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生与伴侣》2006,(12):68-69
中国人有饮茶的习惯,不论在哪一个城市都有许许多多的茶庄,可并不是每个茶庄的生意都好,但近年来出现的“御饮堂养生茶庄”却开到哪里,火到哪里,成为一个新兴的投资热点。 这个茶庄的创始人便是安徽合肥御饮堂养生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文。  相似文献   

2.
在重心性与修为的茶道文化中,茶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茶叶、茶水、火候、环境并称中国茶道的“五境之美”。茶具的存在,是为了完成饮茶过程的礼仪风尚。用器的过程,即是茶的品饮过程,同时也是领受茶文化精神,内心深省民族传统意识的过程,这种精神正是通过茶器具在茶品品饮过程中完成礼仪的需要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到了唐代才从中国引进“抹茶法”的日本如今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饮茶文化——茶道,中国则似乎从未有过特定的饮茶模式。事实上,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隐形文化”,它不象日本茶道那样规则化、严肃化、艺术化,有着严格得有些呆板的程序,但同样非常重视烹煮、饮用方法,其唯一目的是力求在品饮中达到一个心驰神醉、物我两忘的境界,体现出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君子们独特的世界观、生命价值观、处世哲学以及由此形成的“冲淡”的审美情趣。中国茶文化所留存的资料,其内容庞杂琐细,篇幅所限,难以概括出一个完整体系。本文仅从其内容表现、形成原因等几个方面作一次初步探讨,从中欣赏一下中国古代茶文化的斑斓瑰丽。  相似文献   

4.
中古饮茶之风与士人审美情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盛行于中古。自此伊始,饮茶之风越刮越甚。中古时代,王朝不断更迭,政治斗争异常残酷,门阀士人生活在此种既富贵而又满怀忧祸的境地之中。在此种背景下,中古时代又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骄傲的审美大发现时代。由于中古饮茶之风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与士人不断变化审美情趣息息相关,因此,中古饮茶之风的盛行充分反映了中古士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宋代饮茶文化与蔡襄《茶录》樊如霞说起茶来,好饮其者不在少数,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荣。”然而真正知道茶的历史由来和蔡襄《茶录》的人,却为数甚少。拙作《略论蔡襄的政绩和评介他的著作与书法》一文中①,曾略有提及,但并未作较深入的研究,故在此拙文中...  相似文献   

6.
这个有些怪异的标题,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时下使用频率极高的辞汇“招商引资”的谐音。不过,此“招‘上’‘饮’资”,非彼“招商引资”。首先,“招商引资”的“招商”,指的是招徕客商,而这里的“招‘上’”,则是指的招待上面来的领导;“引资”,指的是吸引外来投资,而这里的“‘饮’资”,则是指“饮”来上面的资金。“饮”者,吃喝也。这就奇怪了!上面的资金怎能靠“吃喝”而来?是的!事实上,这个“招‘上’‘饮’资”并非笔者所杜撰,实乃一些高官的“发明创新”也。去年年终岁末,媒体传来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某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相似文献   

7.
8家国家级的茶叶科研、教育、文化专业机构和社会团体近日联合倡议:鉴于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祥地,建议将茶定为国饮。他们在倡议书中指出,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喝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提倡“茶为国饮”,有助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拉动茶产业的发展。这8家机构联名呼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弘扬中华茶文化,宣传饮茶的好处,使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茶真正成为大众饮料;  相似文献   

8.
钟红 《百姓生活》2008,(6):57-57
茶叶从外形和茶质的特点,可分为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乌龙茶6种。各种茶具有各自的保健功能,适合不同的人群。而且,饮茶讲究四季有别,国人曾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那么,哪一种茶适合你呢?  相似文献   

9.
繁华的香港有数万家各类公司,他们和世界许多地方业务往来频繁。以前对于来访的客户大都在附近的美食楼宴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老板为降低成本,节药开支,改为在自己家里款待客户,进行公关。 以前中环路有一家开了60多年的“高升酒楼”,一楼饮茶吃饭最便宜,二楼收费贵一些,三楼附设歌坛,起初由名伶演唱,后来播放流行音乐。雅俗食客到此各得其所,每天东方放亮就有人鱼贯而入饮早茶,人进人出,很是热闹。那时节,港九人人都知道有个“高升”,连小巴士司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入冬季,天气渐渐寒冷,有的人就不胜其寒,这时如果能饮一杯香浓可口的热茶那绝对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暖身之道。饮茶更是一种养生方法,大量的事例证明,茶的确具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强身美容、防治疾病等功效。中国人一向很看重茶的"疗疾"作用,很早的时候就把茶称为"万病之药",这是从茶叶的药用机理的角度来评价的。在祖国的数千年文明中,有关饮茶与健康的记载很多。在医学  相似文献   

11.
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他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和抒情三种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国内流行的饮茶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终于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相似文献   

13.
魏晋以来,以洛阳、建邺(今南京)为中心凝聚成南北两个风俗区。南方从“地广人稀”到“地小人众”,其风俗文化也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选择。隋唐时期,饮茶、“试儿”、生日、拔河、踏青、族谱等诸多的民俗事象纷纷由南方传到北方,这种“文化北返”的现象说明,南方在风俗文化上已居新潮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命运多舛的20世纪30年代,经历过五四时期的文人思想和文风出现了差异.周作人和林语堂的文风格调受不求进取、自我陶醉的人生观影响,一如他们的喝茶观及有关"喝茶"的散文小品.鲁迅则不然,他洞悉传统文化弊端,并以改良人生的文学和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对林语堂等人"秋思"般的"清福"和"苦茶"等不以为然.鲁迅的《喝茶》发轫于生活与时事,但论述时则突见机锋,对不合时宜的"清福"和"寄沉痛于幽闲"等进行了针砭时弊的评说.这三位文人所论"喝茶"的不同,反映了茶文化的广泛包容性,体现了三位文人在茶文化的民族性和思想性追求上的差异;以喝茶为题,还体现了鲁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文学批评手法.  相似文献   

15.
湖北茶业资源丰富,饮茶历史固为悠久。由于茶有多种效用,为贫富人家所共珍,促进了茶的开发利用。各地不少优质名茶,脱颖而出,成为湖北出口贸易之大宗,社会经济一大支柱。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得出所谓"休谟问题"的论证过程,可以从问题产生源头分析休谟问题本质。真正首提"休谟的问题"一说法者实为康德。以下仅论述认识论意义上的"休谟问题",其本质即为彻底的经验论内部蕴含的、无可回避的逻辑结局。休谟问题的本质要么是"因果问题",要么是"归纳问题",两者必有一者更为根本。从休谟得出问题的原始论证过程看,休谟问题本质应为因果问题。由于因果关系是人类得到"实际的事情"方面知识的重要依据,休谟试图为因果关系寻找必然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思想,后来,他们通过"两个绝不会"的论述解决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问题,通过社会形态理论解决了"两个必然"实现的历史进程问题,通过"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相统一"的思想进一步解决了"两个必然"的实现主体问题。通过革命导师毕生的理论研究,"两个必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把问题视为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但传统的科学哲学不太重视关于科学问题本身的研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科学哲学对“问题”避而不谈,相反,在一些著名科学哲学家的理论论述中,常常牵涉对问题的讨论.杜威、波普尔、劳丹、库恩、拉卡托斯等哲学家关于“问题”的论述散见于其著作中,国内学者对“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形成一些特色.对“问题”理论进行梳理和述评,展望未来的“问题”理论研究走向,对探索科学哲学理论的新发展,促进“问题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由于我国自身特殊的国情特点,"三农"问题受资源、环境、结构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受自然层面、结构层面、社会体制层面的多重约束.因此,在我国,破解"三农"难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遗著》是国际学界研究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所谓“过渡”问题、“漏洞”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上。国际学界关于“过渡”的基本观念及其起源问题存在五种观点;关于“漏洞”问题及其与“过渡”问题的关系,也有四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研究表明,必须联系《纯粹理性批判》等来理解《遗著》。解释《遗著》对重解康德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