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加拿大“自治政府”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加拿大自治政府的起源。其一,加拿大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即英法种族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此后为争取民族自治而形成的融合;其二,英国作为宗主国顺应加拿大历史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了殖民政策,这是加拿大自治政府建立的关键。本文还阐述了加拿大自治政府的建立对英国其它殖民地和英帝国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第一帝国时期 ,为了商业扩张的需要 ,英国在加勒比地区建立殖民地。在重商主义的旗帜下 ,加勒比殖民地为英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英国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英国本着重商主义的原则 ,为了满足英国和欧洲市场的需要 ,在英属加勒比殖民地大量投资甘蔗种植园 ,发展单一经济 ,给殖民地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英帝国在美洲的繁荣是建立在美洲奴隶制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英帝国的经济治理经历过垄断经营和自由放任两个历史阶段。其中在垄断经营阶段推行了北美(西印度)样式和东印度两种样式;在自由放任阶段则在移民型殖民地实行属地分权制,在非移民型殖民地实行中央集权制。帝国之内,殖民地和自治领的经济功能为宗主国提供所需原材料和商品市场。英帝国经济扩张及治理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缔造了自由贸易体系和规则;确立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标准;扩大了农业耕地面积。同时,英帝国经济治理给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美霸权与英语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殖民霸权地位使英语在其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迅速传播,奠定了英语全球化的基础;脱离英国而独立的原北美13个殖民地发展壮大,并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使英语传播到了英帝国的扩张触角所不能企及的国家、地区和领域,确立了英语的世界语言霸权;英语的语言霸权与美国的超级大国霸权合力推动着英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英国由民族国家向帝国的转型带来了究制困境.一方面,殖民地的出现带来了对原有宪制框架的挑战;另一方面,帝国多样性的宪法结构引发了内部权威的分散和深远的张力.与此同时,代议制的发展贯穿于其中,催化着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冲突.其表面的争议是征税权、代表权、立法权,事实上更深层的法律问题是帝国的宪法本质是什么,以及帝国的主权在何处.在一定程度上,英帝国对该问题处理的失败,是导致北美革命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与泛美组织的关系是加拿大与拉丁美洲关系的一个缩影。加拿大虽然很早就与拉美国家及泛美组织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可是到1990年才正式加入美洲国家组织。由于加拿大过去长期处于英国殖民地地位、美国对拉丁美洲事务操有主宰权力以及各拉美国家内部政治经济动荡不定,加拿大与拉丁美洲间正常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加拿大对于泛美组织从不准参加、不敢参加、不愿参加到肯于参加的过程,正反映了加拿大已经走出英国并正在试图走出美国的阴影,争取民族主权和独立自主地位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就是“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从独立国过渡到殖民地的“中间”形式,追逐垄断利益驱使资本帝国主义力图把半殖民地变成自己完全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也正是朝着殖民地的方向演化的,诸如英国侵占的香港,日本鲸吞的台湾,均已沦为殖民地。不过就整个中国来说,这还只限于局部的而尚未引发全局性的演化,仅仅属于量变中部分质变的范畴。 近代中国在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同时,逐步地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事实。问题在于,“半封建”是否等同于“半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是否“半封建”的演化趋向? 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存在过两种类型的“半封建”,一种是英法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两者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日不落帝国”到“英国病”英国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到十九世纪进入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但是,英国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国际经济地位就不断下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开始衰落,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已逐步为美国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英国拥有殖民地和附属国面积一千四百多万平方公里,遍及全球,包括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五亿左右,分别为英国本土和人口的近六十倍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是对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联盟的严峻考验,而真正经受考验的是国联内外操纵世界政治的西方大国。但是,它们的表现令人遗憾,尤其当时是身为国联盟主的英国。关于这一时期国联的反应,中外学者多有精辟之论,本文仅就英国的决策及其动因,在该事变问题上它与国联的关系加以论述。一英国是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国家,称雄东亚数十载。19世纪末,英帝国的殖民霸权受到其他列强的挑战,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外交捉襟见肘,颓势无可挽回。但是,英帝国殖民主义传统思想顽固地影响英国的外交政策,英国著名历史  相似文献   

10.
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550年开始,中国人和欧洲人就自然研究的意义问题相互交流,这种交流包含着某种竞争的性质。中国和印度的殖民地环境不同,在印度1700年以后英帝国的权力能够支配本地人与西方人之间有关社会、文化和政治术语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而在中华帝国晚期直到1900年,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1840年——1842年(道光二十——二十二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资本主义强盗以它开拓殖民地和保护国所惯用的炮舰政策——“英国的仁慈,强迫中国进行正式的鸦片贸易,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武力打开了天朝同尘世往来的大门,”使得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2.
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以下简称“美语”)和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以下简称“英语”)无论在发音、拼写、用词、语法、惯用法、语调等方面,都有一些差异。 发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是与美国的移民史有密切关系。1620年,来自英国东部的清教徒开始定居于美国麻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东南部普里茅斯市镇(Plymouth),建立了殖民地。这个殖民地以及后来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东北部建立起来的殖民地,统称为新英格兰(New England)。这些移居到美洲的英国人把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英语带到到了美洲。从此,美语和英语便在美国和英国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各自不断地发生变化,而逐渐产生了差异。在读音方面,如美语fast,bath等词中的a读作,这正是17、18世纪英国人的发音。而现在,英语fast,bath等词中的a却读作[α:] ;在用词方面,如  相似文献   

13.
北美北美大西洋沿岸殖民地始建于 1 7世纪初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同 ,北部、中部和南部差异很大 ,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殖民地。北部殖民地 ,主要从事工业、手工工场工业、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中部殖民地 ,小农场和贵族的大领地并存 ,是小麦的主要产区 ;南部殖民地 ,主要推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由于早期殖民者主要是英国人 ,所以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也同时被带到了北美。 1 8世纪 ,当英国经济发展处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时 ,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发展几乎与英国处于同一阶段  相似文献   

14.
北美独立战争与英第一帝国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东 《云梦学刊》2004,25(4):35-37
七年战争后,英国负债累累。为了增加收入,英国对殖民地推行日益严厉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英国被迫承认了美国的独立,从而失去了北美殖民地,这标志着以美洲为中心的英第一帝国的解体。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在近代早期的殖民治理最显著的特点,是向其美洲殖民地输出包括议会制度的英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对于移民海外建立新拓殖民地的英国人来说,能继续享受、保有英国法律和自由制度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他们保持着英格兰人身份以及继续这份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美洲各地的英国拓殖者竭尽全力将这些据点置于英国法的根基之上。从新英格兰到巴巴多斯,英属美洲殖民地确立了议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1864年10月,英属北美五个殖民地的代表在魁北克通过了一项决议案,它于1867年2月被英国国会批准为“1867年英属北美法案”之后,使大英帝国内出现了第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加拿大自治领。这部奠定了加拿大政治制度基础的宪法法案,与美国独立后制定的1787年宪法相比有何特征?其原因何在?本文拟作初步的探讨。一、加拿大法案的内容加拿大法案分前言、联邦、行政权、立法权、各省机构、立法权的划分、司法、岁入、债务、资产及税收、其他条款、铁路建设和其他殖民地加入联邦共11个部分,147条规定,另附五个表格。其内容主要有:(1)规定自治领政府三个部门的产生方式及职权范围;(2)加入联邦四省的各自的选区数量及其在  相似文献   

17.
"大熔炉,尚可;巴别塔,不可."——美国建国初期的语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国人在北美殖民滨海地带建立第一块殖民地起,无意之中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为一种新的文化奠定了基础。美国建国后,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政策,如确立英语语言的统治地位,统一北美英语,同化非英语语言等,创造了一个看似矛盾的奇迹:“不同种族,统一民族;单一语言,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8.
慈善:政府与民间的责任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与民间在慈善中的责任边界是不同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实践模式:美国是“民间主导型”的,英国是“合作伙伴型”的,而加拿大则是“志愿者参与型”的.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形态决定了我国慈善事业必然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慈善组织必然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从慈善的本质来看,政府应该扮演好慈善政策的制定者、慈善精神的培育者、慈善行为的保护者、慈善运行的监督者、慈善环境的营造者等角色;民间应该扮演好慈善组织的培育者、慈善资金的筹集者、慈善活动的动员者、慈善平台的搭建者等角色.从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来看,我国慈善事业必将由“政府主导型”走向“民间主导型”.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的殖民体系呈进一步收缩态势,并最终走向解体.其中在巴勒斯坦地区托管统治的结束是英帝国战后走向终结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二战结束到以色列国家建立这一段时期,英国一方面在巴勒斯坦实施限制犹太移民的白皮书政策,一方面寻求新的替代政策.在寻求新政策的过程中,英国的对巴勒斯坦政策逐渐演变为无条件撤离巴勒斯坦.英国最终放弃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宗主国地位,结束了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统治.  相似文献   

20.
宗教问题是北关独立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独立前夕,大觉醒宗教运动促进了北美13个殖民地的团结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加强了殖民地教会的进步性和革命化倾向。宗教的“大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民族的大觉醒。与此同时,北美殖民地人民与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在宗教问题上的对立和斗争日趋复杂和剧烈,并使民族矛盾激化,加速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