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颇为丰富,可从诗中建构的女性世界中去读取李贺的女性观.其女性观由三"体"合成,即感情共通之载体、情爱渴念之载体和理想生命之载体.女性成为他抒发复杂情感的理想载体,从中可以体察李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一种认可.  相似文献   

2.
关汉卿的"烟花情结",根植于他与礼教相背离的思想观念,释放在其反映边缘女性生存状态的"烟花粉黛戏"中.他将女性从"零落风尘,积怨难诉"的古旧形象中解放出来,使她们焕发了真实鲜活的人性色彩;在与男性的对比中,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负重不屈与坚韧顽强.在其对女性进行再认识和价值重估的过程中促成了他对女性的发现--将女性作为一种独立性别存在来看待,这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朱巧英 《南都学坛》2009,29(4):50-51
"美在生命"是沈从文的艺术观。信仰生命、探索生命、讴歌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基本主题。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基本有乡村女性(主要是湘西女性)和都市女性两种。湘西女性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她们在原始自在的生命形态中展示出自由舒展的生命活力和对美与爱的炽热追求,在自在、蒙昧的生命形态中昭示着生命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文学论坛中颇具颠覆型的革命.它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文学史,文学现象以及经典作家和作品,揭示了文学领域中想来被忽略的层面.论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分析了毛姆«人生的枷锁«中几个与主人公菲力蒲有重要关系的女性包括凯丽伯母、米尔锥以及萨拉.她们分别代表了毛姆心目中女性的三种形象--可悲的"天使"、"女恶魔"和理想女性.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出分析,以至重新的阐释,发掘小说中毛姆含而不露女性观.  相似文献   

5.
“天使”形象是典律文本中传统男性作家所创造的理想女性形象 ,它体现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即被边缘化的女性应心甘情愿地接受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各种社会角色。“天使”的颠覆与女性形象的重构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为女作家写作的首要目标。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女作家对“天使”形象的颠覆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她们塑造不同的女性文本形象与之抗衡。澳大利亚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揭示不同时期的女作家在颠覆“天使”形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金庸是武侠小说大家,被世人称为大侠,他笔下的人物如诗如画、富于浪漫色彩,尤其是女性形象更别有一番情志,她们不仅具备外在形象美,更富含内在精神美;高阳小说《胡雪岩》中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们纯真善良、精明干练。但二人都是出于男性的欣赏角度来写女性的,是一种纯粹观赏性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女性作为两性之一,其生存一直是作家关注的重点。张抗抗在其代表作《作女》中,敏感地捕捉到正在生活中迅速崛起的新的女性群体,并将之转化为新的文学形象,以"作"概括她们行为的同时,颠覆了它原本的含义,在一个依然是"男权中心"的社会,将女性的"性别优势"展示得淋漓尽致,再现了都市白领的生存现状及理想蓝图。文章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对比小说和现实中的女性形象,探索都市女性生存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晚清以国民改造为目的的新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大量与传统小说女性迥异的"女豪杰"形象.这类女性为救国救民崇尚革命暴力,甚至抛弃贞操、家庭、情欲,泯灭其性别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想像性.此种"女豪杰"形象不仅表达了晚清先进知识分子希望女子能够和男子一样肩负起天下兴亡之重任的迫切要求,更为引人深思的是,"女豪杰"这类理想女性,开启了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女性想像的雄化叙事.这种文学叙事昭示出中国妇女的自由独立解放并非是一种平等人权意义上的个体人性权利的获得,而是从属于救国大业的、与国家的独立解放密切相关的集体意义上的自由独立.  相似文献   

9.
论新感觉派文本的"尤物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感觉派作家借助以物化修辞和妖魔化倾向为特征的"尤物叙事",拟想出一批具有现代品质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构筑了充满悖论的两性关系,她们既是作者笔下被物化、魔化的对象,又对文本中的男性构成支配性力量。形成这种悖论关系的深层原因来自"尤物叙事"中"女性-城市"潜在的互为隐喻。其中不但体现了叙述人的性别身分,更体现出特定历史环境中作家对都市现代化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0.
宁瀛的《无穷动》在大众媒体和学术领域掀起了有关"女权"和"女性主义"的大讨论,影片透视出一种"女性主义"的文化现象,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反映。片中的人物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她们代表的是当下成熟的知识女性鲜活的生命个体。在女人无穷动的欲望背后,隐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无穷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