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美国后现代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唐纳德·巴塞尔姆对小说文体进行了大胆的反传统革新,他运用了解构主义的中心消释这一核心理论来颠覆小说作品中传统的等级结构,并倡导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其具有诠释的多样性,他的作品以颇具特色的异化特征恰当地描述了后工业社会的混沌场景,充分展现出后现代主义解构性审美特点:不确定性、零散性、无我性及不可表现性。本论文将以解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文本形式、意义及内容三个方面解构其代表作品,赏析其独特的后现代创作风格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解构主义认为意义包含文本之外的内容,文本之间可以互渗,人类的经验具有多样性,文本没有稳定的解释。其基本意义为拆解,它关注文本的非作者意图解读,强调解读的无限性。解构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和永久性。武器装备中的结构视为文本,其中渗透着解构主义。起点结构和结果结构是解构路途中的里程碑和参照物。它主要表现为武器范畴的解构、实现嫁接、创造寄放结构、结构超级化、削弱敌方感知能力、外部条件产生武器作战形式中的解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式的解构、武器与目标之中的解构。对其揭示具有重要的军事科技创新意义、语言学意义、教育学意义、国防和军队改革意义。  相似文献   

3.
《洛丽塔》的解构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传统单一性格人物形象的解构主义倾向、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解构主义倾向和对传统阅读模式的解构主义倾向。这一解构主义倾向体现在主人公、叙事视角和去中心化阅读模式的设定之中。其中,《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的人格分裂为两种:理性的大学教授和非理性的恋童癖,两种人格的互相解构使得《洛丽塔》解构了传统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洛丽塔》中使用的四重叙事视角解构了传统小说透视性叙事模式。《洛丽塔》阅读模式解构了传统的以作者中心或作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阅读模式,构建了多元意义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4.
杰弗里·哈特曼是法国式解构思想最初在美国的发扬者之一,为盛名久远的耶鲁大学学者和"耶鲁学派,"成员。其解构主义批评理论是与以德里达为主要代表的解构主义批评和美学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别是对解构主义的不确定性理论的继承。但是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超越。他把解构当成一种文本解读的策略而非某种教条。批评与文学同一性这个观点正是哈特曼解构主义批评理论最别出心裁之处。此外,对于人文性的信仰,对批评家心理学方面的探索,均体现了他既坚持批评本体又超越批评的姿态。哈特曼以传统的人文特性兼具解构特征,是一位"超越解构的解构者"。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运用元叙事、拼贴、漫画式人物、黑色幽默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把现实与虚幻结合起来,构筑多元、开放式结构,同时又在解构与结构的并存中建构中心、意义和主题,消解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典型特征,使作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非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川久保玲解构主义服装设计风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久保玲(Rei Kawakubo)作为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师,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风格,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在服装的造型上打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对服装结构进行重新解构和组合,运用解构主义的处理效果,采用不对称的裁剪、利落的线条以及独特的色调来进行设计,强调面料的独特性和混合性图案的拼贴等。通过研究川久保玲在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阐释其设计作品的传承效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两个哲学命题的相似性为切入点,对解构主义与尼采在哲学思想上的渊源进行了探讨,证明解构主义理论中对于作者权威的解构以及文本终极意义的不确定性等基本观点皆可自尼采对理性以及宗教的解构中找到根据。因此,可以说,尼采是现代以及后现代解构主义思想的理论奠基人。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挑战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二元对立原则,瓦解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颠覆了语言结构系统中被认为是主要和次要的对立关系,导致了其后解构主义理论的产生.本文以短篇小说《女儿愿》为分析文本,试图从解构理论的视角对其表层含义及其深度模式下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以其破解"中心文化"之说,实现对两种文化冲突中所谓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存在的合理性的解构.  相似文献   

9.
以解构主义对文本的解放与解构为理论原点,分析了网络文学的三个文本特征:作者的散逸;结构的无意识化;表达分式的多媒体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解构主义的本质和价值,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定和评价。根据德里达的自述和解构实践,可以对解构主义的本质作三个方面的概括和规定: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一种书写方式、一种阅读方式。德里达首先通过语言学解构,来转变"所有人文科学的认识模式";又把解构应用于政治、伦理、文化和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划时代的作用。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争论最多、关注最广的文学和哲学理论之一。解构思想的诞生撼动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在场"中心论。解构主义的出发点是西方的经典文本,德里达引用西方哲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文本,将它们作为他思想的源头和研究的对象。从柏拉图的《斐德若篇》(Phaedrus)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德里达一步步地构造了一套由不同的新概念相互交叉、相互说明的解构思想。这种蜘蛛网型的解构思想,制造了一个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及其代表性经典无法逃出的陷阱。德里达通过他本人创造的新概念如原始书写、延异、踪迹等攻击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语音中心主义思想,为几千年受敌视的"书写"(文字)重新定位。由此可知,"书写"概念在德里达解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那么,这种以"书写"(文字)问题作为基础的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是如何被解读的?本文试图通过这个概念在非西方世界的解读,探索德里达解构思想在非西方世界的影响和接受。  相似文献   

12.
"自我意识"是杰弗里·哈特曼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一条潜在脉络。"自我意识"首先是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范畴的继承和吸收,同时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了黑格尔对于概念统一性的坚持,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概念范畴进行整合与开创,既是对现代性概念的突破与解构,也是对解构主义精神的反省与补充。自我意识不但是哈特曼文学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同时也是哈特曼进行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具体方法,因此最能彰显哈特曼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3.
面对异化的理性所带来的文明发展危机,德里达以解构的视野与策略,从"文本"研究的词源学入手,不断延宕向哲学、政治学和伦理学,进而引入对文明的忧思与救赎,开创了文明论研究的新领域和文明救赎的新模式:解构主义文明论。这种文明论以颠覆传统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为突破口,从而解构工具化理性文明的前提与内基。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一种承诺,解构主义文明论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后蕴含着文明和谐发展的理论旨归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4.
本篇在初论的基础上,将对《儒林外史》解构主义特征的探讨扩展到圣贤形象、名士风流、礼贤下士等诸多方面。吴敬梓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儒林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士人世界。小说颇具独特的解构手法(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本篇在初论的基础上,将对《儒林外史》解构主义特征的探讨扩展到圣贤形象、名士风流、礼贤下士等诸多方面。吴敬梓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儒林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士人世界。小说颇具独特的解构手法(技巧)。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德里达用解构的思维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解读,形成了被学界称为"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国内外学界关于德里达这一学说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观点可谓众说纷纭。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解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基本意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他的诸多观点在学术界也颇具争议.基于对"形而上学与逻格斯中心主义""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两组哲学概念的辨析,深入解析了"解构""异延""文本互文性"等解构主义核心术语,并进一步探讨了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哲学渊源、形成过程.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一方面促进和丰富了翻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翻译存在的前提与必要性,对翻译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冲击与颠覆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小说承继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因,既玩味于自我意识,又联系世界,来结构新的历史--"野史",以"野史"解读正史,展示了"过去的在场".解构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下历史的神圣与庄严,解构了人生的深厚的意蕴,以解构主义精神的独语将过去的生活呈现在当下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借鉴解构主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新武侠宗师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解构分析,颠覆了以往金庸小说研究中对其小说结构和主题的理解,认为:从结构上而言,以往批评所认为的小说中"江湖"和"庙堂"的二元对立结构并不成立;从主旨上而言,作者自己所阐释的小说主旨和批评界对这部小说主旨的传统认识也未处在小说意义的中心地位;而散布在小说意义边缘的细节,则颠覆了传统观点中几组重要的二元对立概念。  相似文献   

20.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褶子理论"解构了文本的语言逻辑,对建筑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褶子"建筑美学范式拓展了建筑的形式语言.通过阐述"褶子"理论中蕴含的"混沌"思维,分析当代建筑作品中"褶子"的解构特征,从而探讨"非美之美"的美学思想及多元共生的文化精神,为当代建筑创作方法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