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3.
焦旭伟 《职业》2016,(29):50-52
工匠精神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但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单方使然,需要多方配合.教师集体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教育概念,对于构建多方配合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教师集体的要义出发,探讨了技工院校基于教师集体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秦修芬 《职业》2022,(8):65-67
工匠精神是珍贵的精神品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蓬勃动力.培养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长期培育.本文结合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对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孔凡宝 《职业》2017,(13):46-47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有些院校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主要就是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尽快转变只重技能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伟 《职业》2020,(13):25-27
技工院校学生应当积极践行并弘扬工匠精神。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意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所需因素。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训练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等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切实将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7.
孙学武 《职业》2017,(12):19-20
21世纪的当下,培养大国工匠、弘扬金牌工匠精神已成为技工院校的时代使命."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工业2.0标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呼声,既是国家对蓝领人才培养现实要求,也是有着丰富办学历史的技工院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怎样将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为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金牌工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我们必须梳理和践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汽车人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开展以赛促教,加快大赛成果转化步伐,将工匠精神与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联系起来,开辟出有技工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欣欣 《职业》2017,(18):29-30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专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理念.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承担者,应该在工匠精神的内涵建设方面多加努力.本文以多媒体制作平面设计专业为例,在工匠精神的内涵、专业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琳 《职业》2017,(6):105-106
近期,"工匠精神"的提出将技工院校德育的重要性推到了新的高度,工匠精神离不开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的道德基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沈海龙 《职业》2021,(4):26-27
技工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是大国工匠的摇篮,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而技工院校教科研工作的水平与教学质量紧密相关.本文就如何提高技工院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工作水平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平建雄 《职业》2016,(18):21-22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要重塑工匠精神。技工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对技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途径加以探讨,以促进技工教育的发展,使工匠精神得到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思考与探讨.技工学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社会转型的需要,是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实现技校生的人生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建锋 《职业》2023,(14):47-49
新时代,工匠精神赋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本文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为逻辑起点,梳理和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与路径。主要包括:耳濡目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唤醒,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生力量;产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学结合平台;锻造创新能力,培育德技双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潘子超 《职业》2017,(27):12-13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工匠精神,一夜之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词,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倡导工匠精神.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技工院校,更是首当其冲地成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典范.可是,部分技工院校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庸俗化、浅表化的问题,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止步于功利性的价值指标.对此,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院长王建军认为:"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不在于学校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课堂上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使学生既能够在技能训练中涵养匠心,同时又能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磨砺技艺,达到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的统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出新时代的中国工匠."  相似文献   

15.
韩德敏 《职业》2016,(31):47-49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今天,企业渴求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工人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门为企业培养技工的技工院校就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要,要高度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在课程体系中渗透基本职业素养的教育与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特点,阐述了学生职业素养训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郭国强 《职业》2017,(25):48-50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17.
林勤 《职业》2017,(21):39-41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种值得弘扬与培养的价值观,而技校语文课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思考,尝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契合技工教育的发展新理念,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8.
王京红 《职业》2023,(8):54-57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现状与不足,阐述了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的职责,本文以长治技师学院工匠精神育人网络构建为例,通过长治技师学院构建主题课程,立工匠卓越之魂;技能榜样引领,铸工匠敬业之心;校企产教融合,塑工匠职业之形;营造文化环境,创工匠成长之境这四个维度,尝试探寻一条技工院校将工匠精神育人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岳 《职业》2017,(1):40-41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工匠精神"有哪些内涵?在如今这个时代,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