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乡县荆公文化广场宣传栏里有这样一组数据:2012年1至12月,全县"三公"消费总额为7971.91万元,比2011年同期(8626.03万元)减少654.12万元,降幅为7.58%2012年元旦,东乡县正式上线运行了第一个县级"公务消费电子化监控管理软件系统",全面启动"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工作这一套软件体系的运行不仅有效地监管了"三公"消费,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让  相似文献   

2.
日前,茅台高管刘自力回应记者关于“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提案看法时反问,“三公消、费禁止喝茅台?那么我请问你,三公消费应该喝什么酒?”原本是酒品推介会,却招来记者“三公消费禁喝茅台”的提问。  相似文献   

3.
田雨黄 《现代妇女》2014,(9):99-100
"三公"经费公开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数据对接、预算分解、费用预算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构建了一套"三公"经费公开的内控制度。同时,针对严控"三公"经费提出了几条较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务车的滥用、公款的大吃大喝,加上采购公务用品中的回扣现象,是老百姓常见的、深恶痛绝的三种腐败现象。东乡县从去年始,正式推出"公务消费电子化监控管理软件系统",把上述的"三公"消费纳入电子监控,使全县公车的"车轮子"、公务人员的"嘴巴子"等得到有效管控,群众自然拍手称好。东乡县的经验告诉我们,管好"三公"消费,喊破嗓子不如做好"笼子",将其关进"笼子"。这"笼子",就是铁面无私的电子化监控管理软件系统。任何事情并非管不了,而是有没有、敢不敢下决心、动真格。没有私心才会下决心,有决心才会有办法,有办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真格"。一旦真正"动真格",还有什么事情管不  相似文献   

5.
东乡县"三公"消费一体化监管体系自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全国各地考察团纷至沓来然而,一项措施的实施总是伴随着瓶颈,东乡县这套软件系统目前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破这些瓶颈,完善"东乡模式",这套电子监管系统有望在全国推广,成为"全国模式"。  相似文献   

6.
公款招待费、公车支出费、公务考察费等"三公"费用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山东省政协委员宋传杰认为,政府应该定期向群众晒一晒"三公"费用开支情况。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下,各级政府给"三公"费用"瘦  相似文献   

7.
蒋鑫 《现代妇女》2014,(12):244-244
多年以来,三公经费问题的研究也不少,但是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根治,甚至愈演愈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对深化体制改革有了很高的期盼,三公经费的治理也被寄予很高的愿望。本文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搜集国(境)外治理三公经费良好经验,例如在公共预算机制、法律制度、限定公款消费的额度及范围等。对我国彻底根治该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葡萄酒以往"刻板"的形象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从今年开始,在限制"三公"消费以及进口葡萄酒高性价比的双重攻势之下,无论国产酒还是进口酒,都开始放下身段,在价格上走起了亲民路线。欧洲最大葡萄酒运营商卡思黛乐于年初推出了果味花样葡萄酒,其亚太区总裁毕杜维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迎来中国销量1亿瓶的销售业绩之后,卡思黛乐集团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对个人消费市场的探索和挖掘上。  相似文献   

9.
苏茹 《现代妇女》2014,(9):150-150
本文以"三公"经费为切入点,从高校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和公共财政的角度,分析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指出高校有关财务信息制度、财务预算和核算的不健全制约着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提出要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起"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会计科目为基础,控制码为细分"的预算、核算体系,推动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深入,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前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在电视节目中曾经说过,2012年中国"三公"消费达3.9万亿元普通人对3.9万亿元也许没有准确清晰的概念,他举了这么些例子:3.9万亿元相当于给13亿中国人每人发3000元的红包;相当于7亿中国人交一年的失业保险;相当于全国2亿中小学生免费上学9年;相当于吃掉1万艘航母……说到1万艘航母的时候,很多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日期渐渐迫近,广元市昭化区国土资源分局根据昭化区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抓好挂联虎跳镇三公村4社的移民、清库工作. 一是选派得力干部长住三公村.现年59岁,曾任多年乡镇党委书记的局督查办主任梁天军欣然领命担起移民挂联这一重任.一个月来,与移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五加二"、"白加黑",耐心细致地做移民的工作,认真解决具体问题,组织村民互助并组建一支由一台挖机、三台油锯、15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清障队伍,发挥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政府文献分析法,对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消费制度的转型及其逻辑进行了宏观分析。本文认为,在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消费并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的结果。而国家对消费的制度安排,同劳动激励的方式和状况密切相关。消费制度与劳动激励关系的变化,又同国家的合法性资源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国家所拥有的合法性资源的消长变化趋势,不难辨认出国家在居民消费生活和劳动激励上的制度安排的逻辑轨迹。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各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同样消费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为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人的存在价值的思考也不仅仅局限在生产方面,还表现在消费文化上,人民不再追捧毛泽东时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制消费观念,而是迎来了邓小平时代的消费需求显著扩大、消费内容多样化和强调从差别消费走向共同富裕的消费。通过漫谈邓小平时代的消费,深入了解邓小平时代消费特征,进而把握我国消费发展状况,不断推进消费经济的发展,实现从"加速"消费社会向"共享"消费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粉丝亚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果粉"在消费价值观上表现为人物崇拜、科技时尚追求以及身份象征。"米粉"在消费价值观上多表现为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原则、"抢"来的成就感以及支持国货的内在动力。"果粉"与"米粉"间的相互漫骂和攻击折射出青年在消费价值观上的共同特点:对流行文化的跟风式消费、消费上的虚荣与攀比以及对时尚、文化和审美要素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80后”消费文化特征:世俗浪漫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根本上说,"80后"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是消费的文化而不是工作的文化."80后"消费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一种世俗浪漫主义消费精神.它来源于青春的浪漫气质、都市的浪漫情调、网络的浪漫空间.青春、都市、网络成为"80后"消费文化的三大标杆.文学浪漫主义与现代市场力量相契合.从而使"80后"消费浪漫主义打上了世俗烙印."轻灵现代性"使得"80后"消费文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精神文化的消费重于物质消费;文化消费的是"网络、新媒体"."80后"对消费美感做了自己的诠释,在他们那里,时尚就是美的,金钱美和自然美融合在时尚美中.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消费逐渐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对影响其消费特点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殊途异类”: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中国社会的制度转型过程为背景来分析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作者根据"再分配→市场"转型的二元分析框架,按照"社会结构—阶级经历—阶级认同—阶级性格特征"的逻辑,对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群体做出"内源—外生"的类型化区分,并基于2003年CGSS调查数据,从"代际延续性"、"政治意识"和"消费意识"三个方面讨论了两类中产阶级不同的性格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从而提供了一种分析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分化的类型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莹 《现代交际》2010,(12):138-138,137
信用消费是国际经济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消费形式,它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消费能够解决家庭收支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也对改变居民消费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居民融资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及金融机构资产结构的高速发展。因此,我国信用消费蓬勃发展。然而,在我国信用消费中,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与我国蓬勃发展的信用消费极度的不协调。这种现象需要引起政府重视,完善各项制度,切实保护信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曾全声 《职业》2011,(Z1):74-74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又译尚·布希亚、让·波德里亚,其消费社会理论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大师列斐夫尓"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理论的影响,而巴特的理论则构成了他的符号学转向。理解鲍德里亚的"消费"概念是理解其消费社会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国内经济强调转型的阶段,"依靠投资拉动"的意思是,推动向消费需求增长为主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和一些必要的相匹配的制度朱敏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青年学者。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先后担任多家媒体专栏作家或总主笔,"智石"出版人,清华EMBA奖学金获得者,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首席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