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在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中,体现着他对君子理想人格的多重期许。笔者将船山先生对君子人格的期许,概括为修身、处世以及救世匡时三个主要方面。船山先生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来,难免有历史的和自身的种种局限,但是他那种对知识分子经世致用的现实期许,对现实社会深沉的关怀、忧虑与同情,以及独立的具有批判性的理性思考精神,理应代代传承。当今知识分子,也应传承古人"为人弘道"的精神传统,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深切地关怀社会现实,为人民立德立言,肩负起为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读通鉴论》第十卷,主要评论三国史事,其中比较完备地体现了王夫之的战争伦理观。在战争权利上,他以正统的国家意识为准则,强调战争参与和发动的必要性与正义性;在战争行为上,他以传统的人本思想为准则,强调战争过程的道德性和合目的性;在战争主体上,反对国家投降主义,强调"与人争战"的伦理原则以及基本道德固持。这些战争伦理思想在现代仍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健 《船山学刊》2018,(2):32-37
《读通鉴论》是王船山晚年撰写的一部史论与政论结合的巨著,该书中有比较丰富的"法治"思想:把"法治"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在"人治"与"法治"的关系上,突出了"法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治理国家方面,船山还隐约认识到根治官场贪污腐败需要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将吏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在重视官吏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强调在制度的范围内对官吏进行监察、考核,对官吏贪污贿赂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把法治作为惩罚贪官污吏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与现代法治中预防官员腐败与制度反腐的立法精神相一致,足见王船山"法治"思想之远见。  相似文献   

4.
宋高宗一朝执政治文化之牛耳的不是余英时所说的王安石之学,而是以胡安国为代表的《春秋》经学。《春秋胡氏传》上承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和程颐《春秋传》,把尊王安内、君臣之义、礼乐教化置于最高地位,集中体现了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王夫之对《春秋胡氏传》的批评,揭示了宋朝士大夫政治文化从"妾妇之道"向"仆妇之道"的转变,不仅在事实层面有助于重新认识被道学歪曲了的宋代历史、据实恢复宋史的本来面目,而且在价值观层面突破了宋儒以尊王压倒攘夷、以文治排斥富强、以君臣之义抑制民族大义的传统观念,确立了攘夷、富强、民族大义至上等适应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之历史潮流的新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健 《船山学刊》2015,(6):8-16
王夫之生活于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动荡时代,他作为明王朝的遗民,亲眼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亡国之痛的烙印。明朝的灭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国家积贫积弱、社会财富分布严重失衡,民不聊生导致的恶果。因此,王夫之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非常关注各朝代的经济、民生问题,他时刻在思考国家如何才能走上富强之路,于是撰写《读通鉴论》。该书中有关国富民强的经济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观点与百余年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中的自由经济思想颇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刘荣 《船山学刊》2016,(1):22-32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本是一部内容上独立的自洽之作,有着明确的写作宗旨和目的。它是一部从历史流变的实际中思辨地考察中国历史的专著。在其中,王夫之进一步肯任和充实了他在中期著述中提出的人道法则,更是通过人道这一历史哲学在历史现实中的伸张与适用落实了人道之作为中国历史的意义的地位,而历史也无非就是以礼为核心的人道的展开与实现。换句话说,船山先生的《读通鉴论》作为一部经验或实证方法论基础上的思辨的历史哲学作品,其主要写作宗旨在于阐明中国历史是人道为规律的进展,历史的意义就在于人道之起源与流行,船山在对各种历史现象的解释中充分完整地说明了这一著述宗旨。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说历代兴亡之事,意在对明朝历史作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在民族问题上,他借古讽今,表现了他在明朝灭亡后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操守;因家国亡于异族入侵,借《资治通鉴》以诉亡国之恨,在王夫之前有胡三省注《通鉴》,后有陈垣的《通鉴胡注表微》,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之际,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学者皆会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寄托,鼓舞信念。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认为在人地关系中,地余于人或人余于地,都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影响今后发展,国家应当考虑并调节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最集中地表现在:历史著作的撰写中必然有哲学思想贯彻其中,历史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机械摹写,而是通过史学家的重新构思,使史书彰显某种道理,传达某种价值观念.价值与知识并重,史料的采撷、记录、评断与价值的彰显结合,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哲学对历史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为史家提供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所必需的立场、观点、价值取向.哲学是历史的灵魂,决定史著的思想高度、艺术高度,而这两者是"成一家之言"的关键.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是史评中最富哲学思想的著作,它的特点是:其一,不言正统;其二,因理事而论得失.王夫之在"通""鉴""论"几方面的发挥,都是在哲学的指引下做出的.  相似文献   

10.
宋小庄 《船山学刊》1991,(1):125-126
《读通鉴论》主要以《通鉴》所载史事发论,部分针对“臣光曰”和司马光所引史家论赞评议。上自秦始皇,下迄五代,偶兼论三代、春秋战国及宋元明史事。王船山对于朝代兴衰、历史事件和人物作用,力求探索其规律,辨析其因果,评价其功过,论断其是非,给予理论性概括。在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的领域内,充分展现其极其活跃的思维和卓越的才识。  相似文献   

11.
从《读通鉴论》中可以看出,晚年王夫之将贾谊视为一个“自异于李斯也不能”的权术型政治家。基于此,王夫之认为贾谊在学问上“粗而不纯”,在政术上部分认可但又认为他“不闻道而只为术”,在道德上认为他“不丧其贞”但又“刻薄寡恩”。总体而言,晚年王夫之对贾谊评价不高。之所以如此,当与《资治通鉴》中贾谊“政术型政治家”形象的文本限定、明末社会反思与批判思潮、王夫之的理想人格、王夫之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体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许宁 《云梦学刊》2004,25(6):29-31
王夫之基于《中庸》的文本阐释,发挥出他以性命论、心性论、性情论和中和论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思想,通过对程朱理学思维成果的批判继承和原则吸收,在新的历史背景中,构建了富有自身理论特质和创新色彩的人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明清文人对杨慎诗歌的选评,可代表主流文坛对杨慎的接受.王夫之<明诗评选>,基于对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的批评,认为杨慎诗歌上承风雅精神,诗旨主张"雅" "洁",而在艺术上追求"浑成"的艺术境界,语言浃洽圆妙,结构圆融,情景妙合无垠,宾主"镕合",通首混溶弥合,浑成一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王夫之与朱子对《论语》的解释进行比较,来阐示王夫之对《论语》解释的特征。王夫之要求读《论语》,不要把《论语》中的话语局限在那个时代,而是要超越并普遍适用到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提出读《论语》时最应该警戒被他称为"药病说"的读法,而朱子及其后学在解释《论语》时,大多采用的是此种读法。王夫之批判"药病说",反对机械地运用《论语》,并将"理一分殊"或"同道殊途"的方式作为解释《论语》的另一种方法。王夫之重视学,断言没有人能不"学"而成为圣贤,彻底站在重视"学"的立场上解释《论语》。  相似文献   

16.
林国标 《船山学刊》2010,(4):197-198
本文首先分析了《落花诗》政治意识形成的原因:一、诗人在诗学上对诗歌"匡维世教"的社会功用的强调,及对"外周物理"、"情景相和"的美学境界的追求;二、明清之际士大夫独特的政治情感与落花摇落、萧索的物理特征的契合。最后通过文本解读,对落花诗中蕴含的政治意识作以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应从唐五代小说溯源,而早期白话小说具有怎样的文学风貌,前彦时贤已有所论述.本文以<叶净能诗>为中心,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唐代史实及民间传说,对<叶净能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到早期白话小说的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道家思想中,自由意味着个体将生命当作无功利的游戏,游就是生命的本质。尽管每个个体的自主性会对他者产生制约,但个体之间是不足以相役,不足以相君的。道家自由的原点就是要合于天钧与道。有己、私智、语言等是自由与逍遥的限制因素。道家要求个体超越于心知之灵;依从各自的条件,各如其分,各凝其神;超越一切功利的关系,以无用用无用,最终与道相合,休乎天钧。  相似文献   

19.
魏春春 《兰州学刊》2009,(12):184-187
针对雷庆翼对《诗经稗疏》的批评,从不背事理和非为卫道两个方面加以反驳,考察分析了王夫之在《诗经稗疏》中表现出的《诗》学阐释学方法有三种,即审文辨字,正本清源;依古立意,博采百家;审之以理,求之以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宋论》为主,结合其他文献来对王夫之政治思想近代突破的模式作历史考察。文章认为,王夫之在批判儒家道德政治既讲捍卫道义而又贪恋名利、既倡仁义道德而又滥用严刑峻法这两大悖论的同时,鉴于这种道德政治强调亲亲、等级以及倡导绝对主义价值取向的理论缺陷,选择性地吸取了以原儒尧舜圣王型政治理念和道家虚静无为学说为主要内容的古典人文主义政治思想,并予以发展。在民族主义感情的强烈催化之下,船山给古典人文主义政治思想注入了许多积极的近代内容,其人文基础也得以空前扩大,从而较好地弥补了这种古典思想诸多的先天不足,并使其创造性地转化为较成体系且初具近代意义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