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摘 要:儿童虐待和忽视逐渐成为全球众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之一,多年来的探索都表明,虐待和忽视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影响。笔者从儿童虐待和忽视的定义、分类、国内外现状、测量与识别、虐待与忽视的危害以及风险因子方面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探讨,未来还需要对虐待和忽视的预防和干预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儿童忽视是对儿童的伤害.保护儿童避免受到忽视的举措需要遵循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和必要时剥夺不合格监护人的监护资格的原则.儿童忽视保护机制涉及刑法、未成年人法庭、强制报告和保护服务四大内容.现阶段,在我国构建儿童忽视保护机制应着力完善儿童忽视保护制度的政策法律,强化儿童忽视强制报告和咨询决策制度,加强公众有关儿童忽视的专题教育和获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权利保护置于首要地位,为儿童权利的保护提供了普遍的法律标准,我国积极实施公约,使我国儿童的发展权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得到很好保障、儿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儿童使用网络更便利获取信息机会增多、儿童参与权保障不断改善。但我国儿童发展权保障还存在不足,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保障儿童发展权的意识、完善相关法制和政策,强化儿童权利保护的管理体制和规划,完成余下的"普九"任务,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教育质量,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儿童参与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摘 要:儿童忽视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这与祖国的人才培养问题息息相关。通过对513篇有关儿童忽视的中文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得出儿童忽视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后果与预防对策。发现儿童忽视对策研究少,对于忽视率最高的0-6岁儿童忽视研究不充分。该综述可促进儿童忽视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为今后有关儿童忽视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儿童忽视;学前儿童;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5.
国外儿童阅读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阅读困难问题是当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儿童阅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遗传的以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又有后天的教育以及心理方面的原因。为有效防止儿童阅读困难,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鉴别程序和方法,鉴别出具有潜在阅读困难的儿童,并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去帮助他们。积极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对于我国有关儿童阅读困难的研究及教学实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英国《早期儿童基础教育指南》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和保障机制方面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儿童基础教育指南》中首先说明了实施的总体原则及具体内容和儿童要达到的早期目标,并对0-5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评估和儿童的保护与福利两大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英国《早期儿童基础教育指南》的实施成效及经验,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应加快推进保教一体化进程,落实好五大领域培养目标,建立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连贯的评估机制,以及加快培育专业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7.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英国Development Matters为研究对象,将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学习与发展标准作为研究内容,从艺术教育的目标、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艺术教育的建议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提出整合学科内容,打破领域界限;与游戏相结合,激发儿童创新;细化教育建议,增强文件可行性三个借鉴性意见,以促进我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区生活是儿童发展的日常平台,社区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发展社区儿童服务对促进儿童发展、提升家庭幸福、维护社区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截止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够均衡,客观导致了城乡社区儿童服务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专门研究和重点促进广大乡村的儿童发展。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严仲连教授团队高度关注我国农村社区儿童发展及其质量保障问题,并于近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农村社区儿童服务现状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儿童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关注,目前许多国家制定法律、政策,以有效地防治家庭中针对儿童的暴力现象,但各国对儿童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规定不尽一致.因此,有必要从立法高度加以系统规制.研究分析了中国儿童家庭暴力的现状、产生原因及严重后果,系统阐释了现有法律制度在干预儿童家庭暴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强调从儿童人权视角出发,从以下方面建构干预儿童家庭暴力模式:第一,建立家事法院或家事法庭;第二,推动《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第三,启动儿童人身保护令;第四,改革与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第五,设立处理家庭暴力的专门机构.在梳理反家庭暴力相应法律规定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梳理与规范儿童家庭暴力防治与处理系统,从而在我国建立有效的儿童家庭暴力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研究的现状,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轨迹与特征,利用CiteSpace对CSSCI收录的有关留守儿童的235条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1)高产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2)高被引作者为叶敬忠、段成荣、李庆丰、林宏、周宗奎等;(3)高被引期刊为《人口研究》、《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4)高被引文献为《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留守儿童研究综述》等。留守儿童的未来研究应当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开展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并加强理论反思与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 Auoto CAD强有力的绘图功能及其内嵌式Autolisp语言,准确、迅速、直观、简便地解决机构运动分析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提倡者。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认为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是对待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正确方法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在创新中必须要处理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 ,动员全社会力量 ,坚持“三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时代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阐述情商EQ在体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张学良的教育思想研究,在张学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出版,是张学良教育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该书主要阐明了张学良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四个鲜明特点,即爱国主义教育或曰教育救国;"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的基本教育思想;实行普及全民教育,建立健全全民教育机构和体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该书作者还就张学良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作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高校认证与教育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高校采用认证这一非政府性的同行专家评议的手段确保社会对高校的监督以及加强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协调,保证各高校在一个大家认同的基本质量水平上运作。其具体可分为两个层次:单位认证和专业认证。这一做法比较公正,也切实可行,对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典型观点是,科学是单纯的命题复合系统,是关于经验事实的静态性表述,科学的进步只是量的累积过程。来自科学哲学内部的逻辑实用主义哲学家奎因则一反这种主导性观点,提出了科学的整体性思想,且从实用主义角度对命题系统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作出了根本有异于经验证实原则的说明。本文通过剖析奎因在科学观上的突破和重建,力图揭明整体性科学观的自然科学发展基础及其变革性意义和对历史主义整体动态科学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意象为何?怎样认识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大问题是时下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尤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W. J. T.米切尔的论述影响最大。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米切尔在其系列著述中系统讨论了图像转向、意象与图像、意象X文本、元图像与生物图像、语象叙事的冷漠-希望-恐慌、视觉文化与意象科学等概念,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图像转向强调的是在读图时代应抛弃意象研究的语言学模式,以使意象回归现象学研究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认识论范式变革。他强调一切媒介皆为混合媒介,因而语言与意象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在借鉴皮尔斯符号学三分法的基础上,米切尔提出了意象X文本的概念,它与恐龙、多利羊、世贸双塔、金牛犊类似,是关于图像如何成为图像的元图像。在米切尔看来,图像是意象的物质载体,意象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来自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将事物类比为它物的本能,具有超越自身的可被人的意识加工的富余价值。语象叙事从本质上讲是一切意象文本的共性,它其实也是一种元图像,在其混合媒介的内部产生了类似主体与他者遭遇时的冷漠-希望-恐慌的三个认知层次。米切尔先后使用过的图像理论、批判图符学、视觉研究、视觉文化和意象科学等术语,说明他理论的实质是反理论、去学科的跨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米切尔提出"图画转向"的本意是想为图画争取一个与语言平等的地位,最终却被广泛地推衍误读为"图像霸权"或"视觉时代"的来临。按照米切尔后期的澄清,图画转向在人类文化史中曾反复发生,而由视觉形象引起的焦虑不安也绝非首次。"图画转向"与哲学内部所发生的"语言转向"并不具有承递关系或衔接关系,二者并非同一层面上的"转向"。但如果将二者都看作是某种文化思潮,则它们之间是彼此关联甚至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