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更直接方便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媒体影响下的优势、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体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之中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1]。通过论述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谈新媒体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分析新媒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传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占领了广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年轻一代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新媒体在方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对依托农大百年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依托农大百年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行研究,并对依托农大百年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提高社会大众的思想状态、创造舒适的文化环境、利用载体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利用新媒体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五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其内在逻辑,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手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利用并发挥好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探索相关的路径,以便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的媒体形态得到了空前发展,新媒体使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丰富、更具自主性。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的影响分析,从新媒体环境下在教育中融入德育元素,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树立开放性和个性化教育理念,拓展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立身之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囊括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德,因此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长效机制,正是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艰难环节,加强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问题入手,对新媒体视阈下艺术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短视频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起着重要作用,对青年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推动短视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其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是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之举,是短视频在全媒体时代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时之需。解决短视频碎片化、娱乐化、去中心化、同质化与青年价值观形成之间内在矛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视频内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创作模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传播方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评价机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作用,真正实现网络短视频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9.
伴随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青年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多样思维,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起着内化影响,但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其虚拟性、工具性易使青年产生价值主体化思想。本文主要探究新媒体在青年群体中利弊之处,并探索通过新媒体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采取"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能增强教育实效性路径,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我国立足的根本。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若无正确的引导,易产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对于个体的人生和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怀疑。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学生骨干入手,起到风向和标杆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接力使力"弘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重塑大学生的评判体系和价值信仰。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当下,大量繁杂的网络信息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有鉴于此,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在分析新媒体带来的双重影响上寻求培育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以时尚潮流、高科技等商业包装形式持续地向大学生灌输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国内官方、高校争夺话语权,形成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大学生追求公平正义、诚信不欺的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居于中心地位。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维护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理性引导,推进问政制度建设;发挥情感动员的积极影响,推进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良性发展,这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新部署,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  相似文献   

14.
孙国娇  张宪辉 《现代交际》2014,(11):209-210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研究、分析、摸索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新媒体的优良传播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调适、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建设性构想,以期建设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良好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以时尚潮流、高科技等商业包装形式持续地向大学生灌输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与国内官方、高校争夺话语权,形成对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大学生追求公平正义、诚信不欺的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居于中心地位。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维护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理性引导,推进问政制度建设;发挥情感动员的积极影响,推进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良性发展,这是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而美术欣赏的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本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探究提高技校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部民族大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西部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期对引导其领悟核心价值观、同心共筑中国梦有些许贡献,对于扎实推进十八大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旻瑶 《公关世界》2022,(4):138-139
本文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引导方式、融入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渗透、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途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明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从思想基础、内容及其特点、实现方式四个方面说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的联系和区别.并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追求的自由才是符合我国历史和国情的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冯景山 《职业》2020,(2):53-54
高校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敏感地带,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校辅导员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利用新媒体引领青年,牢牢掌控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本文探究了新媒体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