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无产阶级在俄国夺取了政权,并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以后,列宁就把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提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人民的面前。并向苏维埃俄国人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俄罗斯从一个贫弱的国家变成真正富强的国家”。为实现这个目标,列宁制定了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和计划,并告诫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既要防止“拿政治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很快就注意到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在1919年3月的俄共(布)第八次代表会议上,由列宁主持制定并通过的新党纲明确指出:“官僚主义在苏维埃制度内部部分地复活起来”①,号召全党“应当大胆承认这祸害,以便更坚决地同它斗争”②。列宁和俄共(布)为清除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反  相似文献   

3.
官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剥削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十月革命之后,由于旧社会的影响和新制度的不健全,苏维埃机关也产生了官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列宁把它看作是“内部最可恶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官僚主义现象,对此我们进行了多次坚决的斗争。十年文革中断了我们和官僚主义的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之下,我们又重新一步步地加强了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在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列宁把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布尔什维克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同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列宁的这个党建思想及其实践,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的“极端独裁政权”和“行政命令体制”产生于国内战争时期、国内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由于布尔什维克没有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结成联盟而这个联盟未能实现的原因则是由于列宁坚持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前夺取政权的观点提出。十月革命以前的一系列事件说明 ,列宁坚持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以前举行武装起义是完全正确的 ,布尔什维克同右翼政党未结成联盟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以及右翼政党的妥协性和动摇性。爆发国内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统治者和国内的地主资产阶级不容许无产阶级专政的存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 ,不在于布尔什维克未同右翼政党结成联盟。国内战争时期的非常措施不表示苏俄已经形成某种经济政治体制 ,不应该把前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国内战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6.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不幸逝世已经五十周年了,中国人民热爱这位被斯大林同志称为“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诗人引亢高歌革命导师《列宁》和社会主义革命《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热情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愤怒高呼帝国主义滚出中国,使我们难以忘怀;诗人笔下“半截人”的官僚主义者《开会迷》,成为中国人民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与新创建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实际结合起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普遍吸收劳动者来管理国家的思想,在苏维埃机关中实施了"工人成分占多数"的政策。本文对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干部政策这一最重要部分真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较客观地评价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列宁前后有两种构想。在苏维埃俄国 1 92 1年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 ,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 ,列宁完全追随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直到 1 92 1年初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思想为指导 ,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 ,是用“强攻”战术来领导苏维埃国家。从 1 92 1年春起到 1 92 3年初 ,列宁对于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形成了新的构想。新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 ,列宁的新构想并不是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苏维埃俄国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后,对工人阶级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列宁提出了反对官僚主义、整治拖拉作风的思想,并揭示了官僚主义是内部最可恶的敌人,分析了官僚主义复活和蔓延的原因,阐明了同官僚主义作斗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以新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列宁这一思想,对工人阶级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17年十月革命前称为列宁早期,其后则称为列宁晚期。列宁在早期就曾有过人民监督的思想,后来发展为工农监督的思想。本文主要研究列宁晚期的监督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发动工农群众及知识分子自下而上地监督苏维埃国家机关,用以防止官僚主义的毒害。列宁晚期监督思想对社会主义国家反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党和国家机关中就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干部管理水平低下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危害性极大,它们严重地侵蚀党的肌体,扼杀人民民主,妨碍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列宁提出了改善国家机关的任务。在改革的过程中,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出发,提出改善国家机关应当遵循的三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管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围绕这些原则和“宁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的改革方针,列宁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国家机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新经济政策的本质在于发挥市场、商业和货币的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帝国主义联合武装干涉,把列宁和俄国人民不知不觉地引向了“战时共产主义”道路。这是一种高度集权、高度集中、高度国有化、国家化、党政军合一、带有平均主义和军事主义性质的社会模式,就经济方面来讲,其实质是取泪商品、货币、市场,保存单一的公有制,平均分配产品。战时共产主义保住了新生的苏维埃人民政权,因而内战结束后,党的十大之初准备把战时共产主义措施推广到社会各方面.由于全国局势转变,促使了布尔什维克和列宁转变了政策,进…  相似文献   

13.
看过《列宁在一九一八年》这部电影的人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动人的镜头;列宁的警卫战士瓦西里胜利地完成任务后来向列宁汇报。突然,他的头垂在胸前,瘫坐在沙发上。他昏过去了。在苏维埃粮食危急达到顶点的时刻,瓦西里为饥饿的彼得堡,押送来九十辆列车的小麦,而他自己却饿昏了。瓦西里是列宁所哺育的布尔什维克的坚强战士。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与改革     
苏维埃国家国内战争结束后,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经济建设的轨道。为适应新情况,需要在经济、政治方面“实行全盘的改革”。 列宁根据当时国内经济状况,改革过去“以食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提出容许私人贸易和准许私营工厂主开设小企业。 列宁针对当时国家机关和经济机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严重的现实。提出  相似文献   

15.
列宁在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睿智,创造性地捍卫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光辉思想。其中,“两个保护”思想就是针对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而提出来的。所谓“两个保护”,就是“全体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应当保护自己,而我们则应当利用这些工人组织来保护工人免受自己国家的侵犯,同时也利用它们来组织工人保护我们的国家。”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学习列宁的这一思想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维埃体制作为一种新型国家制度,在十月革命之后便出现了官僚主义的现象。其原因不仅有社会经济的、社会政治的、历史文化的,而且还有苏维埃自身体制的因素。列宁的认知对当代仍然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苏维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列宁,始终高度重视关注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并实际上领导着苏联文艺朝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因为列宁明确地把文艺作为无产阶级总的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后来他  相似文献   

18.
列宁晚年认真思考了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建议和设想,这些思想被后人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在"政治遗嘱"中,列宁把加强执政党的民主化建设、执政党领导层建设和执政党的监督体制建设作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基本方向,并提出了改组党的领导机构、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建立党的监督体系等具体措施."政治遗嘱"中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深刻论述和创新性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揭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列宁在评述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时说:“日益吸引每个国家的工人的新政权的实质就在于:从前管理国家的总是富人或资本家,而现在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党组织和国家机关中日益严重的官僚主义引起了列宁的高度警惕,尤其在晚年,列宁在一系列文章、书信和指令中,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并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巩固党和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此,列宁从各方面入手,采取了多种措施和运用各种手段防止和克服它。由于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本文不能面面俱到,仅结合我们的现实情况,谈谈几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