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把重点放在教师要教"懂"、教"好"上,学生这一"主体"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笔者以物理教学为例,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谢漪 《职业》2010,(36)
主体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根据自身个性和智力特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达到发展智能的目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是主体性教学的课堂特征之一,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也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学生的问题,就是课堂的内容 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不要预设学生的思路,而是让学生自己的问题带他前行.  相似文献   

3.
王奔 《职业》2009,(24)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顿悟和体验.教师只会讲解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内容.而课文的艺术空白、课文语言的多解之处却极少涉及.多数老师都是采用"满堂灌"的办法,把现成结论塞给学生,使学生失去"品出自己的味道"的机会,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思考、鉴赏和创造的才智.一句话,语文教学没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张扬、主体地位的凸显,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课堂应成为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教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付学芝 《职业》2016,(27):119-120
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重说教、轻参与,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本文从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对技工院校的德育课"参与式"教学法活化课堂进行了有益探析,提出德育课教学要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德育实践途径,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悟道理、历练品质.  相似文献   

7.
吕雪 《职业》2012,(26):138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题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经过近14年的研究探索,在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对其最核心的理解是:生本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特点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生本课堂是探究与交流的课堂.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生本教学是教师为学生设计和服务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陈真 《职业》2009,(18)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是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问题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读提示,学生自学;展开问题,分组讨论;点拨示范,加深理解;变式训练,迁移创新"五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改革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而数学是一门严谨、灵活的科目,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采取开放式课堂教学,这种教学课堂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陈伟宁  黄渊 《职业》2016,(32):64-65
"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课前在家看视频讲解,课堂在教师指导下做习题巩固的新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述了"翻转课堂"的来源与内涵,分析了中职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现.其次要重视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数学教学是课堂思维活动的主阵地,只有重视数学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教育政策的落实,我国的教学改革也逐渐提上了日程,在初中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思维,提倡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教师要基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在备课以及课堂导入和正式的课堂活动中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课堂的转变.在现代社会中,任何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让教师改变教学设计就是要让教师站在社会市场以及学生的角度上,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使理论知识转变为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使学生脱离课堂之后也能做好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利用,提高学生利用知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职高生素质并没有很明显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障碍"重重, "问题"多多.如何在教学中化解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以笔者多年教学的<机械制图>为例,提出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师要把教学舞台还给学生,由学生当演员,唱主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下,学生被视为“白纸”“容器”,被视为有待完善的有机体。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也只是教师塑造和完美的对象,被动地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练习,以掌握运动技术。而新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体地位的构建”这一问题.其本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运动实践,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合作、感悟。因此在基层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如何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已成为广大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亚娟 《现代交际》2010,(10):140-140
通过多年在教学工作中的积累得出,要想在课堂上有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讲学生学的时代已经改变,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是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点拨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心理愉悦程度。教师有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思考能力。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正在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规范、减负增效的深化阶段,高效教学的建设问题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点.为此,近年来我们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行"落实两个90%,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力营造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后,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师生之间如何互动、共同参与学习?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互相学习的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种充分民主的气氛中,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转变角色,适度"放"与"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教师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 1.概念多,定律多 "电工基础"课程概念、定律、原理很多.一个新知识的讲授经常会引入大量的基本概念、公式和结论.如基尔霍夫定律一节,在讲基尔霍夫定律内容之前就必须先搞清节点、支路、回路、独立回路、网孔这些概念,而这些概念本身就很抽象,看不见又摸不着,很难理解,但如果不能清楚的理解这些概念,就不能熟练判断出一个电路的支路数、节点数、回路数、网孔数,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麻烦.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教学观念。本文浅谈了如何用好教材资源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