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修芬 《职业》2022,(8):65-67
工匠精神是珍贵的精神品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蓬勃动力.培养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长期培育.本文结合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对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平建雄 《职业》2016,(18):21-22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要重塑工匠精神。技工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对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探讨,以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使工匠精神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3.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4.
张建锋 《职业》2023,(14):47-49
新时代,工匠精神赋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本文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为逻辑起点,梳理和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与路径。主要包括:耳濡目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唤醒,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生力量;产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学结合平台;锻造创新能力,培育德技双馨人才。  相似文献   

5.
韩德敏 《职业》2016,(31):47-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企业渴求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人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门为企业培养技工的技工院校就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阐述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岳 《职业》2017,(1):40-41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工匠精神"有哪些内涵?在如今这个时代,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呢?  相似文献   

7.
刘静 《职业》2017,(16):40-41
在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要传承,而对于那些"以技走天下"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工匠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提出,利用工匠精神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操守,有助于学生在职业道路上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8.
孔凡宝 《职业》2017,(13):46-47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有些院校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主要就是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尽快转变只重技能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雅雯 《职业》2022,(3):52-54
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索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和方法一直是各学校最关注的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非一时训练而成,并且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专业实践教师、工厂师傅的责任,而且需要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协同培育,本文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阐述在文化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工匠精神,以期提升学生整体...  相似文献   

10.
焦旭伟 《职业》2016,(29):50-52
工匠精神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但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单方使然,需要多方配合.教师集体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教育概念,对于构建多方配合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教师集体的要义出发,探讨了技工院校基于教师集体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郭国强 《职业》2017,(25):48-50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孙伟 《职业》2020,(13):25-27
技工院校学生应当积极践行并弘扬工匠精神。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意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所需因素。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训练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等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切实将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3.
李黄珍  靳静  朱子韬 《职业》2016,(25):4-5
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极致和完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作为交通类的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之外,特别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深知,培养合格的工匠要促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芦玉锁 《职业》2020,(10):73-74
技工院校开设工匠精神教育课非常必要,仅仅在课堂讲解是不够的.本文分析提出,要联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际,帮助引导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5.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晓丽 《职业》2017,(4):99-1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质、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财会专业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社会的需要,同时符合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刘海 《职业》2017,(15):100-101
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和匠人,更需着力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是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育内容有较强的契合度,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全面融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实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切实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的目的.本文就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的意义、内容、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文维 《职业》2023,(13):13-15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注重高职学生高质量培养,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求。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他的职教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其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也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本文主要阐述了黄炎培职教思想与工匠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了我国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探索了黄炎培职教思想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宋波 《职业》2016,(3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技工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者,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品牌技能人才.本文对教师应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林勤 《职业》2017,(21):39-41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种值得弘扬与培养的价值观,而技校语文课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思考,尝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契合技工教育的发展新理念,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