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但是,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书中的"他者"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追问其历史溯源,揭示了"他者"概念和内在性、被动性、相异性、否定性以及恶之间的关系,从而明晰其哲学内涵,并以之反思其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揭示其理论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蒙娜&#183;德&#183;波伏瓦的《第二性》是一部重要的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但是,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书中的“他者”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追问其历史溯源,揭示了“他者”概念和内在性、被动性、相异性、否定性以及恶之间的关系,从而明晰其哲学内涵,并以之反思其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揭示其理论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3.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史已近30多年,但关于波伏瓦与萨特的一些问题的论争仍然未止,这些论争甚至贯穿了波伏瓦在中国译介的整段历程。其中,董鼎山、黄忠晶和施依秀三位学者之间的一场论争就断断续续持续了10多年。三方各持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学者对波伏瓦的理解甚至误解。三位学者都认为自己才是把握了事物真相的人。通过梳理这段论争的过程,以及结合波伏瓦哲学思想中的一些观念,我们会发现,其实关于波伏瓦与萨特之间关系的问题不关乎真相,而关乎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4.
作者、译者、读者之间因社会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与冲突不是科学的真假判断能解决的.这其实是主体间文化价值判断、道德与伦理的规范问题.基于翻译主体间性,论述了尊重他人眼中的世界,是一种对待文化他者的正确伦理态度,并回答了为建立主体间正常的伦理关系.译者应有何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他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颇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议题。作为现象学传人,列维纳斯对现象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批判性继承立足于一种独特的他者观。以列维纳斯思想审视人类发展历程,即可发现:在早期人类学研究中体现出的“异时论”构成了对他者的压制,之后的民族志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对文化的叙述和解释应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之上,只有在他者之面容的“自身显示”之后,对文化的分析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道士塔》被选入高中必修课本,是国家话语的一种表现,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文中的叙述者的价值取向和国家价值取向的契合。但是,作为不在场的"他者"———王道士,一直处于被定罪的地位,完全没有为自己辩护的话语权。现代叙事伦理关注的是叙事过程中的生命的感觉,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立性要求相适应的叙事伦理诉求,而宏大叙事的国家伦理的介入为这种诉求增加了难度。现代叙事伦理从个体生命本位出发,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命,在肯定生命的生成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展开对现代散文叙事的深入反思,对其内在的逻辑进行颠覆性批判,探求个体生命存在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7.
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事实上,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通过儒家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的多重图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礼记》展现出的是儒家相互依赖的关联性宇宙论与世界观。“在场的他者”和“缺席的他者”分别是《礼记》两个重要的伦理逻辑节点。以精神领域的永恒在场为前提,缺席的“他者”形象影响着君子的入世行为。经由对于他人在场的合法性确认,在场的“他者”撑开了儒家生命化了的空间直觉。  相似文献   

9.
《应邀而来》是波伏瓦小说中的成名之作。它将复杂微妙的人类情感植入存在主义哲学的主体—他者二元框架的现象学描述中,探究"三重奏"关系和谐理想的虚幻性。三个主人公在既想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并渴望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矛盾中精疲力竭,导致在他者主体性把握中不同程度地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他者意识的引入提供了反观并解构知识分子"共享的谎言"的视阈。弗朗索瓦兹和伊丽莎白作为知识女性的精神解放之路只走了一半,是内化为无意识的性定向的无限循环击溃了她们意欲获得新身份和投入创造性活动的价值感。  相似文献   

10.
11.
文化“他者”的翻译: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实践,后现代语境中的翻译对知识的再生产、文化身份的建构、全球文化地图的重构起着很大作用。在批判反思后现代哲学"他者"思维的基础之上,译者应该正确理解和跨越文化"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包容文化"他者",加强文化互动和对话,努力构建一种"和而不同"的"间文化"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他者”研究的深入给翻译伦理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促动与启迪,几个重要的理论家是勒维纳斯、德里达和斯皮瓦克.勒维纳斯认为“我”不应同化“他者”,必须尊重“他者”,必须无条件地为“他者”服务;德里达认为勒维纳斯过于理想主义,德氏既强调“他者”异于“我”,真正的翻译要保留和尊重“他者”文本中体现的差异,又指出“我”要避免因太好客而成为“他者”的人质;斯皮瓦克又进了一步,不仅指出“他者”并非整体、同一的概念,“他者”各有特性,而且明确倡导“直译”的方法,为实践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列维纳斯的“他者性”伦理认为,“他者”具有绝对的差异性,我与他者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自我是“为他”的责任主体。在“他者性”伦理视野下,师德失范主要表征为沉迷私利偏离育人本位、自甘沉沦以致陷入平庸、规制方案催生伪善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关系异化,即异化为“占有-被占有”的物我关系以及“认识-被认识”的同一关系。以他者性伦理思想为参照,除了构建师德外铄友好环境之外,教师自身也要从认识主体变为伦理主体,锤炼责任和爱的伦理品质,培养自律自强的精神之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的提出,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由学界的理论自觉演变为道德实践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道德内涵和形上哲学根基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从诚信范畴管窥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中国伦理的具体范式及其转型路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的提出,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由学界的理论自觉演变为道德实践呕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道德内涵和形上哲学根基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从诚信范畴管窥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中国伦理的具体范式及其转型路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17.
《道连.葛雷的画像》这部非伦理化的唯美主义经典是一个精致的伦理文本,小说隐含着艺术作为生活的“他者”的伦理悖谬。时间是这种叙事伦理的原点,由此生发出他者的三重面相,最终,艺术与生活的伦理关系构成了文本叙事伦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成为当代学界的共识,而一种伦理范式的真正确立最终依赖于自身规范基础的阐明与辩护。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内涵及其形上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在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成为当代伦理学关切的核心对象时,以诚信范畴为依托,从他者视域管窥中国伦理范式的建构与转换,不仅有利于诠释传统伦理的后现代内涵,同时也为当代中国诚信体系的建构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19.
另一种善,他者的善;没有他者,不可能有公平正义;善在此岸而非彼岸,传统的善不是超越而是出越,存在胜过非存在。西方哲学没有他者,绝对先在性的“他者”哲学的提出,为哲学之思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他者的责任就是善,伦理超出存在,无论“我”与“你”,都是为“他者”存在的,这就是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谢剑南 《东方论坛》2011,(2):122-127
他者的存在,是一种客观实在。自我与他者的互动,持续造就了观念、共有知识和制度,造就了组织和机构,造就了阶级、政权、国家和政党,也造就了一切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他者的存在是国际关系理论暗含的核心前提,国际关系学引入他者主义理论是重要的,但却仍然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