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德方言数词“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宁德方言数词用法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主要从计数开始的三个数字“一、二、三”看宁德方言数词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热"风"作为类词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某种社会事件成为一种"热潮"或"风气",在意义和用法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者在语义语用上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从意义虚化的程度上看,"热"的虚化程度比"风"高;从感情色彩上看,"热"多表褒义,"风"多表贬义;从音节的组合能力上看,"风"的组合能力比"热"强,"风"既可以双音节组合也可以和单音节组合,"热"不能和单音节组合。  相似文献   

3.
杜诗《饮中八仙歌》中"逃禅"一词,向来有两种相反的解释,一为"逃避禅修",一为"避世参禅"。宋人注杜诗,都取后一义,清人注杜诗多取前一义,今人注杜诗多从清人谬说,已成定论。实则"逃禅"一词为宋代以来诗文中所常见,都是"避世参禅"的意思,不可误解为"逃避禅修"。从词语结构和用法上看,"逃禅"一词与"逃生""逃命""逃耕"相同。从《饮中八仙歌》的诗意看,"逃禅"一词也应该解释为"避世参禅"。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有8类,囊括了近代汉语数词的所有类别.它的组合能力和语法作用,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表现出了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里,数词跟名词组合中间要加量词,不用数词直接修饰名词,这通常被看成是一般规律。但现代汉语中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数词+名词”现象,绝非个别例外。从数词来看,现代汉语中各类数词都有“直接修饰名词”的用法,有时中间根本就不能加量词。现代汉语的“数+名”组合不能一概简单地解释为“省略”或“古代汉语的遗留用法”;究其成因,有句法因素和语义因素,也有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梦阳诗歌的艺术渊源,以往学者多从理论上进行了辨析和考论,正本清源,还原了李梦阳诗学理论的本来面目.本文拟从创作实践角度对李梦阳诗歌艺术渊源再行探讨.本文认为,李梦阳的诗歌是对前朝历代诗歌艺术传统的全面继承和学习.在情感内涵上表现出对<诗经>抒情言志传统和"风雅"精神的有力继承;在创作思想上表现出对乐府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格外倾慕和青睐;就具体字句运用来讲则主要是对唐诗字句技巧的学习和摹仿,但在学习摹仿具体技巧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唐诗、杜诗的内容、风格和精神实质.李梦阳诗歌复古革新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复兴古诗的审美本性,二是复兴古诗的风教传统.  相似文献   

7.
杜诗对宋诗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宋人在诗学观念上推崇杜诗,他们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写出了关心国事民生的诗歌;宋代诗人在诗歌风格上学习杜诗,也注重学习杜诗的诗歌技巧;宋人模拟杜诗,使用杜诗典故,集杜为诗并集杜入乐;宋人在诗歌创作中经常模拟杜诗题目,有时又以杜诗为韵。  相似文献   

8.
阿凡提闻名于世.土耳其有位"阿凡提",阿拉伯有位"阿凡提",还有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他们的笑话,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有着继承的一面;从空间横向即不同民族的关系看,有相互影响、促进、交流融汇的一面,如同一条绚丽多姿的文化纽带."阿凡提还活着",并跟随着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9.
赛德克语的数词系统由系数词和位数词组成。辅助数词虽已出现,但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系统。系数词主要是一到九共9个数字的基本数词。位数词发达,特别是十位数的层次区分非常细致。赛德克语数词在构成时,表现出黏着型语言构词的典型特征。当它表示数目时,更是呈现出严整的规律和整齐的类型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英汉量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有不少名词可用作量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量词用法有其共同之处,但由于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它们在用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研究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量词的用法特点对掌握英汉量词用法,对英语教学,对英汉互译都有所补益。汉语中量词很丰富,普遍地使用量词是现代汉语的特点之一。在表示事物的数量时,除了少数沿用的文言说法外,在数词后一般都要跟上一个量词。这样广泛地使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在统计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分析《诗经》中数词的种类、一般规律与特殊用法,并对特殊用法的特征进行描述与辨析。一、《诗经》中数词的种类《诗经》中只有基数词,没有专用的序数词。基数词分系数词、位数词、复合数词三种。一般系数词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相似文献   

12.
杜诗里的数词具有多重意义:组诗的篇数呈现了数字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对表示数字式的年号特别重视,大量出现在诗中;他的诗史用了大量的数字,记录了安史之乱及其以后历史的真实。这些数字充满了感情与愿望,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这些数字的真实与诗化,构成了杜诗一道又一道特殊的景观,也体现杜诗广博深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日语数词与汉语数词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少差异。中国人学日语,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点。否则容易错误地把汉语数词的用法套用到日语中去。所以有必要研究日语数词和汉语数词的异同,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日语数词  相似文献   

14.
文天祥《胡笳曲》(十八拍)既是借蔡琰不幸遭遇,写个人离乱身世;亦是集忧国伤世的杜诗,抒悲痛之情.文诗也表现出对蔡诗、杜诗的继承与创新,体现出自身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是一部体现江淮方言特色的近代小说,此特色从小说中"把"字用法便可看出.本文从结构、语义、语用的角度对<儒林外史>中概数词"把"和动词"把"进行比对,从而分析这部小说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成都话数词的几个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话数词在序数和概数的表达上有不同于普通话的说法,表数量时数词可直接同某些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组合,也表现出与普通话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数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不同的民族关于数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全世界的人们却有共同的关于数的认知范畴,有共同的数字概念。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这就给我们进行数词对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语言中,以数字的概念为基础形成了数词。数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在不同的语言中的使用和表达也是不同的。通过对英汉语言中数词的用法进行比较与对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英汉语言中数词用法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单位的词叫名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动量词。维吾尔语中的量词也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现代汉语中量词十分丰富,除成语或某些特殊用法外,数词一般不直接与名词连用,中间要用量词。如一个人,一只(头)羊,一口(条)猪,一匹马,一双鞋,一台拖拉机,看了一次,等了一会等等。同汉语相比,维语中量词的数量比较少。这是由于维语中数词一般能直接修饰名词,在意义不会产生混淆的情况下,量词可以省略,而汉语却不能省略。  相似文献   

19.
数词不仅仅用来表示数量 ,在文学作品 ,数词还可用来修辞 ,表夸张、比喻、双关、层递等 ,模糊的数词也是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数词 ,不仅给文学作品带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而且给读者带来无穷的韵味  相似文献   

20.
阿凡提闻名于世。阿拉伯有位阿凡提;土耳其有位阿凡提;还有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这些流传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阿凡提笑话有着继承的一面;从空间横向即不同民族的关系看,其有着相互影响、促进、交流融汇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