内部去寻求儒学和宗教关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大陆对台湾投资的磁吸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各界认为,大陆已对台湾产生了很大的磁吸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大陆庞大且商机无限的市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货优价廉;丰沛的科技人才资源;低廉的生产成本;广阔的生产基地和优越的投资环境.这些作用引发了台商投资大陆的几个重要变化产业投资趋向高级化;产业投资层次提升;产业投资大陆已进入收获期;台资企业人力重组大陆本土化加深;台商企业就地采购比重加大和台商西进大陆投资带动了移民风潮.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大陆的台湾女性文学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二十年来这一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的梳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成两个时期)即研究格局的初建(1980-1989)与研究层面的深入(1990至今),对大陆有关方面的工作加以评价分析和概括总结,以求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