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合理调整政府经济职能郑志龙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转...  相似文献   

2.
人事部长宋德福谈实现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人才资源开发□张金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互相联系、互...  相似文献   

4.
实现第一个调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朱庆芳"把适应于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这是国家人事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如何实现这一调整,近来各级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5.
对应两个转变实现两个调整推动人事工作胜利迈向二十一世纪──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做好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  相似文献   

6.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重工业为主的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漫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结构性矛盾不断的积累和显现,使得吉林市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重重困难。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吉林经济是值得我们吉林人民加以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是与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相伴而行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形态和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平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8.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形势下,继续教育工作面临重大历史性转变,对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继续教育是与经济活动联系最密切并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对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运行机制,必须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加快自我发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全面控制着社会经济资源,在城镇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实行统分统配制度。当时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非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属于统分统配范围。这种分配制度的最大特征是以低工资维系高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作为高素质劳动力,在计划经济时代极其稀缺,几乎是百分之百就业。因此,大中专毕业生基本上不存在就业问题。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的劳动就业也逐步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传统的统分统配就业制度逐步松动,用人单位和个人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开始了双向自主选择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基本上通过市场渠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96年,人事部根据我国经济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上世纪最后的五年当中,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的人才(力)资源开发上来。新世纪的头三年已经过去,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人事管理却没有实现从形式到实体的完全调整。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等院校与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关系李如海国家人事部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提出了人事工作的"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继续教育体制与运行体制也在逐步摆脱旧有计划经济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转变。我国的继续教育从观念到体制、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尝试着一系列的改革。但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够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经济体制。在当代,无论是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还是中国、俄罗斯等经济转轨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中国正在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过渡,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于发展和整体结构转型期间,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政府转变管理方式之背景浅析□刘艳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意味着以经济领域为先导的转轨换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全面推开。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条件的变化,政企双方的角色和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由过去的追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转向追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变化的重要内容使社会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转型期的社会工作如何展开等课题也就成了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从这个领域拥有《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6.
人事工作“两个调整”随谈原所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人事工作不失时机地提出"两个调整",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人事工作"两个调整",就是改变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的人事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  相似文献   

17.
抓好重点,搞好"两个调整"王通讯人事部部长宋德福同志在去年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要求全国人事系统1996年要做好两个调整工作。一是将以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体制调整为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体制;二是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这...  相似文献   

18.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继续教育是与经济活动联系最密切并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继续教育工作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必须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新中 国诞生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设任务,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的人事管理工作缺乏自觉开发人力资源和使用优秀人才并使其在竞争中不断涌现的机制。虽然近年来已经有明显的进步,但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为此,人事部根据国家的两个转变,制订了《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人事工作要实现两个调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  相似文献   

20.
从公司化人事管理体制看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趋向滑县人事局滑县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选好用好干部已成为强化企业总体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精简、高效"的公司化人事管理体制是董事会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