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出了京九铁路涮江大桥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方案,并基于MATLAB语言编制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涮江大桥桥上可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锁定轨温取34±5℃时,桥上无缝线路强度、稳定性、断缝满足设计要求;桥墩纵向弯曲稳定性、墩身截面强度、合力偏心、墩顶纵向水平位移满足设计要求;桥墩基底应力、基底合力偏心、基础倾覆稳定性、基础滑动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桥台基底应力及偏心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广义变分法来计算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提出了研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的新方法。基于已有的试验及计算结果,先假设钢轨伸缩附加力函数,由此得到钢轨位移及梁轨相对位移函数,再通过对梁轨体系总能量进行广义变分计算,建立起结构体系的平衡方程,最后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得到了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太中银铁路无定河特大桥上无缝道岔群设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桥上无缝道岔群模型,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缝道岔群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为桥上无缝道岔群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桥上无缝线路由于梁、轨的相互作用,钢轨会受到附加纵向力的作用,尤其在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钢轨受到的纵向附加力更是不容忽视.本文建立了以轨道、桥梁、支座、墩台、基础为整体结构的纵向附加力计算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某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钢轨的温度力.分析了:小阻力扣件铺设位置、铺设长度对钢轨伸缩附加力的影响;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对钢轨温度力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该特大型长联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的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梁轨相互作用问题是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桥上无缝线路的存在,温度和活载的分布不同于以往的普通铁路桥梁,其纵向分布受下部结构刚度和桥梁竖向刚度影响显著。本文基于既有研究,以4-32m+40m+5-32m简支梁为例,分析了温度、竖向活载、列车制动作用下,不等跨长联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的分布规律,与传统的铁路桥梁分析方法相比,证明在铁路桥梁的设计当中,必须考虑无缝线路的影响,建立梁轨相互作用的一体化模型。本文得到的结论对今后高速铁路简支梁桥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无缝线路横向胀曲的有限元模型,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公式,并利用现有的单波和复波曲线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轨枕失效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无缝线路稳定性理论,从计算入手,定量分析了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原 不平顺对无缝线路稳定的影响程度。并结合轨道的实际工作六况,提出了提高临界温度力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与断轨的原因,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特殊性能,提出了自适应无缝线路的结构方案,阐述了该线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此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9.
锁定轨温是无缝线路养护、管理和维修的重要参数,如何实现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的准确快速测量,是铁路工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声弹性理论分析了钢轨纵向温度应力超声临界折射纵波检测方法,搭建多通道超声应力检测试验平台,对钢轨进行不同超声频率与测点位置的压载试验,开展超声与应变片测试温度应力的对比研究,利用温度应力、实时轨温和设计锁定轨温的关系计算实际锁定轨温。通过对新建线路的现场测试,验证超声法实际锁定轨温测量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0.
无缝线路是轨道结构现代化标志,其施工工艺和效率影响工程质量和成本。国外某工程无焊轨基地且工期紧,需采用轨排成组焊连无缝线路法铺设。轨排焊连前轨道存在大量钢轨接头限制工程车辆运输速度,为提高施工期间车辆运输速度并减少钢轨接头伤损,建立车辆-钢轨接头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速度和轨缝值对接头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提出合理预留轨缝值及轨缝值与施工车辆行车速度匹配关系。结果表明,轨缝和速度过大易造成轨端伤损危及行车安全,且空载状态的动力响应影响更明显,考虑提速需求综合各指标应保证直线段和曲线段预留轨缝值不超过8 mm和5 mm,且控制施工车辆行车速度。在直线段,当轨缝值为3、5、8 mm时,平车满载速度安全限值为80、70、40 km/h,平车空载速度安全限值为80、50、40 km/h;在曲线段,当轨缝值为3、5 mm时,平车满载速度安全限值为70、40 km/h,平车空载速度安全限值为60、40 km/h。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地铁车站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加固工程对临近既有轻轨桥墩沉降的影响,对武汉循礼门地铁站附近轻轨桥墩在加固施工中的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得出了1^#,2^#桥墩沉降曲线,分析了车站施工过程的加固工序选择对轻轨桥墩沉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前期加固对桥墩沉降的影响作用.比较而言,当隔离桩与注浆加固同时进行时,桥墩沉降量最大.此结论对同类工程施工方案的拟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横向弹塑性挡块对梁式桥横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一典型梁式桥为工程背景,应用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比较了墩梁之间横向固结、横向无水平约束、采用弹塑性钢挡块三种约束方式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表明:假设墩梁之间横向固结会导致较大的墩柱横向地震内力响应,而假设墩梁横向无水平约束导致较大的墩梁横向相对位移,增加落梁风险。采用弹塑性钢挡块(横桥向弹塑性约束)可以合理控制横桥向墩梁相对位移和墩柱的横向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3.
运用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开发的OpenSees软件,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建立圆柱式节段桥墩模型,进行拟静力加载过程分析,研究预应力筋布置形式和使用耗能钢筋及钢套管加固对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束均匀布置在四周比布置在中心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在墩底增设钢套管时,对节段桥墩抗震性能的提高帮助不大;钢套管厚度的变化对桥墩拟静力性能影响不大;在墩底设置耗能钢筋能改善桥墩的抗震性能,耗能钢筋长度以穿过塑性铰区为宜;随着耗能钢筋配筋率的增加,空心节段桥墩强度退化加快,延性能力减弱;对耗能钢筋配筋率较高而耗能能力不好的节段桥墩,可通过降低耗能钢筋屈服强度有效延缓其强度退化,提高延性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常遇到大于30 m的高墩,墩身形式多为薄壁、空心、变截面的矩形墩。高墩桥多位于山岭重丘区,一般地形高差较大,施工难度较大。结合高岚河特大桥工程实际,介绍了薄壁空心高墩翻模施工和整体式提升托架结构设计与施工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实际在建多联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为例,介绍了多联连续梁桥上部纵向水平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墩身上的分配。通过梁部纵向水平力在墩身的分配计算,分析了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支座摩阻力及汽车制动力对墩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跨汉江建筑物距地面高、跨度大、过流量大的特点,比较分析了渡槽、桥式倒虹吸和隧洞式倒虹吸3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渡槽水头损失小,下部槽墩比较高;隧洞式倒虹吸水头损失比较大;桥式倒虹吸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减少了水头损失,又降低了槽墩.通过对工程量与技术经济性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桥式倒虹吸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日益重要,要求更加明确分析人力资本的生产和使用。通过探析人力资本生产和使用研究中教育学和经济学两分法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从人力资本生产和使用中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联系出发,提出在人力资本生产和使用问题上两分法归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经济学在这一传统教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诗经》中《将仲子》英译本为例,从功能语境的三个不同层次探讨其分别对译文的制约以及语境重构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文化语境制约译文的体裁;情景语境制约译文的理解和变体;上下文语境则制约译文的衔接。因此,必须理解原文语境,并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对译文进行功能语境重构,以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等值,进而促进典籍英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某高速公路黄家墩中桥因墩下土层为软弱地层而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墩台基础。声波检测桩及钻孔取芯证明,有两根桩在存在严重质量缺陷,必须对桩体进行补强。经过工期和经济分析对比,决定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加固存在缺陷桩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