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印波  高远 《河北学刊》2015,(2):174-179
刑事诉讼行为的概念并没有成为刑事诉讼法的中心点,它是该领域研究的最小分析单位。本文不纠缠于学术谱系的考古,而从功能性原理出发,逐一讨论三个评价系统(成立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诉讼行为如果不成立,则不产生合法与否、有效与否的问题。三重行为象限图明晰了两组划分("合法/不合法"和"有效/无效")存在着交叉关系。刑事诉讼行为的程序性后果包括四种可能性:"合法无效"、"合法有效"、"不合法无效"和"不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不能不讨论研究的学风问题。学风问题,是指研究的立场、态度和方法问题。采取什么立场、态度和方法,不仅决定着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反思及其结论的合理和正当与否,甚至决定着对所研究问题本身的选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的、前提性的问题,如毛泽东所说:“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  相似文献   

3.
在环境问题的讨论中,以何种价值原则为判别各种事物的价值依据,以何种价值尺度为评价人类行为合理与否的标准,是争论各方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而分歧的焦点乃在于自然是否有可能,以及是否有必要取得与人同样的“道德资格”,从而成为环境伦理的终极价值和最终目的。本文通过对上述讨论的梳理和评析,认为各种环境伦理观的分歧和冲突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在整合中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4.
本次年会以"原理"课教学体系和重点难点为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参会人员认为,"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保证;"原理"课还应关注宗教观、社会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问题,应从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上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1981年底,湖北省世界史学会在武昌举行了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大会收到38篇学术论文、资料,大多具有一定的水平和价值。近代史组就“关于评判资产阶级革命彻底与否标准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有的同志指出,尽管英国在革命后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法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制,这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不同的政体,不能作为衡量革命彻底与否的标志;有的认为,某一国家在革命后生产发展很快,但这不能作为革命彻底与否的唯一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应当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是根除农民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恰恰是资产阶级革命彻底的标志之一。由此问题引起的对英国革命后废除骑士领土制是不是标志土地所有制改变的问题也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既是当前经济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改革的方向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深度,本文意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参加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探索。 一、社会经济系统矛盾统一体具有层次性 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绝不仅仅是纯粹的概念、范畴之争,它们直接涉及到对两个重大问题的基本认识:第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如果把握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为了正确地展开问题的讨论,我们又不能不先从概念的范畴层属和概念双方的对称性谈起,然后旁及其它,由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总是涉及某种社会经济活动或行为的,为此,首先需要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或行为的结构层次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平等受义务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充分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其应尽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职能.体制建构的合理与否、政策选择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的落实与否,而现念的深层影响则通过政策制定者对政策选择的价值倾向性间接影响义务教育公平的具体实现.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艾务教育问题上,法律规定的个人权利以及国家责任、政府职能,在现实中面临严峻挑战.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是一个需要国家和中央政府统筹考虑,尽快解决的问题,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并深长思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文精神问题已成为文化界讨论的热点,关于人文精神失落与否及相关的对策方面的讨论一度热闹非凡。但综观近几年来的讨论,对此问题的研究未有明显的深入。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哲学尤其是人学的充分关注。人文精神固然是一个文化的、伦理的或社会心理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却首先是一个人学的问题。只有从人学的角度,才能深层次地揭示人文精神的特质及其在人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一词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凡由人类创造或改造之物都属于人文的范畴。人…  相似文献   

9.
在真理的标准问题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应当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作为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只能是检验真理的手段、途径。这种观点是值得研究的。我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结合我国的国情,作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科学论断,并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到关系革命胜利与否、国民经济发展与否和无产阶级政权巩固与否的高度来告诫全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