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银华  王建林 《职业》2012,(36):29-30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是技工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以职业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为切入点,探索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为技工院校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2.
《职业》2009,(18)
职业:请您谈谈为何要在技工院校开设<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 负责人: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推动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盘笑莲  杜小祥 《职业》2023,(3):25-27
美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立德树人要落实“五育并举”,其中,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可以依托美育教育来实现,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但又是多数技工院校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阐述了“三全育人”视域下美育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技工院校美育发展的有效路径,希望在美育的作用下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姜发利 《职业》2014,(9):114-115
学生社团在技工院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为例,对技工院校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董小芳 《职业》2018,(10):27-29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技能人才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最终向社会输送品德高、素质好、技能强、专业熟等特点的人才,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本文在掌握相关资料的前提下,首先对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然后深入分析了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及问题,最后详细地提出了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姜峰 《职业》2013,(33):78-79
技工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构建多元化素质教育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耀林 《职业》2020,(3):95-97
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技工院校体育教学质量,实现技工院校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促进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进行剖析,梳理出终身体育的相关概念,探索技工院校学生体育专项选修课的需求及导向,分析出技工院校全面开展专项选修课对实现终身体育的优势,得出教师应以专项体育选修课为手段,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得以展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活动的意识,使终身体育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王宇琳  梁道松 《职业》2017,(4):97-98
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决定了未来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技工院校学生素质现状,了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锐 《职业》2015,(2):36-37
随着技工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攀升、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技工院校在强调学生重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丁思思 《职业》2011,(9):34-34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创新技工院校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探索适应现代技工院校发展需要,适应技工院校教学规律和特点,构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能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及注重实践环节的技工院校特色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任文伟 《职业》2016,(6):140
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攀升,然而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不尽如人意,给学校的声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也是技工院校发展规模萎缩的原因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谭志 《职业》2016,(30):54-55
技工院校的班主任如何在目前学生素质相对不高、自控能力相对不强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特色加强管理,开展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措施:第一,加强班主任责任心和自身的修养;第二,要深入了解学生;第三,加强班级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杨金焱 《职业》2014,(2):16-16
目前,一些技工院校的教育与其本来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片面强调了"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技工教育的根本任务。技工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定位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重技能而轻素质培养,忽视了技工教育的性质。重视技能的培养本没错,问题是技工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一些技工院校自身定位不准,单纯强调技能培养,技能教学缺乏文化内涵,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忽略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二是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英华 《职业》2012,(17):38
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急需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技工学校培养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尤为重要。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中高考成绩不好,80%以上来自农村家庭,不良行为习惯多,处在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和人格尚不定型时期,各种心理矛盾错综复杂等。因此,技工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其人格,优化其素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兆娟 《职业》2016,(5):53-54
技工院校因为生源质量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技工院校推广导师制,对学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导师制的推广需要学生、家长、导师、学院多方面的配合,注重学生情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任曼 《职业》2017,(22)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看重人才的人文素养.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技校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担.但是技工院校学生多是初中毕业生,而且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现行语文课堂内容及形式本身的局限,导致技工院校语文这门重要的基础课作用发挥效果不佳,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差. 因此,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需要对语文教育重新定位,不但要用富有吸引力的课堂内容、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要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考虑语文课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衔接是否紧密、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是否有积极的作用、是否能满足学生生活工作的基本需求,重视学生的精神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发挥语文教学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蕊 《职业》2016,(27):61-63
"中国制造2025"需要更多"大国工匠".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要构筑技能人才高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作用,概括了目前我国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办学历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技工院校生源良莠不齐,加上学生受社会、家长、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性格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给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难度和挑战.本文就技工院校学生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婧 《职业》2014,(32):143-144
本文以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切入口,对职业素质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最终对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