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使安徽省农村物流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代表区域经济为因变量,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额和农村物流投资代表农村物流为自变量,建立GM(1,N)灰色控制模型,得到安徽省农村物流与区域经济具体互动关系,据此,为安徽省农村物流的发展提出建议:加大物流投资和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物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优化区域经济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站在安徽省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高度,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特点及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为出发点,对安徽省金融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当前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制约因素,相应地提出了如何有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实现旅游业和金融业互惠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从发展角度分析了安徽农业小微企业的现状:一是安徽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二是安徽农业小微企业发展出现融资瓶颈,主要体现在安徽农业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少且不稳定、农业小微企业融资贵且风险高。阐述了安徽省对农业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主要构成,包括金融支持供给体系、金融支持保证体系、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提出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完善的间接融资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降低农业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条件,加大农业小微企业信誉评价体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供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农村信贷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物流建设已被列入我国政府“十一五”规划;农村物流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供给短缺的成因及其金融需求的态势,并为化解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与金融供求矛盾的路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及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大胆创新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阐述当前我国物流企业融资的现状,提出大力发展资本融资;开拓实物型、技术型融资业务;积极发展票据性融资业务;成立面向物流企业的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建立物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积极向金融机构借款融资;争取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等融资渠道创新措施,以期解决困扰我国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中小企业发展举步难艰 ,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究其原因 ,主要有制度障碍和企业的内部因素。政府和中小企业决策者应针对这些问题调整决策。文章提出了以下思路 :从宏观上发挥财政和税收的扶持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金融支持 ;微观上中小企业立足市场 ,提高整体素质 ,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共同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利用安徽省1987-2012年相关数据,采用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手段,考察“四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安徽省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四化”的进程,同时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反过来又活跃和发展了金融市场。但是,安徽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像预期中那样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冲击在短期内对工业化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农业现代化的负向影响最大;金融冲击在中期阶段对信息化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以1980-2012年安徽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VAR模型对安徽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且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率要大于金融发展效率.通过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完善市政债券市场和加大对中小规模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9.
港口物流和城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可选择以下路径:认真做好城镇化和港口物流发展规划,为两者协调发展绘制蓝图;实施信息化战略,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信息支持;完善城镇金融财政政策,为港城互动协调发展提供金融财政支持;优化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和港口物流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推动港口和城镇可持续协调发展;实施引才工程,为港城互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从研发资本、研发人力和研发成果3个角度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安徽省各地级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性,皖中效率值最高,皖北和皖南低于平均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发展规模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影响,而企业科研强度存在一定抑制作用;科技产出水平和企业科研强度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持和金融发展规模的空间相关性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进程 ,但它对地区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并无直接意义。产业素质升级是以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为目标 ,以政府资源创造为前提 ,通过产业资源创造 ,提高地区内产业质点素质和产业协同性。因此 ,产业素质升级对地区经济来说具有更直接的实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1997、2002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流通业中间需求的主要消耗部门,不同类型制造业对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流通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水平很低,中间投入结构在不同类型的制造行业也存在一定差异.流通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制造业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存在互动关系,但产业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重合产业大都集中在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为避免落入产业承接的陷阱,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在主动承接工业领域内具有优势的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加强承接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内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4.
流程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程制造业的物流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但是,物流问题对于流程型制造业的影响十分重大而深远。通过对连续流程制造业为典型的流程制造业与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业为典型的离散制造业物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为这两个工业门类的物流管理及运作建立了整体的分析框架。在前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流程制造业和离散制造业本身产品的理化特点、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将极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及废弃物物流等物流核心领域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疆制造业优势产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面积位居西北第一,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对西北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培育本地区的优势产业是增强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路径。而制造业是一地区的经济支柱,因此发展具有优势的制造业是发展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关键。该文通过建立两级指标对新疆的主要制造业进行优势分析,得出它们的综合优势排名,确定出新疆制造业的优势产业。最后,对如何发展新疆制造优势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投入产出方法考察了中国房地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从价值量来看,房地产业消耗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总量并不多;考虑到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近年明显下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因此从数量上看,房地产业消耗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显著增加了。就地区比较而言,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消耗水平较高。在房地产业内部,物业管理业和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开发阶段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在中国证券业的应用,分析了证券业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并得出了放松规制是提高证券业绩效的有效途径的结论.为此提出放松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壁垒、深化核准制的改革和改变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等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学界普遍地将旅游业归属于服务业的论断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实际上 ,旅游业与服务业在概念种类、资源依托、产品形成、满足对象、功能作用等方面均有根本而巨大的差异。因此 ,旅游业不应因为卷入了大量的服务性行业而被视为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而应被确认为一个新兴的独立产业范畴  相似文献   

19.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并给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带来良机。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具有产业集群性、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先船舶制造再船舶配套转移和时效性四大特点。中国船舶工业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对策为“以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强调优势和特长,开展错位竞争;积极承接国际船舶配套业的转移,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积极承接国际高附加值船舶制造的转移,不断提升造船层次;尽快提升我国船舶设计与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产业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北京1997年12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130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辨识北京产业体系的内在联系, 确认重点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北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北京应重点发展机械设备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汽车产业群、医药产业群和科研文教产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