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社会性别批评入手,通过对尤金·奥尼尔晚期的两部经典剧作<漫漫长日入夜行>和<月照不幸人>中女性人物的分析,说明在表现女性时,奥尼尔能够勾画出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性别角色规范与建构下的不同反应,形象地再现女性的压抑、挫折以及她们破碎的痛苦心理,反映她们作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的苦难处境.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沃克1982年发表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明确地表达了妇女寻求解放的思想.通过对女主人公茜莉的描写,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极力表现了女性的觉醒和对独立自由的追求.本文通过分析茜莉的觉醒过程,张显出黑人女性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女性意识在<纯真年代>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形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伊迪丝·华顿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女性梦想最大程度地张显出来.而华顿的启示是男权社会有一定的规则,女性如果超越这一规则,就有可能在精神领域实现一部分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激情的排斥--以女权主义批评解读哈代的《无名的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淑·布莱德赫是托马·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一位女性形象.本文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在男权传统对婚姻进行限定,对女性进行压抑的情形下,淑是如何保持着鲜明和独立的个性,如何在婚姻情感中注重自身人格的独立,从而对传统婚姻发起了激情的排斥.  相似文献   

5.
考琳·麦卡洛通过娴熟地使用传统的写作技巧,在<荆棘鸟>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女性在女权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命运,艺术地阐释了实现自我、追求爱情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孤独意识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独特精神现象,在文学领域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母题。通过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全新解读了凯特&#183;肖邦《觉醒》中女性形象艾德娜和聂云岚《玉娇龙》中女主人公玉娇龙的孤独意识,剖析了这两位女性形象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从而阐释女性在男权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下孤独意识产生、抗争和解决的痛苦,希图由此窥探在女性主体意识影响下中西女性孤独意识发展与表达展现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在《小城畸人》中,舍伍德·安德森生动地描写了一群心灵扭曲、生活压抑的女性"畸人",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由手工业向资本主义工业转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男女关系的变化。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小城畸人》反映的女性的社会生活、赋予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和折射的艺术家身边的女性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可剖析出舍伍德·安德森男权本位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来人们把《简·爱》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女性主义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视点,发现了在《简·爱》这部女性叙事文本中,传统叙事无以到达的彼岸叙述声音与女性观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叙述声音的视角,借鉴叙事学和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在19世纪男性权利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作家争取女性话语权,建构文本中女性话语权威的艰难和她们所做出的努力;虽然她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观念受叙述者的声音限制,但是女性作家们所做的努力使女性赢得了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诗经·国风>中的多半诗篇是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因此,女性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风诗中的女性所呈现出的美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审美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呈现出非功利性的审美转变.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出蕴涵在这些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中的深层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其社会背景及时代特点的把握,突现出其区别于其它时代的特异的美,并且结合对作品的分析,找寻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虽系同一术语,但在内涵上还是存在着较大差别.女性主义文学较之女权主义运动,出现得更早.女性主义文学主要强调文学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去表达女性对世界和自身的独特的认识和感受,强调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的意识.就文学史而言,女性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的英国,之后的两位作家,简·奥斯丁和夏·勃朗特对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创作目的、女性意识和婚姻价值观三个方面,两位女作家均存在着较大差别,正是这种差别,显示出女性主义意识在英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丁玲的“革命+恋爱”系列小说,深刻呈现了她此期创作探索的矛盾现象:努力表现时代“革命话语”,却不时遭遇潜在“性别话语”的干扰,导致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背反。体现在:本意作为被改造者或受教育者塑造的女性形象,结果却高扬女性主体意识;多重叙述视角的交替运用凸显了作者的性别意识与性别立场;对“革命话语”的表现程度与情感态度也目性别意识与性剐立场的渗透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丁玲创作探索的得/失对日后女性解放与女性写作发展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汉律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密切关系:女性强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男尊女卑的基本性格;女性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进化;保护女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民主性之精华.  相似文献   

13.
新的写作倾向给女性诗歌创作带来了改变.女性诗人由于自身的性别带来了与男性的心理与生理机制的差异,以至诱发她们更多的倾注于人本身的内在情感与生命的体味.本文试从人的情感,人的困惑和呈露出来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女性诗歌的母题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语言学上,女性语言被看作是众多语言变体的一种,人们常常会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它形成的原因,而对它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却很少提及。于是,文章在原型理论的框架下对法语女性语言原型的产生和这一语言变体的形成进行较为系统的描述,并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近距离地观察原型与范畴内其他成员的相似性并突出其在女性语言形成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5.
西晋诗人陆机乐府的女性书写,或代女性立言,于同情之中型塑出贞顺而理性的弃妇形象,或为“冶容”观照,从观赏的角度对女性的容貌、体态进行描摹。由弘扬“女德”到赏悦“女色”,对传统文人的政教理念既有承继,又有疏离,进而影响了齐梁时期的艳情诗创作,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学史意义,标示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中女性书写及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唐末五代道教学者杜光庭编撰的《墉城集仙录》,收集了汉魏以来三十多位女仙的事迹,集中展示了道教女仙的形象。这些女仙美丽绝伦,长生不老,既是道教之道的美好呈现,也是降临世间传经布道的使者。她们尊贵的神性地位,反映了道教独有的平等女性观,具有重要的文学和社会思想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体意识在女性文学中的产生和发展建构了中西方女性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对于女性诗歌来说,女性主体意识构成其灵魂。以女性主体意识为视角,20世纪中国女性诗歌的发展将呈现出一些新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玻璃动物园》中“第五个人物”,“隐性父亲”代表的是隐性的父权中心。通过分析剧中隐性父亲的普遍存在和阿曼达建构父权中心的徒劳努力,研究父权中心与女性自我意识的密切关系,揭示该剧的引申社会意义,即女性只能通过解放思想获得独立,依赖父权中心将最终走向悲剧。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总可以从中体味到女性对于爱情、理想、事业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男女平等、双性和谐的渴求体味到一种执著的"寻找"精神."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真实"的女人无不在彷徨与执著中寻找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本真"生命状态和那份真、善、美的情怀.  相似文献   

20.
《简·爱》:维多利亚时代女性文学的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是女作家写女性而又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简·爱》就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部女性文学的范本,是女作家站在女性立场上对女性整体命运的关怀,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首先,它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控诉了男性中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压迫。其次,它塑造了追求自立平等,维护女性尊严的新型女性的形象,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抗争。最后,它把两性之爱升华为两性的心灵契合和精神交融,表现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两性平等的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