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珍珠港事变前夕的美日谈判,尤其是比较美国的对日、对华政策,是了解美国远东政策的基础。本文拟对美在谈判的第一阶段中的绥靖日本的倾向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日本入侵印支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詹方瑶,李郑钢1940年9月、1941年7月,日本先后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和南部,迈开日本南进的第一步,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整个东南亚、建立所谓大东亚新秩序的野心,进一步激化了日美矛盾,终于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在日本侵略中国初期阶段奉行对日绥靖妥协政策,而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启和坚持,促使了美国远东政策向积极方面转化,最后确立了对日抗衡政策.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出于种种考虑,对日本一直抱有妥协求和的愿望,作出过某些退让,但美国在根本问题上始终未作出过幕尼黑式的让步,而且客观现实使美国统治集团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制裁手段来阻遏日本的扩张,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太平洋战争前夕整个美国的对日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绥靖的色彩日益暗淡,强硬的趋向不断明显,最后强硬立场成了主要方面,美日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5.
过去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在远东推行的是绥靖政策,牺牲中国以纵容日本达到反苏反共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但对中国战争之初美国的态度基本上仍认为是绥靖政策。美国没有对日本采取有力行动是不是就意味着绥靖?美国没有中断美日贸易是不是就意味着纵容日本反苏反共?看来这些问题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一、美国对日本全面侵华的态度与决策动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且也严重损害了美英等国的在华利益,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当然不可能完全置身局外。围绕日本全面侵华,美国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美国的态度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再重申各国在国际关系间应遵守的原则,强调战后条约体系的神圣性。七七事变不久,7月1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关于国际政策基本原则的声明》,列举了维护和平;国际间不得使用武力;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等十六条原则。美国政府后来又多次发表类似的声明,以表明美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我们并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不仅震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引起了各国的强烈反响。它们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美日两国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以迅速发展的国家,为了拓宽商品市场、输出资本、掠夺原料,不断向亚太地区扩张,而中国东北则是美日争夺的焦点。日本在其大陆政策里,把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并把它作为南进和防御苏联的基地。日本这种对华政策,与美国标榜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发生严重冲突。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美国对日本却采取了绥靖政策。本文试图简略地分析一下“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侵华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北向南侵占了大半个中国,并积极准备向东南亚扩张。日本法西斯敢于发动侵华战争,并积极准备挑起太平洋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美国政府长期对日本推行经济绥靖政策,给日本起了输血打气的作用,支持和纵容了这个战争祸首。本文试图就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日本实行的经济绥靖及其原因做一点肤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同行们。  相似文献   

8.
论1941年中国政府及舆论对美日谈判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于1941年曾与日本进行8个月的秘密谈判,试图对日本作出局部让步,以缓和太平洋局势,避免美日战争发生。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美日妥协一旦形成,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美日谈判开始不久,中国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反对,中国报界也迅速予以严厉批评和谴责。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曾已决定对日妥协,中国政府和报界予以强烈反对和严正警告,成功阻止美国与日本妥协计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针对美国白银收购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国要求美国改变这项政策,由此,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争论。美国国务院为避免触怒日本,主张美国自行修改白银政策或联合其他国家共同解决;而财政部从反对绥靖日本的角度出发,主张给中国以经济援助,并将其作为政治支持中国的有力工具,最终财政部的意见占了上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罗斯福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考虑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南进扩张运动的开启,日本在1939年初相继侵占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对此,美国政府并未采取坚决有力的应对措施。在日本占领海南岛时,美国政府仅仅是持观望态度,评估日本的真实意图,最后向日本发出较为温和的口头质询,回避实质性问题。日本宣布吞并南沙群岛后,美国政府也并未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是在局势发酵后才对日本的扩张行为表示反对,但仍未采取进一步行动。美国对日本在南海地区扩张行动的回应依然属于对日绥靖政策的一部分,这也是由美国对南海地区的军事价值判断不足、军事实力相对有限以及“中立政策”的影响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中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发表了国际政策基本原则声明,以“公正”的姿态。空谈“维护和平”。实质上是纵容侵略,使交战双方互相消耗,坐收渔人之利。1941年,日、美经过秘密会谈,拟定了《日美两国谅解方案》,企图以牺牲中国,换取日本的谅解,策动“远东慕尼黑”阴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结盟,美国成了中国抗战的主要援助国,但是,美国援助中国的目的,是为战后控制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帕内号(Panay)事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美日在华的一次最大冲突,这是美国对日本长期实行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美国对日本的退让妥协,决定了它在以后的美日交涉中处处被动,最终损害了美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日美谈判,是日美为了缓和双方日趋尖锐的矛盾而举行的外交谈判.日美谈判对日本来说,是想利用三国同盟及其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优势,对美施加压力,促使美国对日让步,以便采用外交手段解决中国问题和东南亚问题;对于美国说来,则想通过谈判,在中国问题上与日妥协,以牺牲中国抗战利益来满足日本部分要求,达到阻止日本南进和拆散三国同盟的目的。因此,中国问题在日美谈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微妙的调整阶段。分析调整的原因,美国最高决策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政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但美国国内在中苏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分析,以及建立国际联盟来孤立新中国行动的失败,造成其政策的左右摇摆。此外,美国政府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和判断促使其调整对华政策,但又始终受到美国国内亲蒋势力和中共对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在美国全球战略出台、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麦卡锡主义既是一份警告杜鲁门政府在东亚不得再退却的最后通牒,又是一帖促使它步入军事干涉中国之路的刺激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差别”政策是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差别”政策从加强到逐步废除的各个阶段中,日本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中国差别”政策与美国对日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为“中国差别”政策最终的废除埋下了伏笔。日本还通过对华民间贸易和广泛地利用“例外程序”从内部侵蚀了“中国差别”政策的基础。在废除“中国差别”政策的最后谈判过程中,日本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日谈判,以往国内的研究,多以美日间在中国问题上的角逐为中心内容,而忽略了美日谈判与轴心联盟的关系。其实,弄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对日谈判的最初动因,尤其是从美国全球战略的角度看待其远东政策是有帮助的。一美国首脑同意与日本展开谈判的最初动因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拆散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的三国同盟条约规定:德意日三国相互承认彼此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基于其和日本争夺远东霸权的需要,历经了牺牲中国的绥靖政策、与中国结盟的现实主义政策和与中国人民为敌的政策三个阶段,暴露出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18.
1941年美日谈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外交事件,它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有密切的关系。四十年来,虽然众多中外历史、外交论著对它作过述评,但对其性质和后果仍有不同看法。较为普遍的意见认为是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的。“远东慕尼黑阴谋”,鼓励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引出了珍珠港事件;另一种意见认为很难说双方对谈判有诚意,也许目的是为了蒙蔽对方.罗斯福“尽力使日本承担谈判破裂的责任”,以激发美国人积极参战,但代价是一场悲剧性的灾难;还有一种极端的看法,认为是罗斯福故意玩弄阴谋或苦肉计,逼日本人放第一枪,造成了珍珠港事件,把美国投入战争。前两种意见可能是对这一复杂诡秘的外交事件的片面分析和判断,后者则是为日本法西斯开脱罪责的荒谬言辞。  相似文献   

19.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到1941年美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奉行绥靖日本的政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民众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变,在国内掀起了广泛的援助中国的民众运动,这些运动得到社会许多方面的支持,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而不断加强。这些运动虽然没有改变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步伐,但给予他们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并逐步让世界人民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真正面目,对于打击法西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罗斯福出于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的考虑,与日本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秘密谈判。在美日谈判的不同阶段,罗斯福针对不同的时局采取不同的对日政策。影响罗斯福采取不同的对日政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时美国国会内孤立主义盛行,社会上的经济界人士反对罗斯福参战,美国军方的战争准备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影响着罗斯福的对日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