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亚杰 《职业》2012,(33):128-129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和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现状。通过分析,提出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幽默语言营造轻松课堂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金茜 《公关世界》2022,(22):150-152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中职教学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中职学校需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文章论述了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实现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凌美娥 《职业》2011,(12):29-30
一、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中渗透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打下基础。但本教材有深度,也有难度,内容繁多,知识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乏味、枯燥。再加上学生只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的学习,因此,  相似文献   

4.
陈桂福 《职业》2017,(9):49-51
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在生产、服务、建设以及管理一线做好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以及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职就业是企业和中职学生自身的一个双向选择.因此,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在面对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时,要理性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融入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近几年,尽管中职学生就业率相当高,甚至于高于研究生、大学生,可是受中职学生素质偏低、高考扩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职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在京津冀地区.笔者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就业现状、京津冀区域内职业教育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做比较详细的分析,并谨慎提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助力中职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中职教育在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比较重要的教学成果,但是存在着不少教学问题,特别是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存在着教师需要不断反省的教学问题。在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存在死角,学生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繁杂难懂和教师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等教学状况,这样反而影响了试教效果,阻碍了德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为此,要求教师能够走出改革的误区,建立高效科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的扶持下,社会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得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也引来了发展的好时机。文章主要分解了北部湾地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是提高中职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笔者浅谈一些体会. 一、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例如,在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个人与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时,针对中职学生中存在的对现实生活的片面理解或偏激看法,教师不能简单地用理论说服,而是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同时,引导中职学生搜集自己身边的事例,并且联系自己的认识,开展课堂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使中职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守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认同教师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和国家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推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长时间以来,中职院校承担着给社会培育与输送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还是思政工作实施的主战场。十九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需充分彰显时效性、时代性特征。为促进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进一步发展,对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加以培育,便需有所改革。本研究先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意义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领域.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中职学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以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趣味性的特点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但它又以课程内容的快速更新、综合性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难点.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陆佩琴 《职业》2022,(5):94-96
根据中职皮革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基于区域经济培养产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开展技能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践活动,将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奉献社会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中职皮革服装专业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职德育教育是规范学生思想品德、社会道德、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一门道德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将来对社会的贡献.其中,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中职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文提出,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建立在基础的德育教育基础之上,根据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社会问题,教师应结合网络资源传授适合中职学生的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李光伟 《职业》2016,(10):71-72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当代社会需要的实用性和技术型的人才,中职学生多来自于城镇乡村,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一阶段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社会习惯的非常时期,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最佳时期,为把学生培养成文明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杨劼 《现代交际》2010,(5):174-174,17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与思想现状进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做好中职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学生最缺的是道德素质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应该首先进行德育教育,并探索将传统文化《弟子规》应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使得学生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上收效甚微,学生普遍厌学。为改变现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剧表演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杨叶  国睿 《职业》2017,(3):54-55
用精细化管理的标准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对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推进学生素质拓展,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夕海 《职业》2016,(18):54-55
中职院校生源以初中毕业生居多,缺失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容有失。如何创新?本文结合笔者自己日常德育课程授课体会感悟,认为创新:一是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同步;二是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挥合力;三是及时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合一”,并做到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三德合一”。以期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侯廷宾 《职业》2020,(10):51-52
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遵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让学生在遵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过程中营造温馨的校园环境.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教育引导与习惯培养的时候,要将落脚点放在"建设未来、发展思想、体现文化、务实职业、弘扬精神"上.  相似文献   

20.
沈兆钧 《职业》2017,(11):108-109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学陷入了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然而,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包括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在内的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面前,该如何打破课堂的沉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该如何构建培养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呢?笔者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静态课堂"为"动态合作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场景,预习时与社会和资料互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延伸阶段与个人发展互动,用学生的言说来对抗课堂的沉默,从而让学生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开发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力.下面,笔者以《雨巷》课例研究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构建"动态合作课堂"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破解中职语文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