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分析知识可视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例,提出知识可视化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类正处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技术对学生获取知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此阐述了知识可视化的本质内涵及其知识可视化的基本类型,针对事实知识、技能知识、规范知识和领会欣赏知识,具体探讨其可视化方式的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3.
4.
知识可视化是数字化环境下知识表示、加工和传播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挖掘知识的内在表征。通过数据的提取和挖掘可得到有效教学信息,对教学信息的深入分析可形成结构化知识。知识可视化的重点在于理解数据的内在关系和信息的表征及传递模式,这样可以使抽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认知地图和语义网络等形式来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可以有效表征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及内在关系,增强知识的形象化视觉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知识表征是指知识的外在呈现形式,是一种可视化表征.知识可视化是要以合适的图解手段呈现知识,以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改善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目标,知识可视化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可视化的涵义、理论依据、特征和目的;其次分析了学习内容可视化的过程;最后论述了学习内容可视化的形式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知识可视化这种工具来解决远程教育中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和文献的整理以及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论证了知识可视化应用于远程教育中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基于CNKI数据库,把2013—2020年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649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篇名核心词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外部特征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和内部特征的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相应的可视化知识图谱,从而从特定的角度清晰直观地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演进过程、前沿趋势和研究热点。目前,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一带一路、法治、现代性、世界主义、中国梦等诸多方面。全球治理、中国价值、中国外交、国际话语权等是热点话题。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于: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着重关注世界主义和民族国家,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建筑业的低碳转型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为厘清我国建筑业碳排放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2009—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以“建筑业碳排放”为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文献发文量、主要研究者及合作关系、发文机构、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研究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等知识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文献发文量在经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后,近年来呈现下滑趋势,高水平研究成果不足;建筑业碳排放研究人员形成了核心作者群体,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主要发文科研机构中,高等教育机构占较大比例,未来校企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打造产学研“生态圈”;研究热点可归纳为建筑业碳排放核算、建筑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低碳建筑三个方面;隐含碳排放研究是建筑业碳排放研究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可视化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分析入手,着重论述了知识可视化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影响,认为知识可视化应该成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分析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知识可视化创作的促进作用,指出网络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和传播能力对知识可视化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阐明了知识可视化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共同目的—一促进网络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传播与创造,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了知识可视化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性,提出知识可视化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传播意图为导向的知识可视化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设计艺术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内涵以及“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归纳总结了围绕“知识采集”、“意图确立”、“可视化映射”、“创意草图”、“知识图表”五大环节的知识可视化设计流程与方法;并通过对“美国大选”选举地图可视化设计案例的分析,提出意图导向型知识可视化设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化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2008年以来CSSCI数据库收录的616篇网络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明确网络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与未来趋势。通过绘制年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高频关键词、研究趋势等图谱发现:网络文化研究热点有网络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化与文化产业;网络文化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是网络文化全球化发展、网络文化现状及环境分析、网络文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了解国内有关网络组织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利用NoteExpress、Bicomb、SPSS和Ucinet分析软件,采用关键词共现、作者同被引等分析方法,从现状、核心作者群、热点与主题研究等视角对中国知网(CNKI)查找到的3133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国内网络组织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结果显示:网络组织研究主要围绕网络组织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竞争优势、协同和治理机制5大热点领域展开,并得出研究主题与对应作者、热点趋势,为网络组织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借助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以中国知网1989年至2018年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绘制该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发现,我国专门用途英语的热点话题主要涉及覆盖学科、现状探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研究前沿课题包括"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绩瞩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从业者们对非遗的内涵和特征理解不到位造成的。文章从非遗理念的学理性基础、文化遗产公约的相互关联、与民众紧密相关的属性以及其共享性、跨界交叉性、工作对象的无边界性、参与观察、忠实记录田野方法的重要性、尊重遗产持有人的权利、准确理解非遗的原生态或本真性等九个问题切入进行了论证分析,揭示和解答非遗的内涵、外延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Cite Space V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1998-2018年"休闲潜水"为主题的520篇文献进行"国家机构""期刊学科"和"关键词热点"的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外休闲潜水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我国休闲潜水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近二十年国外对休闲潜水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研究成果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基本形成以高校为主的科研群体,其中医学(生理学)、环境与生态学、管理学和体育学为基础的多学科交融是休闲潜水研究趋势。国外研究热点主要环绕潜水生理、潜水行为、潜水生态环境以及潜水旅游等进行,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我国休闲潜水运动发展仍需进一步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海南国际旅游中心建设政策,提高科研水平,注重学科交叉研究,侧重潜水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为此丛须要从学理的角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命题进行解读和分析.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主体、客体以及内容等层面,可以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解读和探讨.以增强人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知识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3350篇国内公共政策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表明,通过关键词聚类与关键词时区视图,可以展示40年来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演进路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等,建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存在差距,学科移植与学科建设任重道远。未来研究既需要从中国独特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抽象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也要为中国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引领,为国际公共政策研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界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亦方兴未艾,其中尚有若干学理方面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和再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是:关于前丝绸之路时期,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什么,长安、洛阳以东的广大地区亦是丝绸之路所经的重要区段,兰州在丝绸路上重要地位的再认识,天水在丝绸路上重要地位及区位优势的剖析,关于周穆王的西游及其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