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1 毫秒
1.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人权思想初探朱广东毛泽东人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对中国人民权利的状况、实现的途径、保障的方法等问题所作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2.
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人民主权”的人权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权思想,提出了考察人权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资产阶级人权观和无产阶级人权观具有本质的区别,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国家主权重于人权,应把国家主权放在第一位等,这些关于人权的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本文着重阐明:“解放个性”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解放个性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争取“几万万人民的个性发展”,是无产阶级人权的基本目标。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有“同等的人权”,争取和维护民族的自决权和发展权,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核心。在国内,他肯定广大人民有“同等的人权”;各兄弟民族充分享有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为基础的民族的人权。在国际,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他的“三个世界”理论,为争取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作出了贡献。主张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新拓展。对广大人民“施大仁政”;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救死扶伤;在对敌改造和统战工作中行人道,给“出路”,反映出毛泽东维护和发展人权的真实立场。  相似文献   

4.
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正确到失误的过程,即从民主革命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知识分子判定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失误的产生,既与时代环境有关,也潜藏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认识和判定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之中。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历来重视研究国情。毛泽东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他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本文从毛泽东重视了解国情以及了解国情的方法和了解国情所应持的态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丰富的国情思想。并指出,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国情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基础,而认真总结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国情观,是正确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三反”、“五反”运动内容的分析,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反腐败的主张和理论,阐述了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时期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由最初的爱国、维新改良到最后演变为革命,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并最终为民主革命的理想而壮烈牺牲。本文试图从爱国、改良思想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时期.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对陈天华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进行简要分析.有助于人们对陈天华的深入了解.推动陈天华研究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分别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本文从时代背景出发,着重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各自不同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是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①要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里,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思想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建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必要对毛泽东建党思想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都十分重视私营工商业问题,并阐发了系统的私营工商业思想。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有利于认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于民粹主义的态度是毛泽东思想研究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是民粹主义的坚定反对者,但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民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研究毛泽东的政治、军事、哲学等方面的思想,而对其经济思想,特别是民主革命时期经济思想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历史特点,揭示了通过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来发展中国经济的客观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3.
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毛泽东都强调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作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从而成功地开展了与当时国情相适应的革命民主政治建设;建国后,毛泽东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建国初期,基于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对国情的认识与分析没有有效地贯彻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结果出现"大民主"、乃至"文化大革命"这样践踏民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十分重视私营经济问题,并阐发了系统的私营经济思想。这主要包括保护根据地的私营经济、鼓励私营经济发展、争取国营经济对私营经济的领导等。在私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此进行研究和探讨,是颇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是决定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问題的一个重要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党的任务,是要彻底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创造条件。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根据革命的任务和国內阶級关系的新情况,明确地规定了党在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并在战争、土地改革、工商业、統一战线等各方面制定了党的具体政策。这就保証和促进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的策略和政策,是革命胜利的保证。毛泽东同志把党的策略和政策看做是党的生命。毛泽东同志說:“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我们党正是依据毛泽东同志所制定的策略政策,不断把革命从胜利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科学论断,标志着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开始形成,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产生着巨大影响。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对于今天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来源于他对马克思主义商品价值规律的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阶段,他的商品现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马克思、列宁的认识局限。但是在他晚年,由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使他的一些正确的商品现没有得到继续发展。毛泽东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没有专门的著作来论述,但在他的一些著作或讲话中,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他对商品经济的认识过程,可以按两个时期来划分:一个是民主革命时期;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民主革命时期主张积极发展商品经济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时期,毛泽…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义社会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之后将要经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建国初期毛泽东即放弃了这一思想,转而主张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为什么要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呢?通过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以及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抗日时期和解放前夕有着明显的不同。建国初期,党内相当多的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在内,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解基本上是停留在抗日时期的水平上。由于这一原因,也由于受列宁过渡时期理论的影响,毛泽东轻易地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农民进行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这对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民主革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