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青 《职业》2017,(30)
高职院校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职业文化的传承,并用优秀的职业文化来教化学生?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有计划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意识主要包括劳动意识、质量意识、礼仪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等等.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马君 《职业》2017,(11):51-53
语文课程借助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文学形象传递优秀的思想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情感目标的教学任务.本文就文学形象对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将语文的人文性和职业巧妙地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文字转化为生活和职业的需求,培养中职学生具有能够适应职业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谭文珍 《职业》2016,(8):58-60
本文提出在旅游专业班级文化建设中,引进企业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立职业化班级管理方式,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班级.转变学生思想,纠正行为习惯,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从而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企业在选用人才时,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外,更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岗位和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日益加深,社会与企业倡导的由文化现象、道德思想、法律与制度等构成的文化内容,体现在具体的职业要求之中.  相似文献   

5.
范继宁 《职业》2013,(14):129-130
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对于缩短职业院校毕业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或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自觉培养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刘晓雪 《职业》2017,(8):33-34
对学生进行完善的职业素养培养,是我们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定位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给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基于"微文化"的视角,来进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提出,培育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事关高职教育成败得失.培育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吸引力;要加强精品文化社团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王荣 《职业》2008,(5):18
职业学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之一,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为此,中职生开展职业实习,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而且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夏洁 《职业》2009,(36)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某~类熟练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转岗转职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余别 《职业》2016,(3):64-65
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主力军.在当前学生各具"特性"的冲击下,班主任的工作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工作,那么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任务,让班主任快速成长起来呢?本文从班主任的基础工作、文化建设、职业追求等方面探究班主任的职业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1.
吴宝龙 《职业》2012,(26):51-52
职业人格是指人作为职业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心理面貌.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物质经济关系、道德文化、价值取向、精神素养、理想情操、行为方式的综合体.健康的职业人格应包括正确的职业观、良好的职业性格、积极的创新意识、较强的社会能力等方面内容,它是人的职业素质的核心部分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在人格塑造期,存在许多不成熟、不稳定因素,甚至出现职业人格缺失和扭曲.作为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职业人格培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胡叶茂 《职业》2012,(3):153-154
高职院校在对旅游类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还须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以学生职业礼仪教育实践为切入点,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培养旅游行业准职业人。着重围绕职业形象塑造、职业行为培育和职业态度养成三个方面来开展职业礼仪教育实践,有效提升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无形的文化熏陶和有形的职业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职业形象、职业行为、职业态度的全方位、系统的培养进行了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3.
张继军  王守涛 《职业》2016,(36):35-36
本文从当下职业教育需求出发,积极对中职学生进行就业取向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校企文化融合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此基础做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现实意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着中职学生真正成为工人一员以后的具体职业表现,关系着工人阶级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体来说,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中职学生培养成为品德良好、心理健康、吃苦耐劳、技能娴熟、作风过硬、关系和谐、乐于奉献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
阮荣海 《职业》2014,(11):37-38
语文课是职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要想让学生静心听课,乐于接受知识,就必须在努力钻研教材的同时,研究学生动态,关注他们所学的专业.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探讨职专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即加强职业道德理念教育,将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紧密联系,课堂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刘晓霞 《职业》2017,(2):103-104
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技工院校为社会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文化.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的失利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自信心不足,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完全,大多是所谓的"问题青年".其问题行为一直是技工院校的一大困扰,给技工院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从职业文化角度探索技工院校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解决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勤 《职业》2010,(18)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指示精神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核心就是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鉴于此,技校语文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面向技工教育的职业素质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企业需求,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彰显职业特色、强化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技校语文新型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蕊 《职业》2009,(30)
加强职业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关键.职业院校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文化知识技能,而且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创新精神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我完善、提高活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化学课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较大的帮助.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环节.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化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迁移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云霄  兰宇新 《职业》2011,(15):127-128
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高职教育教学体现中,必将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使传统文化成为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助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