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贸发展方式与贸易摩擦的形成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个中原因错综复杂,其中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模式是最重要的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贸易摩擦与外贸发展方式的相互关系,指出为消除和缓解贸易摩擦,中国应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贸易结构,推进加工贸易转型。  相似文献   

2.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接连与欧盟、美国发生了纺织品贸易摩擦.这意味着在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欧美等国家会更多地运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等手段,制约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纺织品的进口.中国政府和相关产业在应对贸易摩擦的同时,应积极做好重点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松洲 《学术论坛》2008,31(2):142-146
加入WTO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但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社会责任标准等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制约了我国外贸的持续发展.究其原因,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国际产业结构不协调、WTO相关条款的模糊性等构成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外部根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贸易顺差和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出口结构不平衡、出口无序竞争等构成了我国贸易摩擦频发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2002、200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核算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度的动态演变趋势,明确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是:主导产业将在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中产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已具备一定基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消费、就业、贸易摩擦等因素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外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知识产权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新热点.霸权主义、生产能力冲突是中外知识产权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理论动因;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成熟是其发生的法律成因;而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了解不够,应对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能力较弱等则是其发生的其他诱因.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应对,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促进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等事前预防措施与提高应对能力、探索应对策略等事后救济措施的共同作用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伏玉林  杜凯 《学术月刊》2012,(8):93-10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严守承诺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农产品出口正在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选取棉花、小麦、稻米和大豆等四种主要农产品,通过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考察净出口波动、产出效率和补贴政策,对中美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政策展开比较分析后发现:美国凭借其生产技术和贸易制度设计上的优势地位,实施严格的技术规制来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向生产者提供巨额补贴以巩固市场竞争力。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和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的缺失,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有背离本国农业发展水平的趋势,产业安全正遭受巨大冲击。中国正在成为新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力量,为打破农产品贸易被动局面,中国应将发展中国家利益纳入贸易制度设计中去,增大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对贸易壁垒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走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得出了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旧有增长源泉的枯竭,而其对中国经济的伤害也将逐渐深入.受到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很难维系,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是必由之路.由于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不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段较长的困难时期.基于这些判断,我们针对性地给出了应对危机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策略.并对当前流行的一些观点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8.
犯罪是特定的个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犯罪根源必须从人性和社会两方面来研究.从社会而言,犯罪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从人性而言,犯罪根源是人性的利己主义.人性根源与社会根源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所以对犯罪发生来说,人性根源比社会根源有更根本的意义.人性根源引发犯罪的机制在于:极度贪图利益,致力价值错位,肆意放纵欲望.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自19世纪40~60年代起,由于近代工业在中国的产生,使古老的农业大国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如果以“信息社会”作为工业社会的后续社会,那么这里所分析的经济发展阶段的时间跨度,应当是中国处于农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间的工业化时期。 国内外经济学家们依据不同标准将工业化划分为不同阶段,以便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区分。但他们的划分方法大多是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中概括出来的,体现了工业化的一般进程。对于后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国际分工格局不同,资源禀赋和制度不同,其工业化具体进程和实现方式就不能不存在着重大差别。 我认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可分为三大阶段六个时期。这三个大的阶段即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如果从经济生命成长周期来看,这三大阶段可相应地称之为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从速度增长方式来看,这三大阶段可相应地称之为被动增长阶段,持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区族群的迁移和转徙带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尤其是促进了史前时期的辽西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红山文化时期的辽西区是中国史前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而这一优势基本上终止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三代时期的辽西区与商、西周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春秋战国时期,辽西区成为东北民族南下和燕文化北上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1.
文章立足国际霸权稳定理论,利用2001~2020年新疆工业细分行业数据,理论推演、实证检验中美贸易摩擦对产业发展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新疆产业政策带来的创新投入能否抵消贸易摩擦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新疆整体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小,但对纺织业等受打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程度较深,新一轮贸易摩擦通过限制新疆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或将影响新疆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潜力。在此背景下,新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稳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新疆产业创新投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美西方贸易打压的程度,但其弱化程度偏低。面对新一轮中美贸易战,新疆产业创新投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抵消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强化了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新疆应以“适度战略”为支撑,突破思维局限,精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贸易摩擦对新疆产业发展的倒逼作用,推进新疆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毅 《东南学术》2007,(6):76-84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张,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呈现出频率增加、强度提高、覆盖面宽、影响加深的特征,表明我国进入对外贸易摩擦多发期.本文剖析了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根源,并提出化解贸易摩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来源,“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五四时期,《小说月报》大力译介英国、法国文学,摸索了剔除、强化和妥协等三种西方文学进入中国的途径,形成了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翻译现代性”理念与实践。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不发达国家来说,经“翻译”而来的文学“现代性”追求是复杂而多向度的,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文学领域,不只是一种打通了域外文学/翻译文学/本土文学之间界限的中国“现代文学”构造过程;而更多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与冲突间的跨文化抉择,也是一份消弭了文学性/社会性彼此不同指向而呈现出自省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交混的矛盾而又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哲学的影响,对于后者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接受与阐发的过程:期待视野的形成与改变,接受视点的游移与整合,以及接受链条的构成与延伸,均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这一影响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5.
以同一产品价值链上不同环节在优势发展空间或区域分布为特征的产品内贸易分工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分工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产品内贸易分工中"中国制造"的产业创新与升级问题也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我们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比较三次产业间与产业内劳动转移与发展的规律,解析了产业内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与发展的现象及其原因,厘清了产业内劳动的转移、发展与横向产业理论的逻辑关系,阐释了产品内贸易分工格局下全球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根源,提出"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本质上是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升级,是知识带动下技术与创新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与早发现代化国家不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往往周期短、强度大,是一个快速的现代性获取过程.亨延顿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获取过程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败的过程,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过渡阶段.危机的根源不是贫困和落后,而是社会成员致富和发展的欲望,以及社会满足这些渴望的能力之间存在着的巨大落差.要保持现代性获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制衡政治参与需求,适时、适度开放政治系统的政府.亨廷顿"差距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与稳定问题的借鉴意义在于:有效发挥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吸纳不断增长的参与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中国表现得尤其明显.面对日益激化的国际贸易摩擦,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接着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益激化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8.
对于明清时期中国宗族来说,宗族认同是由历史记忆与宗族边界共同支撑而成的。就徽州地区而言,从长时段的角度看,早在明嘉靖、万历之前,部分徽州宗族便已完成了历史记忆的整合,进而确立了自身的宗族边界。这两者并非是万年永固的,受到明清时期徽州地域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族边界会呈现不同状态,并进而对历史记忆产生不同作用。需要看到,这一动态过程在明清时期中国不同地域展现出一般状态的同时,还有着自身的地域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国家竞争优势将依赖高知识附加的技术发展。对于中国而言,重大技术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课题,甚至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地位和经济社会安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在重大技术干预和支持方面的经验,是我国改变现状,成功实施赶超目标的有益开端。根据计划的不同层次,重大技术计划可以分为以重大技术为核心的全国统一计划和以战略产业为核心的关键技术计划。通过选取超级大国美国、发达国家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作为样本,对其重大技术计划的实施经验进行考察与综合分析,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家意志、增加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资助;二是对于以重大技术为核心的全国统一性计划,应该全面考量和顶层领导;三是对于以关键产业为核心的重大技术计划,应该以政府出面组织建立创新联盟为主。  相似文献   

20.
近来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纺织品贸易方面在2005年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多方面制裁。如何利用现有的优势,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贸易发展的路子,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诸多因素中,加强纺织品产业调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