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立于1996年,承担着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及科研任务。按照学校“一体两翼”办学特色的建设要求。积极从事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心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大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的建设力度。已建设有“323”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心理测试实验室,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中心拥有先进完备的心理测评及相关心理调适设备,积极对全校师生开展各种心理服务。中心的宗旨是:“爱心、理解、尊重、接纳”。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全面发掘大学生内心的心理金矿。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过开设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电话热线咨询、心理素质训练和开放心理阅览室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本着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挖掘学生的创造力的理念,于1996年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学会和大学生创造学会。大学生心理学会以“为健康者更健康,心理困惑者能得到及时帮助”为宗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公演、大学生心理互助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学生创造学会以“宣传创造理念,提高大学生创造力”为宗旨,开展了头脑奥林匹克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两大社团的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学会2004年获全国优秀社团称号。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明确提出了“三创新”和“五结合”的新时期高校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女大学生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心理状态,了解到一些负面心理因素干扰学生主体,也干扰教学效果,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消极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相应的心理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调节与指导,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孙卿 《人生与伴侣》2022,(27):80-82
<正>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学教育不光需要完善已有的教学环境,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在教育工作开展中,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具备适应多种环境的能力。文章将从个性与认知方面出发,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对教育者来说,要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大学生来说,要学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合理调适自己心态;学会控制不合理欲望,维护心理平衡,不断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5.
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能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法,了解人类艺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此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同时在运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悟能力、操作运用能力、艺术鉴赏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发展个性,使之“人格”完美化。文章从艺术教育与培养兴趣、调节心理、完美人格、健康成长等四方面来论述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网络交往给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影响。网络交往中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还是要通过网下的现实教育来实现,重点在于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做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实践运用出发,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并以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调适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方式要注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并构建积极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心理方面的障碍。过去我们常常习惯于当作是品德问题来看待,只偏重于“事”而忽视研究“人”,影响了教育效果。心理上的症结是需要通过心理品质教育和心理疏导来解决的,这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0.
提高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是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女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要针对女大学生在心理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高校女大学生心理保健系统,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培养女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希望,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令人堪忧,以至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主要从分析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着手,认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为关键。并结合古代文学教学来谈一下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谈恋正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大学生恋爱因素的剖析,阐述了高校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恋爱心理的目我调节,自我控制,正确解决恋爱矛盾,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3.
朋辈心理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朋辈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的一种探索。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在学生中设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学生班级中设立心理卫生委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预防性和广泛性,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新形式,有利于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助人和自助目标的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学校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学校体育的健康教育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规范其健康行为方式,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调解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15.
<正>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其抵抗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外,也能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皮格马利翁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有.教师根据此效应来完成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获得丰富的知识.此效应普遍用于中小学教育,但是,在当今对于大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也产生着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它是创新教育的需求,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对学生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学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可从这几个方面去探讨:对话式讨论、新型"教学文化"的创造、元认知训练、案例教学等。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理论上,便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意义学习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进而达到自我实现。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健美操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由于基础差、协调力差而产生的拘谨及胆怯心理。本文试从健美操基础差学生不良心理活动的表现,来探索调节学生不良心理反应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两课"课堂教学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个体品德培养的主渠道。然而大学生在"两课"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不仅影响"两课"教学的实效性,还影响个体良好品德的养成。从荣辱观道德心理的机制剖析其产生的心理基础,有利于为"两课"教学克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