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背后,有一个在文化整体系统中起着核心利主导作用的东西,即中国古代的三种哲学文化———儒、道、释;它们以其培植的民族情感方式,影响了中国文人,并进而影响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现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哲学义理和审美体验上的高度统一这一极为本质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诗歌带着与生俱来的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特征。因而,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就是在这三种哲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是故,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视角,亦可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儒、道、释三家———当然,此处仅就文人诗而言。  相似文献   

2.
吴晶  周膺 《浙江学刊》2020,(3):233-238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想100余年后的今天,城市超尺度扩张,构成集合乡村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成城乡依存的"环境—经济—社会"关联系统。浙江提出的"浙江大花园"计划目前的主要目标是美化乡村和发展乡村旅游,而实际指向是放大的霍华德意义上的"社会城市",这对中国乡村开发具有启蒙意义。"浙江大花园"既是审美对象,更是生态审美的价值载体。恰当规划建设"浙江大花园"的前提是进行生态审美价值判断,以生态伦理为根基推动审美范畴或审美范式进化,使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完全性交融。在审美大众化的同时保存本真性意义上的韵味,并为资源高水平赋值,在农业性、生态性和景观性平衡的基础上使乡村充分释放特有的审美价值,成为浙江人永续可依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周振荣 《社科纵横》2009,(9):100-101,111
"江山之助"是刘勰首先提出来的,它揭示了自然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审美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只揭示了作者对自然把握的主动性,而没有揭示自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审美反映中的主导作用。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则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突破,揭示了文学创作活动中"客观的自然"转化为"人化的自然"并影响作者审美反映的过程,这是对刘勰"江山之助"理论的拓展和丰富,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距离概念的提出源于对文本的纯审美关注,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的"审美无功利"命题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现代文学批评中,审美距离理论主要强调主体与文本的一种认知距离.当下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使得对审美距离的阐释不再立足于审美心理与文本接受层面,而是体现为现代个体及其艺术对外在物化现实的审美超越上.在不同的阐释语境中,距离体现并表征着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和逻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力.随着时代主题的变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容也随之而改变.经典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利用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政治经济批判;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利用生态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矛盾的焦点,因此,对资本主义展开生态批判是保持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批判视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马尔库塞的政治哲学包括技术政治学和审美政治学两方面的内容。他的技术政治学主要揭示的是,在当代西方社会,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控制人的意识形态。他的审美政治学则强调,艺术审美是实现当代西方自由和解放的可能途径,应该立足于西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来分析马尔库塞政治哲学的理论得失。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8,(1):24-30
现代性是西方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概念,对现代性危机中传统形而上学的命运进行思考是近现代哲学共同关切的主题。作为对话形而上学的核心领域,现代性的审美批判话语开启了思辨艺术理论重建形而上学的诸多尝试。然而,这种理路却使其对形而上学的扭转陷入了困境。超越此局限,马克思哲学对艺术之思与思辨之思进行了双重审视,并在更高的理论平台上为形而上学的现代建构寻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样都在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和建设生态社会。岩佐茂认为,两者关于生态文明社会的构想存在着根本差异:前者是资本逻辑支配的社会,后者是生活逻辑贯穿的社会;前者只具有狭隘的地域视野,后者则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前者是无理念的资本循环型经济体系,后者是有理念的环保型循环社会。这些差异决定了生态社会主义是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而资本主义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9.
安静 《阅江学刊》2012,4(2):106-112
"何时为艺术"是美国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反思"什么是艺术"的基础上提出的艺术哲学问题,其目的在于解释先锋艺术颠覆传统艺术哲学所带来的理论难题。"何时为艺术"从符号功能的角度重新定义艺术,试图把艺术与科学统一纳入到制造的世界中。这不仅是对艺术定义的一次新尝试,同时也是新实用主义者对艺术与生活相关联的进一步推进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5,(3):128-134
曹植的《洛神赋》通过人神交往的愉悦、情感的升华、人神殊途的困厄、哀戚无奈的离别,用生命感受生命,反映了人心浇漓的末世人们欲改变现状的苦闷和悲悯,曹植作为末世代言人发出生命短微、人力薄鄙的不安和惶惑的叹息声,形成了"纤柔温婉"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直接关照了魏晋时期士人的一种进取、矛盾、寄托、恐惧、怨恨、抚慰的普遍而又真实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有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卢岚 《学术交流》2012,(1):49-54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具体地说就是精英与草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精英与草根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竞争的结果。但精英是草根孕育出来的,二者只能竞争,不能冲突,否则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这就注定了精英只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草根的道德生活水准作为最高目标并成为其社会主流价值时,和谐社会才得以实现。社会生态的建构依赖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使社会生态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环节,致使社会矛盾剧增,日趋尖锐,具体表现为精英与草根之间的矛盾。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发展精英,提升草根,共生共荣,协调发展。从优化社会生态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层面上得到提升、凝练,同时又让理论落脚民间,与民同行,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性的环境灾难对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如果说.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是朴素直观的神性"敬畏".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是机械论视野下的遮蔽和断裂,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应当积极寻求自然之"返魅",这是人类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建,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也是后现代视野下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