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宪法危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9日,无论对法国还是欧洲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法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荷兰又在6月1日投出了否决票。这一结果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不仅震撼了法国、荷兰,而且波及整个欧洲。这部注定命运多舛的《欧盟宪法条约》签字半年后的时间里便遇到了大麻烦。现在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宪法要想在2006年11月1日生效已经不可能。6月16日的欧盟峰会决定,延长《欧盟宪法条约》的最后批准期限至2007年,而且欧盟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批准欧宪条约。现在不能肯定的是:这部欧盟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是否已经夭折?  相似文献   

2.
欧盟大事记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与西德六国签署《巴黎协定》,创建欧洲煤钢联营。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建立作为“共同市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3.
随着法国、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先后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否决了历经3年艰苦谈判才出台的《欧盟宪法条约》,关于“大欧洲”何去何从的争论,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50年来,欧洲在一体化之路上建立了一座座里程碑,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和坎坷。50年后的今天,欧盟表现出了逐渐成熟后的淡定和从容,可谓“五十而知天命”。当然,耀眼的成就掩饰不了存在的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欧洲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胜任。在《罗马条约》签署之后又走过50年联合之路的欧洲,如何带着‘知天命’后的成熟走向下一个里程碑,成为世人今后关注的重点?”河南江越  相似文献   

5.
多角世界     
俄罗斯与北约“亲密接触” 5月下旬,世界目光聚焦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俄罗斯展开新一轮的关系调整,努力实现从对手到伙伴的转变。作为欧洲之行的一站,美国总统布什22日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为期4天的首次正式访问。布什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俄总统普京签署了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和俄美建立新型战略关系的宣言。两位领导人称这次会晤“具有历史性意义”,“彻底埋葬了冷战遗物”,开创美俄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紧接着,5月28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上,俄总统普京与北约19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共同签署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声明》,标志着俄罗斯与北约的新型关系,即“20机制”正式启动,为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基础。美国总统布什表示,新机制建立后,“曾是两个对手的北约和俄罗斯现在已经成为伙伴”,北约秘书长罗  相似文献   

6.
欧盟东扩一年来,反对欧洲一体化的论调和对新欧洲宪法的质疑往往成了头条新闻。然而,在政治和制度的争论之外的现实情况是,日益开放的欧洲边界正在悄然建构着“欧洲人”的身份。越来越多的欧洲年轻一代穿梭于欧洲各国进行学习、工作和约会。与他们那些在民族国家成长起来的父辈们不同的是,这些青年人使用着多种语言,接受着多样性的文化。2001年《时代》杂志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绝大多数的欧盟公民  相似文献   

7.
欧盟领导人就《欧盟改革条约》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达成一致,意味着欧盟走出了2005年以来法国和荷兰否决欧盟宪法所引发的政治僵局和信心危机。欧盟成员开始聚焦在新的博弈起跑线上,调整步伐,正视和应对欧盟第五次扩大的后续效应及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欧盟大事记 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与西德六国签署《巴黎协定》,创建欧洲煤钢联营.  相似文献   

9.
共同外交:一体化的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共同外交建设的历程表明,共同外交形成的过程虽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也将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欧洲的政治一体化终会在一个接一个的危机中继续推向深入。在不断的利益分歧与妥协中,欧盟终究会实现宪法条约中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目标,成为举世瞩目的真正的战略一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1日第三届东亚峰会在新加坡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东盟10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国领导人共同出席,本次东亚峰会讨论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问题,体现了东亚共同促进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设一个和谐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东亚的努力。为此,这次峰会签署并发表了《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在《新加坡宣言》中,16国领导人承诺:加强在气候变化、能源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紧密军事合作关系的形成与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良好交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边倒”政策、共同安全利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得两国在“蜜月期”加强军事联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入盟”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中东欧10国已经在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将在2007年加入欧盟的时候,土耳其却仍然需要等待。尽管1963年欧洲共同体就与土耳其签署了《安卡拉条约》,授予其联系会员国资格,1987年土耳其也提交了入盟申请,但迄今为止,40多年过去了,土耳其却迟迟未能跨入欧共体/欧盟的大门,仅仅得到今年10月开启入盟正式谈判的许诺。到底是什么原因长期阻碍着土耳其加入欧盟?又是什么原因推动着土耳其为之不懈地奋斗呢?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邮报》的著名记者雷德(T·R·Reid)在其《欧洲联邦:新的超级强权将终结美国的霸主地位》一书中,评论说欧盟正崛起成为一个新的超级强权,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挑战美国的霸权,并将终结美国的霸主地位。谈及欧盟的发展,作者指出“美国人一直忽视欧洲的变革,一直在漠然地拒绝承认欧洲的变革成果。”他坦白承认在欧洲特别是在巴黎,许多人认为欧盟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平衡力量”或“均等势力”。甚至英国首相布莱尔也表示“由于一超独霸的世界本质上并不稳定,我们正在打造一个新的超级强权”。书中写道,全球最大的发动机--中国如今与欧盟的关系似乎好过与美国的关系,对全球势力均衡起到重大作用。欧盟在积极地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21日凌晨,德国外长菲舍尔、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和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应伊朗政府邀请,先后抵达德黑兰,就劝说伊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附加议定书一事做最后的外交努力。在三国外长与伊朗哈塔米总统等高级领导人进行了数小时的紧急磋商后,伊朗向外界宣布同意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更加  相似文献   

15.
廖卓娴 《老年人》2005,(10):8-9
2005年9月5日,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与欧盟自1998年确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以来的第八次年度对话。时值中欧建交30周年,这次峰会别具意义,令国际社会瞩目。世界格局,风云变幻。30年来,中欧关系历经曲折,但总的是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可以说,现在的中欧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已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期。10年前,也就是1995年,欧盟通过了《欧盟与中国关系长期政策》、《欧盟对华新战略》和《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等对华政策重要文件,指出“欧洲同中国的关系必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包括亚洲和全球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的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中,柏林绝对是较不起眼的一个。在一百年前左右,若是有人要游历欧洲,柏林绝对不在考虑之列。原因很好理解:它既不如雅典、罗马般历史悠久,又不及巴黎、伦敦般文化璀璨,就连风景,也远远不及与之毗邻的维也纳、布达佩斯。柏林成为欧洲名城,是到了20世纪才实现的事,而使之瞩目的,并不是文学或艺术的勃兴,而是战争、“共产世界”孤岛以及德国分裂与统一的叵测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最终爆发将欧美分歧引向极致,美国外交部长拉姆菲尔德讥讽法德两国代表了“老欧洲”。这一言论引起欧洲人的极大愤慨。大西洋两岸都在反思:法德所代表和引领的欧洲与世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到底是谁“老了”?巴黎第一大学石佳友在《欧洲研究》2005年第1期中援引美国情报理事会前副主席弗勒的分析和结论:不是法德,恰恰是美国代表着陈旧的观念和行事方式。真正代表“新欧洲”的只能是法德。因为这两个大国成功地翻过历经5个多世纪的战争——尤其是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的历史,它们还创造了共同的货币欧元,制定了跨疆…  相似文献   

18.
促进青年发展一直是欧洲发展领域的优先事项。欧洲青年战略是欧洲青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蕴含着欧洲对青年做出的发展承诺。文章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青年战略,依次分析其历史演变、政策框架和发展走向。历经70余年,当代欧洲已形成由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分别自主建构并实施的两种青年战略范式。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在青年事务的处置上呈现从“双轨并行”到“一体协作”的行动逻辑,其政策框架具有外在形式的趋同与内在逻辑的差异。当前,欧洲期望构建青年战略的“欧洲标准”,但同时面临青年领域“熵增”难题的治理困境。欧洲青年战略的整体图景对我国青年战略的推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谟拉比法典是由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的第六个国王汉谟拉比颁布而得名的。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语,意思是“伟大的主人”,“伟大的先生”。汉谟拉比国王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结束了古代两河流域各王国纷争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古巴比伦王国。他颁布的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比欧洲文明的支柱之一罗马法典至少要早几百年问世,距今约有三千七百年的历史。它的问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宝库里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法、德两国领导人更替后,欧洲同美国的关系恢复到伊拉克战争之前的状态,但是欧盟主要大国及欧盟本身对中东北非地区的政策仍不同于美国。2003年以来,该地区一系列事件发生后,欧盟及欧洲各大国决策者和学者对以往的政策做出评估或修改:比以往更强调坚持长期的经济发展政策;由下而上改变政权结构;推动中东北非国家进入国际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及保障人身安全等,从而达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