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庭美奈子是日本"内向的一代"女作家的代表,她幼年时期跟随做军医的父亲到处转学,婚后跟随丈夫旅居美国多年,常年的漂泊旅居生活让大庭一直以"流浪人"自居,成名作《三只蟹》被认为开辟了日本女性主义文学的新时代。女性文学研究中,传统观点一直把大庭文学视为"弑母戮婴"的文学。在文化多元和艺术评价体系日臻完善的今日,对大庭文学的评价和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以大庭文学前期三部曲和女流文学奖获奖作品《破烂博物馆》为切入口,对大庭"亡命文学"中的文学主题和女性叙事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充溢着二战后的各种流亡元素,其作品把漂泊异乡、毫无生活根基的人比喻为"无根草","无根草"是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处于流亡状态的主人公.《破烂博物馆》中的战争新娘是其"亡命文学"中的一类"无根草",而《浦岛草》中日美混血的战争孤儿是另一类"无根草".大庭美奈子的《浦岛草》关注日本战后时空中的战争遗留——战争孤儿问题,聚焦并思考战争、女性和人生,表达了作家对战争和社会的反思,其关注、思考女性命运的特殊视角在日本战后文坛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两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和《大浴女》的成长主题引发人们关注,虽然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相差10年,但成长主题是相似的。西方成长小说主要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反映主人公虽然遇到一系列的挫折和成长的烦恼,但自我精神却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在铁凝的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是通过自我审视使自我精神逐渐与庸俗相融合的过程。与西方的...  相似文献   

4.
萨曼·鲁西迪(Salman Rushdie)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作家,《午夜之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以一个家族六十多年的兴衰变迁作为国家历史的缩影、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小说。“蛇与梯子”是《午夜之子》中反复出现的一组意象,通过此意象,作家为我们展现出了他眼中和心中的文化图景:一是作为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即对立冲突;二是在游戏之外,延伸到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混杂性与不确定性;三是在对立与杂糅之后,指向一个多元、包容的世界。作为一个流散作家,鲁西迪既反对暴力的殖民主义又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他提出了一种文化上的杂糅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北冈正子先生之新作《鲁迅救亡之梦的去向——从恶魔派诗人论到〈狂人日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明鲁迅文学的意义,即执着于对人的意义、人的存在方式的探索。这一点不只属于鲁迅,亦是著者对鲁迅产生挚爱之情的存在于其自身内部的理由,因此,鲁迅也成为北冈鲁迅。  相似文献   

6.
冷战的胜利和911的灾难引发了美国对自身民族危机的广泛关注。当美国学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文化战争和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之时,以《美国牧歌》《纠正》和《中性》为代表的美国小说对美国民族身份及特点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通过刻画身处不同时代的小说人物的美国经历,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小说再现了美国多元族裔和民族统一、传统价值观和当代文化氛围、美国梦与现实间的冲突与协商,为探究和解决当代美国民族危机提供了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模范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195 0 )是第一部赢得广泛赞誉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 ,但同时也受到某些民族主义思想极为强烈的华裔男性作家的批评。本文透过这场争论的表象 ,分析了与该小说有关的华裔美国文学的两个悖论 :1、“大熔炉”与“大拼盘”理论所蕴涵的同化与共生 ,彻底的融合与简单的混合的之间的矛盾 ;2、作者在创作《华女阿五》的过程中 ,潜意识地受到所谓“种族主义之爱”的影响 ,在对待种族主义问题上出现某种矛盾心态。这些矛盾 ,从本质上反映了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作为横跨新旧两个世界的文化边际人在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时所必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针对当前红学研究中不少人误入歧途的现状,重评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深入地讨论了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高度肯定了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一次用文学、美学和哲学的观点系统地研究《红楼梦》的态度、方法和方向,并着重指出,王国维从文学、美学的视角切入,排除掉种种“红外线”式的谬误,抓住了它的根本性特征,在今天来说,依然是高屋建瓴、胜人一筹的。  相似文献   

10.
《接骨师之女》是著名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作品。从流散批评、身份认同以及"第三空间"建构等角度,对小说《接骨师之女》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过程进行考察,可揭示三位女性对身份的困惑、疏离、接受和重新建构的内在因素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在我国存在由来已久 ,但作为法律禁止的行为 ,在 2 0 0 1年婚姻法才第一次写进其中 ,在 2 0 0 1年婚姻法的司法解释 (一 )中又把家庭暴力和虐待区别开来 ,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和虐待很难区分 ,针对家庭暴力和虐待间的区别 ,并结合我国家庭暴力存在的各种原因 ,提出改变“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 ;完善我国现有的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体制 ,推出一部“反家庭暴力法” ;并在司法实践中 ,真正形成尊重妇女的观念 ,从社会、法律的角度探讨出一条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制止家庭暴力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的内涵是反家庭暴力立法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各国国情、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学者价值观的不同,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往往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以各自的价值取向进行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果单纯在概念上纠缠,并希望寻求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能"概念,不仅不切合实际,而且容易误入歧途。只有对家庭暴力进行类型化分析,才能了解不同类型家庭暴力之内涵,并为反家庭暴力立法提供新的路径。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界定家庭暴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就我国如何通过立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相关问题,文章借鉴其他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明确规定警察的及时出警义务以及处理家庭暴力报警的程序"、"确立保护令制度"、"严格追究施虐者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施暴家庭儿童的保护"、"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主张。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一种违反法律与善良风俗的暴力行为,它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国家,防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改革已经展开。在我国,解决家庭暴力的相关政策仅仅是一种高层次的伦理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家庭暴力纠纷案件的增多对现行法律体系提出了挑战。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是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基于此,法院内部也应设立一个专门的解决家庭暴力纠纷的家事法庭,并构架起此领域的公正审判权,从而树立起司法权威,这是实现司法公正与正义的必然选择。家庭暴力立法与司法制度的发展,对法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流动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本文以太原市城乡接合部H社区流动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认为经济目标和传统因素在流动家庭的生活空间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生活空间变化和传统因素相适应的过程中,夫妻间一种稳定的"亲密伙伴"关系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其典型表现为夫妻关系中的男性对女性的施暴,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妇女。男性施暴者或因贫困而“抗不住”,或因暴富而“耐不住”,但共同点都是道德心理素质低下;女性受害者则因文化素质低,受家庭传统观念、模式束缚更大,性别性格懦弱及较爱面子,大多不能自觉维权;家庭悲剧触目惊心。应加强对施暴者的约束,帮助受害者的自救,全面而有效地启动反家庭暴力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作为女性主义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重点强调两性在资源、责任及权力分配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以及由此而来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其实质是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所导致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增权理论视阈下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权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增权已成为我国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一些社工服务机构的重要工作理念,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新视角.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女性作为受害者,在婚姻关系中有着强烈的无能感、无助感.她们或考虑到孩子,或是经济缺乏独立性等因素仍然生活在"家暴"这种不幸的婚姻生活中.而增权是她们摆脱家庭暴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与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的要求相违背。传统道德观念和家庭关系的流毒、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不足、“转型期”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等 ,使家庭暴力得以滋生、蔓延 ,并具有了由隐蔽走向公开、逐渐突破文化和地域的限制、实施家庭暴力的手段越来越残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以妇女为主且不易公开等特点。针对家庭暴力表现出来的特点 ,切实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法治 ,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对于预防、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家族构成及其社会功能是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家族现有概念界定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北穆斯林家族组织形式和制度特征,重点归纳了近百年来穆斯林家族社会的新发展,突出中国广大乡村从家族政治向社会政治的演绎过程,揭示家族与社会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