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5月以来东帝汶连日来的暴乱震惊世界,形势愈演愈烈,直至7月才渐渐平静。它的起因和隐患令世人关注和担忧。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在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面积14874平方公里,人口742,461(2001年8月统计),其中78%为东帝汶土著人(巴布亚族与马来族或波利尼西亚族的混血人种),20%为印尼人,2%为华人。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过去的400年里,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印尼等国侵占。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造就了东帝汶复杂的国情,加上东西部的族群歧视向来被认为是深埋于东帝汶社会的一个火药桶,从而最终导致了这场暴乱的发生。东帝汶矛盾之源:长期遭…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从何而来?日本民族的故乡在哪里?对这一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即日本人或日本民族是在日本列岛上形成的,此外不可能有其他的答案。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日本人与日本周围各地的居民毫无关系,也决不能说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日本列岛决不是自古以来只有单一民族居住的地方。在古代日本列岛居住的许多民族的互相影响下,日本民族才逐渐形成。今天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在奈良时代就被日本列  相似文献   

4.
东方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的是个古老的题目,但试图(而非自信已经)达成两点新意:一是让东、西方学者实现一次对话;二是把汉、朝、越3个东方民族放在一起,强调一种东方模式。本文支持东方民族在近代以前即已基本形成的观点,认为近代对于东、西方民族形成过程具有基本不同的意义,而促进东方民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及为其服务的东方传统文化,而非近代资本主义。本文讨论的是个古老的题目,但试图(而非自信已经)达成两点新意:一是让东、西方学者实现一次对话;二是把汉、朝、越3个东方民族放在一起,强调一种东方模式。本文支持东方民族在近代以前即已基本形成的观点,认为近代对于东、西方民族形成过程具有基本不同的意义,而促进东方民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及为其服务的东方传统文化,而非近代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族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发展民族理论,这在某种程度上同对全世界民族共同体的多种多样具体形式和类型进行广泛研究有关。同其他洲相比,非洲的特点是:民族繁杂多样、民族成分复杂、现代民族形成过程变化性强。非洲资料的特点是某些民族语言集团分布具有交叉性,它们互相混合,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发生相互作用,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民族学和语言学研究,一些民族之间往往难以划出界  相似文献   

6.
毛南族中以谭姓的人最多,约占本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都说是一位男始祖的后代,解放前其宗族势力较强。这种特殊局面的形成,是我们在研究毛南族的历史时,必须弄清的问题之一。由于有关的史料奇缺,我们只有通过实地调查,从残存的社会现象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探索。在此冀以一管之见,求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蒙古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帝国,标志着蒙古民族的初步形成。但是蒙古帝国是一个以分散的流动的游牧业为经济基础的草原国家,这决定了蒙古帝国政权的不稳定,很容易像匈奴、突厥等游牧国家那样瓦解,这对刚刚形成的蒙古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利的;而以稳定的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元朝的建立,不仅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为之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丰富了蒙古民族的内涵。元朝的建立对蒙古民族形成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我国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事例。很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就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他们入主中原,建立政权,更是得助于中原又化的支撑,他们依靠游牧文化打天下,而利用中原文化治天下,客观上促进了现今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农牧文化的结合、中国古代农牧民族的碰撞;是推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最根本的历史原动力。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基础,都有它形成的原因,民族风俗习惯这一社会现象当然也不例外。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产生于中国广博的大地上,根基于中国众多的民族中。它的形成,不拘于一时一地,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基础。人类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在萌发形成新的民俗,在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也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民俗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可以这样说,每一种民族风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前,尤金·韦伯以有趣的题目写了一本书:《从农民到法兰西人:农村法兰西人的现代化 1870~1914》。该书以大量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样的论点:直到1870年以前,法国大部分农村和小镇居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法兰西民族(French nation)的成员,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人仍没有这种意识。除了巴黎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之外,农村与法国社会、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空想。典型的村庄是一个自然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隔离群体。著名的公路交通网实际上只是把主要城市与巴黎连接起来,并没有接近村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多样性形成和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建构,是人类每一次走向更高一级文明的必要阶梯和有效结构模式.人类从诞生到民族生态文明的形成,遵循着依生--共生的自组织策略;民族生态自由的涌现意味着多样化、多元化;民族生态美整体潜能的全面实现在本质上是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接触.  相似文献   

11.
跨越老挝、泰国边界线而居的民族可以分为"跨居民族"和"跨境民族"两类,跨境民族的形成模式有"边界模式"和"迁移模式".自1926年老挝、泰国的边界线划定之后,两国的跨境民族长期以来都利用正常通道和非正常通道以政党活动、通商、通婚、务工、访学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其跨境行为的特点表现为民族跨境迁移以从老挝向泰国的移动为多,同国家安全联系紧密,与当前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缅甸是东南亚民族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缅甸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如何,是一个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缅甸民族的种类和数量作了科学的分析、分类和厘正,并对当代缅甸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慕容鲜卑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迫于形势几经迁徙,并通过战争、婚媾等方式完成了东部鲜卑的内部整合,将宇文、段氏并入慕容部,同时吸纳了一些弱小鲜卑部落的民众,最终形成了慕容鲜卑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在国家、区域之内,还是在国际事务中,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冲突以及移民等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族群、族性概念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跨境民族的形成及其族群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跨境民族是随着中国南部与南亚国家边界的变迁和最后确定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诸多民族不断迁徙发展而形成的,因此,这一地区的跨境民族在认同各自所居住的国家的同时,许多人又一直对他们的故土保持着一种认同,并与中国境内的相同民族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个群体也就成为了联系云南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天然纽带。  相似文献   

16.
民族共生理论:散杂居民族关系及目标范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为参照,基于生物共生理论的理念范畴和分析方法,结合生物共生理论在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考察了我国散杂居民族的共生关系,并提供了民族共生目标范式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理环境、特定的历史经历和社会发展进程对文化的选择 ,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自然因素 ;杰出人物、宗教和国家的作用是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社会因素 ,其中国家的作用又是主导性因素 ;民族精神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和传统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累加进步的过程之中 ,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伊朗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是历史和现实中的地区强国; 当代伊朗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中央集权制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地处西亚、中亚和南亚的交叉点,自古是东、西方之间海、陆交通的桥梁,也是各民族的迁徙通道和征服对象,历史上外族多次入主伊朗,影响了伊朗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构成.波斯民族一直是伊朗的主体民族、影响周边的民族和入侵民族.伊朗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居中央、少数民族居边疆和大分散小聚居为主、混杂居住为辅的民族、地域关系.同时,历史上伊朗国家统一的时间长于分裂的时间,在近、现代形成了包含多样性的统一的国族文化和顽强的国家认同,当代的伊朗民族关系格局为"多元一体"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多民族国家且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边疆的国家中,各族人民的安全就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人民安全表现在:边疆必须具备各族人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生态、资源环境;各族人民在边疆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他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因而也体现了人的安全;地缘政治的和谐发展则是边疆各族人民安全驻边守边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跨国民族"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即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逐渐建构了一套跨国民族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这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