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战时期兵工内迁重庆,造就了中国抗战大后方重庆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推动了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转型;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人文开发,可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国家战略性质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与经济发展基础,也初步改变了中国现代工业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2.
宫炳成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75-77
抗战初期 ,日军对中国的全面战争 ,使得本已千疮百孔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高等教育亦面临着断裂还是存续的危机。本文拟对国民政府高校内迁的背景、特点及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和深远影响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3.
周绍英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在抗战时期 ,当日本对中国进行全面进攻 ,中国沿海即将沦陷时 ,林继庸首倡将上海工厂内迁 ,并积极推动工厂的迁移 ,督导工厂重建、复工、生产 ,为抗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笃勤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95-100
晚清武汉曾经是与上海实力相当的工商业重镇,钢铁与军事工业堪称国内翘楚。进入民国后,武汉工业尽管在全国的位次略微后移,但总体趋势是在晚清开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工业被迫向抗战大后方搬迁,武汉工厂作为内迁的重点,与先期内迁的江浙工厂一道,共同演绎了中国抗战进程中的悲壮一幕。武汉工厂内迁不仅避免了武汉工业被日军利用的严重后果,有效保存了中国工业实力,而且促进了抗战大后方工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武汉的工厂大搬家以及长达7年的沦陷,中断了武汉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给武汉工业造成了深痛巨创,到新中国成立时,武汉工业仍未能恢复到抗战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皮明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21-25
文章回顾了抗战期间武汉各类学校分别迁往四川、云南、鄂西等地的艰难岁月,陈述了师生艰苦奋斗,共度时艰的事例,表现了师生在温饱不保的战乱环境中发愤工作、努力学习、宣传抗日救亡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诸葛达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3-49
抗日战争爆发后 ,国民政府被迫组织了沿江沿海国营和部分民营工厂迁往我国西南等内地。工厂内迁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 ,为大后方迅速建立起新的工业基础 ,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工业局面。虽然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战时政治经济的产物 ,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战争的进展和时局的转换 ,但它却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在战时短短的数年便走完了平时需要数十年乃至百余年才能走完的历程 ,并为嗣后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创设了一些条件和留下了一定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主动或被动所采取的有关政策而形成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模式 ,至今仍有鉴借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韦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219-222
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和重视.本文将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运动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总结和归纳如下,以期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更加细致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难民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难民的生存境遇之惨,胜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难民现象,“紊乱、惊惶、骚乱”可谓是抗战时期逃难民众的基本写照。即使在如此悲惨的境状下,广大的难民尤其是其中的内迁文化人士仍以坚强的毅力从事着文化建设,传播着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推动着后方文化事业的发展,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迁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从产生之初就显现了它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抗战时期出现的高校内迁,是中国在高校分布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改变了战前高校东多西少的局面,对战后中国高校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高校内迁对当前中国推进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实现腾飞的关键是国民政府抓住了沿海工业内迁、陪都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外引""内联",从而使重庆工业进入了一个超常发展的"黄金时代"."外引"不仅解决了重庆地区工业建设所需资金与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奠定了重庆工业发展的基本骨架,形成了高起点的工业发展基础;"内联"则既充分发挥了"外引"工业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又充分扩大了重庆工业生产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对周边地区的积聚和辐射作用."外引"与"内联",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重庆工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晋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74-79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是在经过战争废墟的原有油矿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边区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边区的石油工业成为边区工业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的建设,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基础,也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重庆的婚姻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丹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5)
婚姻与家庭问题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社会变动时期更易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战争所导致的社会变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与家庭在观念、态度、行为上的一系列变化.本文拟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这种变动的原因、现象与社会影响,以勾勒战时重庆婚姻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厚重的积淀 ;而且我们发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重庆文化与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化有着一个相似的文化发展背景 ,那就是城市地位的提高 ,为文化繁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丽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9-22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及中国东部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为求生存,在国民政府西迁政策号召下,全国范围掀起了人口"西进运动"。人口大省河南不仅人口数量迅速减少,人口结构也有变化(表现在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等方面),而且打破了传统东多西少的人口地理分布。河南人口的西迁,对缓解人地矛盾、加快偏远地区开发等方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由战争引发的被动迁移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5.
吴月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102-105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中日战场形势的变化,大批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士纷纷西迁。他们运用自身较为先进的新闻出版理念和经验,出刊办报、著书立说,使西部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兴盛局面。抗战时期,文化人的西迁对促进西部地区的文化交流,推动抗战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我国东部地区的图书馆机构迁渝,推动了重庆的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在战时得到强化。然而,日本对重庆的轰炸、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重庆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重庆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危机。出于共同反对日军侵略的目标,国内外各方力量为应对重庆图书馆事业的危机而发挥各自的作用,既有重庆各级政府提供的政策或经费支持,又有国内图书馆界的不懈努力、社会人士的无私奉献,以及国际社会的"友情"援助。最终,重庆图书馆事业逐渐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17.
何宁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3):41-43
抗战前,四川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抗战期间,随着沿海工业的内迁,四川工业获得迅速发展,从而成为战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对坚持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对抗战时期四川工业的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盛美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2):99-104
抗日战争使地处僻远边疆的云南得到了一个大好的发展契机,云南社会风尚变化空前而深入。较前相比,抗战内迁时期云南社会风尚在进一步变化中有了新的内容,即云南趋新群体的规模扩大,城市新型风尚不断增多,且具有深层次性。特殊的内迁历史背景也使云南社会风尚在崇洋、崇尚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继续发展的过程中日渐转向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取向。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大量人口内迁陪都重庆,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和发展提出了巨大考验,一种极具山城特色的民间交通工具滑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风靡一时。分析研究滑竿盛行陪都的原因,对陪都人民抗战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在民间文化和旅居重庆艺术家作品里留存,滑竿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