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构建河南武术旅游经济圈的优势、劣势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有关研究,拓宽思路,整合资源,使河南武术旅游能更好地持续发展。应树立河南武术旅游形象,充分挖掘巨大的市场潜力,提高河南武术旅游竞争力,力争使河南武术旅游圈成为实力较强的品牌区域。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从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出发,对河南省武术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武术旅游资源及独特的开发优势;武术旅游的飞速发展将为河南体育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体育旅游将成为河南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河南省武术旅游开发较早,规模逐步扩大,已形成较具影响的国际知名品牌,但同时也存在市场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旅游专门人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改革对策:科学合理开发;加快武术旅游人才培养;建立武术旅游产业化机制;充分发挥独特武术旅游资源优势,树立河南武术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3.
当代华语电影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少林电影热",而作为少林武术发祥地的河南,却始终未能形成少林电影及少林文化的品牌产业。仔细梳理研究三次少林电影兴衰流变的轨迹,可以发现这些电影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内涵缺乏起码的认知与理解,造成少林地域性漂移沦落到镜头盲区,它所代表的中原文化完全被遮蔽与放逐,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少林电影。河南要拍摄出真正呈现少林武术与少林文化的少林电影,其关键是以理论研究为依托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发现本土人才,凸显少林文化的地域性和中原文化的厚重感,这是避免与港台功夫片同质化的唯一途径。当下在河南建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进程中,开发以少林电影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将少林电影打造为河南文化品牌,具有非常重要及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自主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品牌的价值已经从单一的经济价值逐步扩展到包含政治、社会、技术等多方面效益。面临品牌竞争空前激烈的国际市场,我国在品牌塑造方面正在寻求新的渠道和路径,打造能够走向世界的优质品牌。2019年8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品牌强国工程”,利用国家级媒体平台塑造和推广企业品牌,助力培育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国家级品牌。  相似文献   

5.
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宣传、保护、开发以及利用还远远不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未充分发挥出来。以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为例,对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河南武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对我国武术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985-2007年有关贸易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河南的对外贸易对本省GDP的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力,但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不高等问题导致河南对外贸易效益低下。改变现有的贸易方式,提高河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应当从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扩大自有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适度扩大进口、鼓励境外投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9月8日至10日,由亚洲国际名优品牌认证监督管理中心发起,香港亚洲经济杂志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品牌盛典"活动在香港隆重举行,盛典隆重发布了"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亚洲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奖"等榜单和奖项。这中间,红云集团"云烟"品牌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荣获"第二届亚洲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相似文献   

8.
岳兴  郑雪  张艳霞 《国际公关》2024,(4):111-113
随着中医药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佛山中医药品牌的国际化建设变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对佛山中医药品牌国际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品牌精细化建设策略。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佛山中医药品牌在国际市场存在形象与期望不符、竞争优势不足以及传播效果欠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文化背景洞察的品牌精细化定位策略、基于品牌要素战略的品牌形象精细化设计策略以及基于品牌杠杆战略的品牌精细化传播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佛山中医药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河南省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均处于第一位置的地面频道,河南都市频道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多年来稳居省网、市网双网的冠军地位。这样优势竞争力的背后.强大的内容平台支撑不可或缺。”河南都市频道的节目体系以新闻为主打,电视剧和综艺娱乐齐头并进,呈“一体两翼 ”结构发展,2014年,节目内容规划将继续围绕这一定位进行。”河南都市频道总监李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相似文献   

10.
从媒介研究的视角,提出实践成都"美食之都"国际传播多模态媒介策略,相对于传统单一模态媒介,多模态传播媒介能更好满足"美食之都"文化品牌多模态国际传播媒介需求,最大限度地展示"美食之都"之"美"的本体特征与文化内涵,减少传播中的信息衰减,达到"美食之都"国际传播主体的预期目标,以提升成都美食文化与成都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46岁的华人武术家王世清,出任美国国家武术代表队领队和总教练,是现任美国武术家协会主席,国际武术联盟总会副会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这位武学博士、武术九段、国际武术裁判,先后34次摘取世界级武术大赛桂冠,他的武馆先后培养出70多位国际武术冠军,拥有弟子2万余人。这位生长在中国沈阳的王世清先生,人生的目标就是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武学。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与海洋经济相呼应,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区的海洋主题节庆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将厦门国际海洋周与其他海洋经济区的海洋节庆活动进行对比,从巧用公共关系传播、探索市场化运作、挖掘海洋文化深度、打造闽台海洋品牌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品牌强国是经济强国的重要基础,打造品牌强国是提高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名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值也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和经济大国。但是,众多的事实表明,中国还不是品牌强国,驰名世界的品牌还比较少,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还不够大,品牌的竞争力还不够强。因此,中国必须站在经济强国的战略高度,走品牌强国之路。应注重中国品牌的产品质量、科技创新、市场营销、文化培育和企业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实现从"贴牌大国"向"自主品牌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董松玲 《南都学坛》2012,32(2):139-140
在当今社会,一个地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大小,与其文化和价值观念流传的程度呈正比。影视传媒作品作为当下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理应承担起传播河南文化、提高河南影响力、提升新时期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5.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旅游商品甚少,有设计特色和品牌知名度的产品更少。提高河南旅游商品设计的创新度,增强旅游商品的研发力度,使其具备品牌知名度以及国际竞争力,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设计开发具备地域特色、品牌价值以及高附加值的旅游商品,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拥有极具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但文化品牌发展的现状与丰富的资源不相匹配,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发挥四川的比较优势,从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因此,为促进四川向文化强省跨越以及提升四川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文化产业品牌的策划,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牌来。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中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特色窗口,中原武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弘扬其自身所承载的厚重中原文化精神。本文结合中原文化精神的浓厚历史底蕴,紧扣"和谐社会"的民族宏伟建设规划,围绕"中原崛起"的时代主题,以积极服务于"文化河南、和谐中原"为崇高使命,联系21世纪的全球化发展特点,从21世纪中原文化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中原武术的整体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结构或功能传播理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奥运会为武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供了世纪契机,国家武术管理部门应确立可行的战略决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加速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是确立武术文化传播信息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应确立结构功能协调的武术文化传播实施理念,做到功能发挥与结构分工相一致,科学高效的实施武术文化传播工作.本文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以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武术文化传播问题为个案研究,诠释结构功能武术文化传播实施理念,以期推动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CBD(商务中心区)品牌往往是CBD特有竞争优势的体现。CBD品牌具有附加效应、光环效应、持续效应和激励效应,能为CBD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北京CBD品牌的塑造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区域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可以通过节庆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举办国际论坛展示品牌竞争力;广泛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事件营销提升品牌美誉度等多种路径实现CBD品牌的塑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世界食用菌学会唯一的会员县 泌阳产品获99昆明世博会国际金奖 依靠创新、品牌和特色。河南泌阳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高效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