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收益和影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而当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滞后于制造业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理念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制造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使高职院校机电专业适应高职教育强化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以之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推动机电专业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为重点的专业改革,笔者和同事组成调查组到企业进行调研工作,从了解本专业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培养要求入手,了解各企业实际生产的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调查、研究、分析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从而促使该专业高职教育及教学改革缩小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距离,为教学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永奇 《职业》2016,(28):122-123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人才的需求也成爆发式增长.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控制专业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设备维护、工程检修、系统改造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越来越制约该专业的发展.本着"培养合格的地特铁机电设备专业服务人才"的专业宗旨,本文从专业发展的现状到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实训体系的建设,就城市轨道交通机电专业的发展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独立院校的办学目标和任务,随着我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加快,高校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减小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效果的偏差已变得十分重要.机电传动控制作为机械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与职业应用直接接轨,如何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精神和职业素养,改变学生上课被动接受、学习兴趣低的现状是本门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杨晖  张佑青  欧阳元东 《职业》2017,(22):82-83
东莞"机器换人"使制造业大步向"智能制造"迈进,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本文以东莞理工学校为例,阐述"机器换人"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东莞理工学校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试图从知识结构和岗位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技工学校教育的职业性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特点,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必须做到: 一、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1)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与技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要相适应,实行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有企业生产车间一线工作和管理经验、了解企业需求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7.
韩玥霆 《职业》2023,(15):50-52
根据市场模具类企业的用人需求,本文以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分析了技工院校模具制造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部门编制的模具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方案,阐述了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步骤和方法,并进行了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有三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国家重点技师学院,是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已连续开办机电大专班20多年,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现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和广东省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对数控高技能人才的急切需求,以<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为指导,结合我校专业结构特点和生源结构特点,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有关数控专业领域高级工--预备技师连读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洪彬 《职业》2013,(26):139-139
针对机电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偏重机械,或偏重电气的问题,研究机电专业技师培养如何将二者更好地结合。使学校培养的技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要求。本文通过典型课题分析,探讨机电一体化专业技师提高综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陈琪  伍倪燕  廖璘志 《职业》2016,(29):68-69
国家高职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的专业运行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最终形成了"校企共同驱动、共建共育共管"的专业运行机制,希望能为工科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汽车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究竞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高效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成为有关学校、教师深刻反思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淄博交通技工学校经过全面的企业调研,针对汽车维修机电不分家的现状,确定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对象主要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并进行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杨根莲 《职业》2017,(30):69-70
本文介绍了"课岗证赛"融合的课程体系内涵,并就如何构建"课岗证赛"融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适应现代企业对"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善合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3.
苏和堂 《职业》2016,(3):28-29
本文以中德合作工业机械专业BSH项目为例,通过基于德国"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提出实施校企合作"双元制"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职业院校生源的质量和规模问题,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改变,有利于与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接轨,有利于解决校企不衔接问题,有利于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丽 《职业》2016,(3):80-81
电工基础课是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数控技术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必须了解的一门电工基础知识的课程.此门课程内容较多,实践性较强,特别是针对于中职类学生普遍比较难以接受,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在该课程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体现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尹忠祥 《职业》2020,(9):77-78
精细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中职机电专业实训课堂与企业相同,可以通过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投入最小的教育资源,产生最佳的教学实践效果,达到培养机电专业实用型人才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中职机电专业实训课堂精细化管理的分析,阐述如何投入最小的教学成本实现中职机电专业实训课的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但是在世界上的制造业名企中鲜有我国企业.2014年12月,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争取在2025年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这对技校数控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技校数控加工实训现状,以期探索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宋斌  倪士勇  宋新华 《职业》2016,(23):46-47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技术专业主干课程"飞机钣金手工成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运用多种考核方法,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航空企业培养专业对口、岗位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丽 《职业》2012,(14):54-55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从多方位、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集加工、调试、安装、维修等技能于一‘体的模具钳工人才,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9.
魏新红 《职业》2022,(2):35-37
"三教"(教材、教法、教师)改革是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三教"改革中各个要素的匹配程度,对建设高水平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采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开设示范公开课等措施,建设高水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金娟 《职业》2008,(33):27-28
<正>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同年常州市教育局启动了机电技术应用、烹饪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三个试点专业的课程改革。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常州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