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出发,探讨将语法隐喻应用于汉英互译。作者对比分析了一些一致式和非一致式的语料,得出将汉语过程隐喻化是汉英翻译的有效策略之一,以其为译文的合适表达提供参考依据,加强读者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为汉英翻译实践带来一些思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旅游翻译是旅游专业和行业在旅游活动中进行的一项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本文立足于语用翻译,运用关联顺应理论对汉英旅游翻译进行研究,分析旅游翻译过程,探讨旅游翻译错误,提出旅游翻译策略,为汉英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对商务翻译的需求愈加旺盛,急需提高翻译学习者的实战能力。目前中韩商务翻译方面鲜有利用真实翻译语料进行的实证研究。以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韩商务互译作业作为中介语语料,根据错误分析理论和英汉翻译错误分类,制定出适合本研究的分类法。对翻译错误进行量化分析,发现直译、标点错误、漏译是共性问题,中译韩和韩译中的主要错误分别是语法和术语错误。由此提出建立平行语料库、加强语法学习、规范书写、培养严谨态度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是英语国家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它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概括人们各个方面的体验及经验教训。汉英民族都有包含极为丰富文化的习语,由于潜在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联想的不同,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有着不可避免的困难。因此,它是语言文化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产,是词汇海洋中绚丽多彩的瑰宝。文中试图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几个方面谈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与汉语间的互译越来越频繁,但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生一些翻译笑话,导致文不对题或是翻译错误,这都导致我国学生在观看英文原著或电影时走进某些误区。要是两种语言互译准确、完整,需要有良好的翻译技巧与能力,创造性思维是翻译过程中最好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写出创造性思维在英语翻译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明喻和暗喻,它们均属于可翻译的修辞格,是我们平时使用最为频繁的的修辞格中的两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它们都有对应的修辞格.在汉英翻译中,明喻与暗喻的翻译对理解源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汉英翻译中明喻与暗喻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亦有众多学者研究葛浩文的翻译.因此,笔者选取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对莫言《生死疲劳》的翻译,从中对明喻与暗喻的翻译进行以定性为主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成语,都具有结构稳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点,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较大,在翻译成语时,不能只从字面理解而忽视文化内涵,否则就会造成表述错误,引起误解。在英汉成语互译时应对比其文化差异,考虑直译、意译、借用和归化等多种译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句子语法合法性判断任务,证实了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表示"租借"义的双重宾语结构时具有明显的负迁移效应。这一负迁移效应的成因是汉英语言中"租借"义双宾语结构的语法差异导致的,具体而言,汉语中"借入"义可以用双宾语结构编码而英语不能,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有时也用双宾语结构编码"借入"义,这种负迁移效应显著地存在于各个等级的英语学习者群体。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当使用对比分析、英汉互译等方法对这一负迁移效应予以重视,并尽量消除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汉英谚语为材料,以语法为中心,从音韵方面对汉英谚语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加深对汉英语言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对汉英谚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民族的文化特征,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谚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而且在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语言研究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告已经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语言是广告最关键的部分,而且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了解汉英广告语言的异同,对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市场以及适应世界市场飞速发展的潮流十分重要。本文将通过一些经典的汉英广告语实例,对汉英广告语言特征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对英汉语中分句做定语的现象从句法层面进行描述和分析。指出:英汉语中都存在分句做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现象,汉语语法往往将其划分为主谓短语或述宾短语+"的"字结构。但英汉语中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关系在句法结构上表现不同,英语为中心词前置,汉语为后置。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现象,并应用于英语写作与英汉互译中去,进而减少错误,提高语言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丁欣 《现代交际》2010,(7):117-118
随着我国对外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翻译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成因,并通过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解读,总结了解决旅游英语翻译障碍的对策。最后指出译者不但需要掌握汉英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还要对汉英文化及其差异有所研究,只有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才能将旅游景点相关内容和文化内涵正确地传递给外国游客。  相似文献   

13.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完全不同的语族,在语音、句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翻译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差异,寻求合理的翻译补偿方法。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研究汉英句子的差异有助于研究汉英语言的差异。文章通过分析汉英句子在句型和句式上的差异,结合具体例子探讨合句译法、换序译法和转句译法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发挥"补偿作用",以期对寻求合理有效的语言差异补偿方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由于汉英模糊性在审美价值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中一些重要的美学要素在英译时多有磨蚀。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语法、措辞以及意境三个方面,以辜正坤教授的《沁园春·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对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感召和吸引读者前来观赏。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格外关注译文给目的语读者所带来的效果和反应,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汉英旅游翻译为例,分析交际翻译策略在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从而得出在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句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增添连接词等,灵活处理中文旅游文本所涉及的文化信息,适时增加或删减一些文化信息,选用简洁易懂的词语等,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利用互联网辅助翻译方法,以天津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公示语英文翻译为例.探讨互联网辅助翻译对实用型文本汉英翻译译文准确性和可接受性的作用,阐释了网助翻译对实用文本汉英翻译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17.
李燕 《现代妇女》2014,(4):253-253,244
在英汉互译中标点符号的问题是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英语标点符号的三项基本功能、英汉标点符号的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方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恰当、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18.
错误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错误分析方法的出现使教师和学习者正确认识到了错误的作用并且加以运用,通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助于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目标语并能更迅速更有效地掌握目标语.本文介绍了错误分析出现的起源以及作用,并对错误进行简单分类,分析不同的纠错方法,同时也提到了错误分析的某些弊端,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公司简介的汉英翻译是一种双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给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力。本文从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来分析公司简介的汉英翻译,旨在从认知的视角借用关联理论来更好地解释公司简介汉英翻译的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打造康定旅游城市名片,康定政府在旅游饮食文化区,设置了藏汉英公示语标牌。被不同语言展示的公示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藏汉英译文对康定地区多元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多元文化视域中对公示语的任何误译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从"藏式汉语"和"中式英语"、公示语翻译不符合藏英汉表达习惯、文化误读几个方面对康定旅游饮食文化公示语藏汉英译文的误译进行了阐述,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