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曹禺剧作中,蘩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形象。命运与苦难构成她们悲剧的背景。她们因遭受的命运、苦难以及采取的反抗方式的殊异而显示出不同的悲剧美。在她们的生命悲剧冲突中存在着不同的主导因素,她们的命运反抗呈现着不同的精神特征。作为三种不同的悲剧类型,她们又有着不同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曹禺剧作中,蘩漪、陈白露、愫方三位女性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悲剧形象。命运与苦难构成她们悲剧的背景。她们因遭受的命运、苦难以及采取的反抗方式的殊异而显示出不同的悲剧美。在她们的生命悲剧冲突中存在着不同的主导因素,她们的命运反抗呈现着不同的精神特征。作为三种不同的悲剧类型,她们又有着不同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3.
安娜与海斯特是文学史上叛逆的两名伟大女性。她们有着相同的境遇,但同时两者又有着不同的叛逆性格。正是由于她们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她们最终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4.
简·爱和林黛玉分别是《简·爱》和《红楼梦》的女主人公。她们身世相近,对爱的追求也同样执著,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从中西方价值观、宗教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对简.爱与林黛玉命运的跨文化解读,有利于深刻理解其性格、爱情命运及人物形象,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后宫女性是封建时代为最高统治者生活服务的一个特殊群体,数以千百计.五代是一个分裂割据、战争连绵的时代,后宫女性与一统、太平时代不同,她们的来源庞杂,除选美、将臣之女外,还有来自劫掠、寡妇、亲属、别国等;她们的命运极其不幸或乱后离散,或被君主遣返;被杀或被迫自杀;被迫迁徙他乡;被君主当作礼物赏赐将领、大臣.战争、动乱在她们内心刻下了永生难忘的痛苦,她们的际遇是封建时代妇女悲惨命运的缩影.  相似文献   

6.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安娜·卡列尼娜和蘩漪是来自不同国度的两个女性形象,然而,相似的性格和相同的命运将她俩置身于世界文学的同一系列。她们的悲剧命运来自社会、家庭、个人性格的弱点和外力的催生。文章将从上流社会的迫害和自身性格弱点的合力,处理各种情感问题时激化的矛盾以及“雷雨”式的性格等角度入手探析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西施和潘金莲在男权操纵模式下都有着情欲撕裂、人格异化的悲剧命运 ,但这一操纵模式对她们又有着不同的运作机制 ,从而造成一者幽怨、一者欣受的心理品格及一者自戕、一者侵他的行为品格。这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鲁迅笔下的"过客"、史铁生笔下的盲琴师都处于命运的困境之中。面对令人绝望的处境,他们都没有放弃抗争和追求,而是以自己永不停息的前行脚步谱写出了高昂激越的"命运交响曲"。这三个有着相同精神特征和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正反映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对命运困境的共同思索。  相似文献   

10.
简·爱和苔丝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两个人的不同命运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同样经历了痛苦、磨难、反抗和追求的心灵历程,但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获得了新生,另一个则在不幸的挣扎中遭到毁灭。从她们的言行中,我们注意到,两个人的性格是决定她们各自命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柏拉图之前的希腊情况知之甚少,然而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在这个时期曾经有一些视野较为宽阔的关于宇宙及其起源的书籍问世,它们在特殊的环境中获得繁荣。这些书籍主要由两条支流——思想和文学汇集而成,它们超越了狭小的地域边界,广为流传的是:智慧的宣言和宇宙开创的神话。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理由将希腊人——荷马,赫西俄德或俄耳甫斯神话的宇宙发生论从其东方副本(极相似的人或物)中分离出来。很明显,它们出自同一个家庭,而且有不少证据显示出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依然在步东方宇宙发生论的后尘。  相似文献   

12.
专业化是客商同籍专业化模式的制度表现,而另一方面,藉由同籍专业化模式客商所构建的"客籍市场——原籍市场——区域外市场"的产业链条,则是其重要的市场特征。客商通过连接"客籍市场——原籍市场——区域外市场"三个不同级别的市场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三个不同级别市场体系各自的优势,构建起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是同籍专业化模式长期保持稳定和高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籍专业化模式也有着诸多局限,三角形产业链的高度稳定性和低风险性,使同一籍贯的客商在兰州区域市场中居于垄断地位,但也规避了市场竞争,使客商在商业经营中缺乏进行改革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古时期,隐逸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即注重对隐逸精神的追求,其隐逸的外在形式也有所变化,随着隐逸之风的大兴,士人积极营造隐居的生活环境———园林。因此,在园林集会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兰亭集会上,士人共同创制了大量的隐逸诗来表达自我的隐逸思想,改变了隐逸诗个性创制的特征,其诗歌又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知识分子一直因未能让人们对遭受危机破坏的欧洲重树信心而备受指责。但是,让.维尔纳.米勒认为,对合法的欧洲叙事的呼吁连同对欧洲主义黄金时代的怀旧情绪其实仍然忠实于19世纪民族国家构建的逻辑。那么,欧洲知识分子应该做什么呢?知识分子应该警惕准民族主义宏大叙事的塑造,作为澄清者(clarifiers)承担向读者解释欧洲的责任,兼任通俗化解释者和民族传统的阐述者,跨越国界扮演文化翻译者和政治协调者。面对欧洲政治危机,自由和民主应该是欧洲知识分子永远捍卫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辽、金、元三代诗歌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段落,也是为中国诗歌史带来活泼生机与特殊样态的独特存在。广义的辽金元诗歌,包括了诗、词、曲这几种不同的诗歌样式,它们并不是既成的东西,而是在生成和发展之中呈现出的状貌。以狭义的诗来看,辽金元诗歌是呈现了一个由生新走向成熟的过程,但它不同于以往的生新与成熟,它们裹挟进相当多的新质——文化的新质。文章还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探讨辽金元诗歌研究的新意,指出辽、金、元三代诗歌的发展都是文化交融与互动所的结果。具体可概括为:辽诗展现的是面目生新的样态;金诗在流变中发展;元诗文化汇流中完善。作为诗的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的散曲和词,在金、元时期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词曲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样式,足以使元代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6.
南北宋之际,宋向金派出大量使节,不少使臣羁留于北方,甚至殉难。南渡使臣大多在行为与诗歌中皆表现出强烈的使节意识、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他们不仅在有关国之大体方面,甚至在日常言语、行动中都有意维持使节的尊严。除此以外,南渡使金诗歌还多抒发对故国、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不经意间会流露出作为弱国臣子的悲哀与无奈。使节意识与弱国心态导致诗人创作过于内视化,既不能正面反映社会现实,又忽略北地风物,诗歌题材与风格整体上显得单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鉴赏古典诗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首先 ,联系创作背景 ,理解诗词立意 ;其次 ,依据体裁特征 ,领会诗情画意 ;再次 ,剖析关键词语 ,分析修辞手法 ,熟悉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日益多元,青少年在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我国首个青少年群体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玉米爱心基金的调查研究,探索青少年自主从事公益行为的参与现状.当前青少年对于公益事业有着强烈的热情和参与愿望,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对于自己活动范围的模糊化,限制了他们发挥作用.他们对社会支持的渴望和对国家政...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和施蛰存的小说有同有异,很有可比性。其异同主要表现在:都属于心理分析小说,但其严格程度、感情烈度不同;都有对性心理的描写,但郁氏写的是性苦闷,施氏写的是性压抑;小说中都洋溢着一种诗情画意,但郁氏小说多描绘自然美景,施氏小说多渲染古典之美。两人小说风格的相同性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修养的共同性、现实人生的孤独和压迫感以及外来影响的共同性,不同性主要是生活经历、文学主张和性格不同造成的。比较两人小说风格的异同能让人们更好地把握两人小说的艺术特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窥探作家创作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之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都做出了探索与回答。通过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发现他们的探索与回答既没有止境又循序渐进,既全面推进又各有侧重,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